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紅 ,安隆隆
(青島科技大學 化學學院 ,山東 青島 266042)
2-氯-3-氰基-6-甲基吡啶,英文名稱:2-Chloro-3-cyano-6-methylpyridine,CAS No.:28900-10-9,分子式為C7H5Cl N2,相對分子量為152.58,熔點:114~116℃[1],是制備2-氯-6-甲基煙酸的關鍵中間體,極具市場潛力。
2-氯-3-氰基-6-甲基吡啶作為一種吡啶類中間體,在醫藥農藥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如在2009年朱海亮[2]等人開發的喹啉酰胺類衍生物,能夠抑制癌細胞的增殖。其中2-氯-3-氰基-6-甲基吡啶作為關鍵中間體使用,因此推測2-氯-3-氰基-6-甲基吡啶市場潛力巨大。
2-氯-3-氰基-6-甲基吡啶的制備方法,最直接的路線就是以2-羥基-6-甲基-3-氰基吡啶為原料[3-4],經三氯氧磷氯代得到目標物(如 Scheme 1)。

為控制反應放熱,一般采用滴加三氯氧磷的方法[4]。通過實驗發現,該路線中使用二異丙基乙胺為縛酸劑,甲苯溶液中,于60~70℃反應滴加三氯氧磷,GC跟蹤檢測到22%的二聚體雜質。根據相關文獻報道情況[5],推測原料1的氯代反應過程中,存在二級反應,推測反應機理如Scheme 2。

為控制二聚體的生成,一般文獻采用調整反應溫度、三氯氧磷用量和加料方式等方法,雖對二聚體有所抑制,但未能完全控制。為此,我們提出加入催化量的四正丁基氯化銨的新方法,對二聚體的生成取得良好的抑制效果。
我們以2-羥基-6-甲基-3-氰基吡啶為原料,重點研究氯代工藝,以期獲得最理想工藝條件。
2-羥基-6-甲基-3-氰基吡啶、三氯氧磷、四正丁基氯化銨等均為工業級。
恒溫加熱磁力攪拌器(GS-2,鞏義市儀器有限責任公司);
恒溫水浴鍋(B-220,上海予華亞榮生化儀器廠);
旋轉蒸發儀(RE52CS,上海予華亞榮生化儀器廠);
磁力攪拌器(85-2,鞏義市英峪予華儀器廠);
循環水式真空泵(SHZ-D3,鞏義市予華儀器有限責任公司);
BRUKER AVANCE500MHz核磁共振儀(德國-瑞士布魯克光譜儀器公司)。

2.2.1 操作步驟
取2-羥基-6-甲基-3-氰基吡啶33.5g(0.25mol)、二異丙基乙胺35.5g(0.275mol)四正丁基氯化銨,7.0g(0.025mol)和100mL甲苯,磁力攪拌下,控內溫<30℃,緩慢滴加26mL(0.275mol)三氯氧磷,滴加過程稍有沖溫,約10min滴畢,而后緩慢升溫至60~70℃,GC跟蹤反應檢測,大約3h結束(GC檢測未發現二聚體雜質)。反應結束后,降溫至室溫,將反應液傾倒入500g冰水中,淬滅反應,碳酸氫鈉水溶液調pH值=7~8,分層,有機相水洗至中性,無水硫酸鈉干燥,減壓脫溶劑,所得粗品采用乙腈和正庚烷重結晶得到精品,真空干燥(300~400Pa,50℃)4小時,得到精品32.4g,GC純度99.31%,收率84.94%。熔點:112-115℃(文獻值[2]:114~116℃)。1H NMR (400 MHz,CDCl3) δ7.89 (d,J=7.9 Hz,1H),7.24 (d,J=7.9 Hz,1H),2.63 (s,3H)。13C NMR (100 MHz,CDCl3)δ 163.99,151.93,142.37,121.96,114.96,107.61,24.77。
本文通過文獻報道主要介紹了以2-羥基-6-甲基-3-氰基吡啶為原料制備2-氯-3-氰基-6-甲基吡啶的方法,同時對三氯氧磷氯代反應過程中副產的二聚體雜質進行了機理分析。
為充分抑制二聚體的生成,我們提出了添加催化量四正丁基氯化銨作為催化劑,通過GC檢測跟蹤,未發現二聚體雜質,由此說明四正丁基氯化銨可以很好的抑制了二聚體的生成,極大地簡化了后處理過程,提高了合成效率,降低了成本,對實現工業化生產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