盧孔旭
蒼南縣食品藥品檢驗所 浙江 蒼南325800
1.1 一般資料 隨機采取120份常見的彩妝類化妝品,對其做微生物檢驗,并對化妝品的污染情況進行分析。進行檢驗的化妝品均與衛生檢驗要求相符。分別對其進行產品使用前、產品使用30d、產品使用60d及產品使用90d的檢驗。
1.2 方法 對120份化妝品進行菌落總數檢驗,此外,需要對其不同種類的菌群做檢驗,主要內容包括霉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酵母菌、銅綠假單細胞、菌糞大腸菌群等。對化妝品污染情況以及檢驗結果進行分析,以《化妝品衛生規范》為依據,對其進行檢驗,含量超標意味著產品的微生物檢驗結果不符合規定。
隨機采取120份常見的彩妝類化妝品,對其做微生物檢驗,根據檢驗結果可知:未拆封的化妝品樣品總合格率為99.8%,結果表明:菌落總數檢驗合格率為99.0%,糞大腸菌群檢驗合格率為99%,銅綠假單胞菌檢驗合格率未99%,霉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酵母菌的檢驗合格率高達100%。用了30天的化妝品抽樣檢驗后,樣品的總體合格率下降至93.3%,菌落總合格率為
90.3 %,霉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酵母菌與糞大腸菌群的合格機率下降為98%。化妝品使用60天后的微生物檢查,合格率為89.3 %,但90天后的測試結果,合格率只有63.2 %。
根據研究結果可知,在化妝品開封之前,一直到化妝品使用結束期間,存在二次污染情況,此外,污染情況遠高于化妝品出廠時。此外,隨著時間的增加,其污染情況會越發嚴重,簡而言之,化妝品開封時間越長,污染情況越加嚴重,將其涂抹在臉部之后,極其容易導致面部損傷。
3.1 化妝品質量檢驗管理情況分析 從我國化妝品質量管理條例頒布之日起,化妝品質量檢測工作的開展就遵循了歐盟國家的方式方法。隨后我國制定了適合本國化妝品質量管理的策略。按照方法化妝品是指用在日常保養及修飾,通過涂抹或噴霧的方式作用在人體表面具備裝飾和美容的功效。同時,化妝品質量檢驗管理方法對化妝品中不可添加的成分進行了明確的規定。產品在出廠時應該對其做微生物檢查與毒性檢測,從而避免化妝品在與皮膚接觸后對人體健康產生威脅。
3.2 彩妝化妝品微生物檢驗的不足分析 在對化妝品進行微生物檢驗時,其中較為常見的不足之處便是化妝品產品不合格、化妝品微生物含量值過高等。通常情況下,采取抽查的方法對市面上較為常見的產品做檢測,但隨著化妝品種類的豐富及產品的增加,劣質產品出現在市場上,這為微生物檢驗工作的開展帶來了極大的難度。檢測部門將不合格的產品從市場上剔除,在此基礎上,對新的技術和想法進行研發,對管理方式方法進行創新,使化妝品合格率得以提升。對當前現狀進行分析,化妝品合格率呈上升趨勢發展,但是無法避免其中存在低劣產品,這些產品對人體健康產生了威脅,需要對其進行妥善解決。從技術角度出發,化妝品微生物檢驗的科技水平缺乏完善性,需要進一步研究探討,相關工作人員應該在檢驗化妝品質量的基礎上,學習國內外相關經驗,高度重視化妝品中微生物,對皮膚健康產生的影響提升對衛生物檢驗的重視程度。
4.1 化妝品微生物檢驗方法 應將空白對照設置為實驗對比樣本,設置空白參照是為了避免在檢驗過程中出現誤差。空白對照數量應。對應各菌落總數。通過對空白對照組進行設置,能夠將菌落總數精準的反映出來,減少誤差并提升檢驗結果的準確性。但是相關工作人員應該注意酵母菌培養時間比較長,因此,在對酵母菌做檢驗過程中應該增加空白對照值,想要為微生物檢驗數值的準確性提供保障,在實驗過程中不可使用電機制靛基質。
4.2 化妝品微生物檢驗方法的改進 在開展化妝品微生物的檢驗工作過程中,應該對產品半成品進行檢查,只有確保半成品,微生物檢查合格,在此基礎上才可以對化妝品進行生產及包裝,并且能夠為產品的質量提供保障,對檢驗技術進行分析。針對USP,嚴格制定并落實化妝品微生物檢驗過程中的科學的菌群濺落方法,最大限度的確保數據具備準確性。
本文將彩妝類化妝品的微生物檢測方法作為基礎,對化妝品微生物檢驗過程中存在的不足進行探討,本文研究中的實踐對化妝品開封使用前化妝品使用30天、使用60天以及使用90天的合格率及微生物含量進行檢測,根據微生物檢測結果可知,彩妝化妝品在開封使用前一直到使用結束后,在此期間,存在著二次污染情況并且較為嚴重,而且隨著時間的增加,化妝品污染情況會越發嚴重,使用之后將會對人體皮膚產生極大的危害和副作用。由此可知,人們在存放化妝品時應該避免化妝品受潮或者是受到細菌污染,使其保持干燥清潔,注意個人衛生。針對長時間存放的化妝品不可再使用,避免感染或過敏導致皮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