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教育虛擬社區助學者倫理規范構建及作用

2020-03-31 00:54:52胡凡剛龐茗月劉永琪
開放教育研究 2020年2期
關鍵詞:規范教育

胡凡剛 盧 瀟 龐茗月 劉永琪

(曲阜師范大學 傳媒學院,山東日照 276826)

一、問題提出

教育虛擬社區是網絡學習的高階形式之一,但由于其虛擬性、匿名制、去身體化、多重角色、開放性等特性,面臨著一系列倫理失范問題。為發揮教育虛擬社區的作用,促進其合理有序運行,作為社區首要核心主體的助學者的社區交互行為應遵從必要的行為標準與道德要求,這對于學習者的學習成效及社區活動的順利開展將產生深刻的影響,規范著社區未來的發展。

國內外學者圍繞該問題開展了諸多研究。吉爾哈特(Gearhart,2001)認為,對于教師與學生來說,不管是傳統課堂還是線上教育,誠實守信、尊重他人、公正理性永遠都是金科玉律般的道德守則與行為要求。盧佩塞尼(Luppicini,2008)指出交往倫理在網絡學習社區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提出網絡學習社區交互倫理實施方法,界定了交互倫理的要素,認為交互倫理可以為網絡學習社區參與者提供符合其需求的學習支持服務。帕特里克等(Patrick & Mills,2007)指出教師面臨的倫理挑戰,認為教師應仔細考慮如何在鼓勵與誤導學生之間權衡,以及如何給予學習者充分的學習支持。大衛·史密斯(Smith,1996)認為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道德紐帶就像馬丁·布伯(Martin Buber)闡述的“你我”關系,并基于此提出公平、誠實、守信、尊重和責任等教師倫理準則。國內學者尚未提出“助學者倫理規范”概念,僅針對“教師倫理規范”開展研究。吳文勝等(2009)在教學層面談及教師應遵循功利淡然、嚴慈相濟、關愛學生、敬重他人、謹嚴治學、銳意進取等倫理規范。沈璿(2014)認為,教師道德與教師行為之間存在“中間人”的角色,那便是教師倫理規范。若將教師道德與教師行為分別視為“體”和“用”,那么教師倫理規范既不屬于“體”的范疇,也不屬于“用”的維度,而應是“體”與“用”的關系樞紐。以上成果為本研究提供了參考,但少有從倫理規范層面開展教育虛擬社區倫理研究,有關助學者倫理規范的實證研究也較少。因此,探究教育虛擬社區助學者倫理規范,闡析助學者倫理規范的作用,可為教育虛擬社區可持續發展提供全新的思路。

“學習科學與技術”教育虛擬社區是曲阜師范大學傳媒學院為教育技術學專業本科生研發的課程學習平臺,研究者基于已有理論成果及前期調研,加之自身在教育虛擬社區的學習和助學經驗,編制相關調查問卷,系統剖析采集的數據,構建教育虛擬社區助學者倫理規范并分析其作用。

二、研究思路與方法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梳理了國內外相關文獻,考察了若干知名網絡學習社區平臺,并與管理者、助學者等交流訪談,吸納專家、學者的建議和意見,設計了“教育虛擬社區助學者倫理規范調查問卷”。問卷采用李克特五級量表的形式,題項由“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對應分值從“1分”向“5分”遞增。

問卷分三個模塊,共包含70個題項。模塊一為被調查者基本信息,包括4個題項;模塊二為教育虛擬社區助學者倫理規范,根據助學者在社區扮演的多重角色及應承擔的任務設置了28個題項(包含反向題);模塊三為教育虛擬社區助學者倫理規范的作用,涉及對助學者、學習者和社區三方面的作用,共38個題項(包含1道反向題)。

(二)研究對象與數據處理

本研究以曲阜師范大學傳媒學院為“學習科學與技術”教育虛擬社區實驗課做過導學的2016級、2017級教育技術學專業部分碩士研究生,以及曾注冊該學習平臺進行學習的2015級、2016級教育技術學專業本科生為調查對象。研究者以群體施測的方式共發出問卷178份,收回問卷163份,回收率91.57%,其中有效問卷151份,問卷有效率92.64%。本研究運用SPSS 19.0對問卷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三)問卷信效度

本研究利用Cronbach’s Alpha內部一致性信度系數分析法檢驗問卷信度:1)教育虛擬社區助學者倫理規范調查問卷整體的Cronbach’s Alpha信度系數值0.959,表明該問卷有較好的內在一致性,信度較高;2)教育虛擬社區助學者倫理規范及其作用兩部分問卷的Cronbach’s Alpha信度系數值分別是0.922和0.947,表明這兩部分問卷的所有題項有良好的內部一致性,信度較高。

本研究采用因子分析法檢驗問卷的結構效度,測得問卷的KMO值為0.605;Bartlett球形檢驗x2值為9587.852,自由度df = 2016,顯著性概率Sig. << 0.001。以上數據均表明問卷的各變量之間具有相關性,問卷結構效度良好。接著,本研究分別檢驗教育虛擬社區助學者倫理規范及其作用問卷的效度,測得KMO值分別是0.836和0.810,Sig.<<0.001,這說明兩部分問卷所有題項有良好的結構效度。

三、數據處理

(一)教育虛擬社區助學者倫理規范

問卷從26個方面調查教育虛擬社區助學者倫理規范。由描述性統計結果可知,教育虛擬社區助學者倫理規范問卷的整體均值為4.3487,標準差是0.322,方差0.104。可見,教育虛擬社區助學者倫理規范每一題項的均值及整體均值均超過“4”,表明絕大多數被調查者認可問卷擬定的教育虛擬社區助學者倫理規范題目。

為深入分析教育虛擬社區助學者倫理規范每一題項與教育虛擬社區助學者倫理規范作用之間的關系,本研究以肯德爾(Kendall)相關法計算分類變量之間的相關程度。統計數據顯示,教育虛擬社區助學者倫理規范每一題項均與其作用在0.01或0.05水平上呈顯著相關,說明教育虛擬社區助學者倫理規范各題項對助學者倫理規范作用產生了顯著影響。為進一步確認它們之間的影響關系,本研究將自變量設為教育虛擬社區助學者倫理規范,將因變量設為教育虛擬社區助學者倫理規范作用,建立二元logistic回歸模型對變量進行分析(見表一)。

表一 教育虛擬社區助學者倫理規范回歸系數

由回歸分析可知,在該模型中,-2倍的對數似然函數值為29.204,說明模型擬合度較為理想;R Square檢驗值為0.698,說明模型擬合度較優,Overall Percentage值為90.4,說明回歸后的模型總預測正確率為90.4%,模型預測效果良好;似然比卡方檢驗概率p值為0.000,說明模型整體顯著。回歸系數表顯示,除了“創新示范”,其余25條教育虛擬社區助學者倫理規范對教育虛擬社區的參與主體均產生了積極正向的顯著影響(Sig.<0.05),這表明上述相關條目能夠幫助并促進教育虛擬社區助學者發揮倫理規范作用。

因此,教育虛擬社區助學者應遵循上述倫理規范。助學者在教育虛擬社區中根據任務角色可分為兩類:從管理視角出發,助學者為學習者提供必需的治理、管控、約束等支持性服務;從促學立場看,助學者無條件為學習者的社區研習給予領導與導引支持。

(二)教育虛擬社區助學者倫理規范的作用

問卷從助學者、學習者和社區三方面調查教育虛擬社區助學者倫理規范的作用。統計結果表明,教育虛擬社區助學者倫理規范作用問卷整體均值為4.1809,標準差為0.360,方差為0.129。可見,教育虛擬社區助學者倫理規范作用每一題項的均值及整體均值均超過“4”,表明多數被調查者認可教育虛擬社區助學者倫理規范作用問卷的各題項。

為更深層次地剖析教育虛擬社區助學者倫理規范及其作用之間的關系,本研究以肯德爾(Kendall)相關法計算分類變量之間的相關程度。結果顯示,在教育虛擬社區助學者倫理規范作用調查的36個題項中(刪除了與其他題項一致性低的1道題),22個題項與教育虛擬社區助學者倫理規范顯著相關,表明教育虛擬社區助學者倫理規范作用各題項對教育虛擬社區助學者遵循相關倫理規范產生了顯著影響。為進一步確認它們之間的影響關系,本研究將自變量設為教育虛擬社區助學者倫理規范作用,將因變量設為教育虛擬社區助學者遵循相關倫理規范,建立二元logistic回歸模型(見表二)。

回歸分析結果表明,在該模型中,-2倍的對數似然函數值為22.697,說明模型擬合度較為理想;R Square檢驗值為0.622,說明模型擬合度較優;Overall Percentage值為98.7,說明回歸后的模型總預測正確率為98.7%,模型預測效果良好;似然比卡方檢驗概率p值為0.000,說明模型整體顯著。教育虛擬社區助學者倫理規范作用各題項回歸系數表明,20條教育虛擬社區助學者倫理規范作用對教育虛擬社區助學者所遵循的相關倫理規范產生了積極正向的顯著影響(Sig.<0.05),但回歸系數表中剩下的15條教育虛擬社區助學者倫理規范作用體現出的回歸效應暫時不明顯。

據此,本研究推斷應從以下三方面剖析教育虛擬社區助學者倫理規范的作用:一是對助學者自身的作用,二是對學習者的作用,三是對教育虛擬社區的作用。倫理規范對助學者與學習者所起的作用可從知識、情感與意志、行為三個維度分析。

表二 教育虛擬社區助學者倫理規范作用回歸系數

首先是倫理規范對助學者自身的作用:1)知識維度:倫理規范要求助學者在社區做到與學習者實時互通,緊跟學習者步調,為學習者解疑答惑,同時注重自身道德修養與專業素質的提升;2)情感與意志維度:倫理規范能夠使助學者秉持求真務實與嚴謹自律的治學態度;3)行為維度:倫理規范能夠規范助學者的社區行為,按照社區管理規定對社區進行管理,以合理的設計理念規劃研習活動,進而將良好行為習慣由線上拓展到線下,線上線下共同進步。

其次是倫理規范對社區學習者的作用:1)知識維度:倫理規范能夠確保學習者得到助學者的適時點撥與導引,提升其知識技能;2)情感與意志維度:教育虛擬社區助學者能夠最大化地激發學習者的學習興致,激發其求知欲,同時在教育虛擬社區助學者倫理規范的庇護下,保護學習者個人信息和個人利益不受損害;3)行為維度:受助學者遵循倫理規范行為的影響,學習者能夠自發規范自身社區行為,恪守社區交往禮儀,以自覺自愿的利他精神為社區同儕提供方便,使教育虛擬社區重現儒家文化的“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的謙謙君子之道。

最后是倫理規范對教育虛擬社區的作用,正因為有了助學者倫理規范的制約,社區參與主體才能營造安然祥和、井然有序的社區氛圍,使社區環境更澄澈,教育虛擬社區交互活動更規范,成為“愛”與“團結”的家園。

(三)因子分析

根據上述資料及數據分析結果,本研究剔除認同度不高的變量。考慮到一些認同度高、相關性強且在某些方面重疊度高的變量會對后續工作造成誤差,本研究運用主成分分析法對相關變量進行因子分析。

本研究對教育虛擬社區助學者倫理規范的25個題項進行KMO和Bartlett檢驗,測得KMO值為0.833,Bartlett的球形檢驗x2值為2110.453,自由度df=300,顯著性概率Sig.=0.000。這表明適宜做因子分析。公因子方差分析結果顯示,各題項對原始變量的代表率超過0.5,不用繼續剔除變量。本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對變量進行因子分析,最終得到6個主因子,其方差累計貢獻率為67.053%,即6個維度的要素對總體方差的解釋度為67.053%,也就意味著這6個變量可反映初始變量的關鍵內容。為了更好地表達公共因子,本研究繼續分析這25個題項在6個因子上的載荷,對因子載荷矩陣施行極大方差法旋轉并對其排序(見表三)。

表三 助學者倫理規范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

由表三可知,Q8、Q9、Q22在F1上有較高的相關系數,反映了教育虛擬社區中助學者與學習者日常社區對話交流所需實現的基本規范,F1為“基本行為因子”。Q10、Q11在F2上有較高的相關系數,反映了社區助學者應建立社區相關管理條例及獎懲激勵考核條例,并按照相關管理規定對社區進行管理,隸屬教育虛擬社區制度層面的倫理規范,F2為“社區制度因子”。Q7、Q12、Q13在F3上有較高的相關系數,反映了社區助學者在管理視域下應滿足的具體要求,隸屬教育虛擬社區管理層面的倫理規范,F3為“社區管理因子”。Q20、Q21、Q24、Q25、Q26、Q27、Q28、Q29在F4上有較高的相關系數,反映了社區助學者在促學立場上應滿足的具體要求,F4為“社區促學因子”。Q17、Q18在F5上有較高的相關系數,表明社區助學者應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挖掘社區中有價值的過程性數據,為學習者按需推送針對性和適應性的個性化學習服務,最終對學習者作出綜合性評判,F5為“技術支持”因子。Q5、Q6、Q14、Q16、Q19、Q23、Q31在F6上有較高的相關系數,反映了社區助學者所有助學行為均應建立在“人”與“仁”的基礎之上,聚焦對學習者的教育與培養,導引學習者的同時提升自身道德修養與專業素質,隸屬教育虛擬社區品格層面的倫理規范,F6為“內在品格因子”。

本研究采用KMO和Bartlett檢驗分析教育虛擬社區助學者倫理規范作用的20個題項,測得KMO值為0.788,Bartlett的球形度檢驗x2值為1665.530,自由度df=190,顯著性概率Sig.=0.000,表明可以進行因子分析。公因子方差分析數據也顯示,各題項對原始變量的代表率均超過0.5,不用繼續深度剔除變量。本研究選用主成分分析法對變量施行因子分析,最終可綜合為6個主因子,其方差累計貢獻率為72.390%,即6個要素對總體方差的解釋度為72.390%,也就意味著這6個變量可反映初始變量的關鍵內容。本研究繼續分析這20個題項在6個因子上的載荷,對因子載荷矩陣施行極大方差法旋轉并對其排序(見表四)。

表四 助學者倫理規范作用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

由表四可知,Q40、Q46、Q58、Q60、Q64、Q65在F1上有較高的相關系數,反映了教育虛擬社區助學者倫理規范對社區中助學者及學習者的行為有限制及規范作用,F1為“行為約束因子”。Q33、Q48、Q61在F2上有較高的相關系數,反映了遵循教育虛擬社區助學者倫理規范對社區研習所起到的積極效用,F2為“知識與技能因子”。Q53、Q54、Q56、Q57在F3上有較高的相關系數,反映了教育虛擬社區助學者倫理規范對社區助學者及學習者的研習立場、行為品德所起到的導引作用,F3為“內在品格因子”。Q47、Q66、Q67、Q69在F4上有較高的相關系數,隸屬于對教育虛擬社區文化層面所起到的積極效用,F4為“社區文化因子”。Q42、Q44在F5上有較高的相關系數,隸屬于對教育虛擬社區管理層面所起到的積極效用,F5為“社區管理因子”。Q70在F6上有較高的相關系數,隸屬于對教育虛擬社區發展層面所起的積極效用,F6為“社區可持續發展因子”。

醫療模式的飛速發展,給護理工作者帶來了新的挑戰,新設備、新技術的出現,要求護士完全掌握并運用,各級醫院對學歷層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護士除了日常的護理工作以外,幾乎每天都在面臨著不同的學習、考試、培訓。

(四)聚類分析

本研究采用組間聯接法對教育虛擬社區助學者倫理規范的6個因子進行R型聚類,聚類數設定為3(見表五)。

表五 倫理規范聚類群集成員

本研究將教育虛擬社區助學者倫理規范歸納為三大體系,具體來說,C1與C6同屬于群集3,隸屬教育虛擬社區品行層面的倫理規范,即“基本品行規范”。C2與C3同屬于群集2,隸屬教育虛擬社區管理層面的倫理規范,即“社區管理規范”。C4與C5同屬于群集3,隸屬教育虛擬社區促學層面的倫理規范,即“社區促學規范”。本研究繼續采用組間聯接法對教育虛擬社區助學者倫理規范作用的6個因子進行R型聚類,聚類數設定為3(見表六)。

表六 倫理規范作用聚類群集成員

本研究將教育虛擬社區助學者倫理規范作用歸納為三大體系,即C1、C3、C5同屬于群集1,隸屬教育虛擬社區助學者倫理規范對參與主體品行層面的積極效用,納入“品行規范因子”。C2獨屬于群集2,隸屬教育虛擬社區助學者倫理規范對社區參與主體研習層面的積極效用,即“知識與技能提高因子”。C4和C6同屬于群集3,隸屬教育虛擬社區助學者倫理規范對社區文化層面的積極效用,即“社區文化構建因子”。

四、結論與討論

本研究對教育虛擬社區助學者倫理規范及其作用開展實證研究,從社區主體、規范體系、規范內容、相應倫理行為四方面構建了教育虛擬社區助學者倫理規范(見表七)。教育虛擬社區助學者倫理規范分為基本品行、社區管理和社區促學三層次,遵循相應倫理規范的教育虛擬社區助學者將會顯著推動主體品行、知識與技能的發展以及社區文化構建。

(一)主體品行更規范

1.“有聲式”浸染助學者

助學者是教育虛擬社區的“引導人”,從“傳道授業解惑”之道到“立德樹人”之使命,助學者既有助學的任務又兼具育人的職責。教育虛擬社區助學者倫理規范的制定首先體現在助學者的外在行為上,即教育虛擬社區助學者倫理規范可以直接約束助學者的相關社區行為,如教育虛擬社區助學者倫理規范的“支持有效”“適時引導”“即時答疑”“引領話題”等,使助學者能夠合理開展有意向的、有中介的、師生雙邊的、符合一定倫理的社區助學活動,為助學者提供良好的行為指導,約束自身社區行為符合倫理道德和教育本質,進而在確保社區活動有序進行的基礎上更好地管理社區(胡凡剛,2017)。此外,教育虛擬社區回歸育人本位,這就要求助學者不僅樂教,還要善育,樹立教書育人的崇高理想,體現助學者倫理規范的“以人為本”“涵化修養”“育人導向”“保護隱私”,以“人”與“仁”為基礎,聚焦于對學習者的教育與培養。助學者在吸納倫理規范的智慧和規約外顯行為的同時還應充實精神、提升境界、陶冶情操,秉持求真務實與嚴謹自律的治學態度,將學習者視作同伴,平等開展對話交流,有步驟、有思想、有技巧、有溫度地引導學習者進行社區研習,最終讓學習者與社區向理性發展(張洪孟,2015)。

夸美紐斯曾說:“教師是用自己的榜樣教育學生,學生具有向師性的特點,教師的言論行為、為人處事的態度會對學生具有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作用”。教育虛擬社區助學者倫理規范要求助學者應給予學習者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式的內在感化。當助學者在教育虛擬社區中做到倫理規范提及的“涵化修養”“維護產權”“保護隱私”“尊重差異”時,為學習者帶來的也是榜樣教育,使學習者從內心自發規范社區行為,不求回報地為社區同儕提供方便,更是對其情感、態度、價值觀內在品格的積極影響(Ray et al.,2003)。社區學習者受助學者倫理規范的間接影響,專注課業,嚴格恪守倫理規范,將有利于教育虛擬社區道德傳統的傳承。

(二)提高知識技能

助學者和學習者皆以教育虛擬社區為平臺自發建構學習共同體,基于共同的學習宗旨,利用社區平臺提升知識與技能。對助學者來說,教育虛擬社區助學者倫理規范要求助學者應做到為學習者解答疑問、排除困惑,這要求助學者知識建構能力要強,需不斷提升知識與技能儲備。對學習者而言,教育虛擬社區助學者倫理規范能夠讓學習者與助學者實時互通,使助學者緊跟學習者步調,確保學習者得到助學者適時點撥與導引,為學習者提供良好、有效的適應性學習支持,這些都將有利于學習者知識的建構與生成,提升學習者的知識技能(Brown,2005 )。

表七 教育虛擬社區助學者倫理規范

1.助學者教學相長

教育虛擬社區助學者倫理規范要求社區助學者遵循“涵化修養”“即時答疑”“適時引導”“循循善誘”“明晰目標”“支持有效”“激發興趣”“引領話題”“大數據評價”“推送式服務”等倫理規范。助學者在“助他”時,自身的知識與技能也得到“助己”的質的飛躍(陳曉慧等,2019)。教育虛擬社區的倫理性生態交往是社區保持和諧發展的內核所在,尤其在教育虛擬社區助學者倫理規范的指導下,助學者在與他人交往互動時更需遵循社區交往禮儀,習得正確的交往意識與行為,久而固化為道德禮儀表達。

2.學習者兼容并包

從淺表看,教育虛擬社區助學者的適時點撥與導引,使學習者能夠獲得相關知識與技能;助學者運用大數據技術挖掘學習者行為的內在邏輯,能夠綜合性考量學習者;助學者通過教育大數據分析,能夠科學把握社區研學現狀,為學習者按需推送個性化學習服務。學習者知識蘊涵日漸豐碩,在技術、軟件、工具、平臺的數字化驅動下,其學習興致逐漸增強 (Wright,2011)。就深層來說,教育虛擬社區助學者本著自愿原則,主動開展社區研習活動,將社區學習者視作學習同伴平等對話交流,保護所有參與社區研習的學習者的個人信息。學習者非認知技能的提升有賴于助學者的思維、情感、態度和行為。《荀子·勸學》曾說:“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在知識與技能水平相當的條件下,人不會被動依賴外部條件,同樣,教育虛擬社區中的學習者可以倚賴助學者的外顯幫助提升知識與技能,助學者非認知能力的影響雖是潛在的,仍是學習者知識與技能發展的關鍵所在。

(三)保障和諧文化

教育虛擬社區不僅是社區參與者研習交流的重要場所,更是塑造思維方式、理想信念、道德修養、價值觀念、行為方式的主陣地。教育虛擬社區的最終目標是社區中“愛”與“團結”交往關系的確立以及學習者完滿個性的發展,即形成強大的“文化生產力”,也就是教育虛擬社區文化。社區文化是社區參與者自我教育、自我成長的內驅力,也是其同化與順應于社區的外動力。在教育虛擬社區助學者倫理規范的熏陶下,社區環境得以凈化,社區凝聚力得以增強,社區發展邁向新的征程,助力倫理規范由“他組織”約束內化為“自組織”價值,從而打造蘊涵智慧、人文、關懷為一體的生成性“自塑”文化共同體。

1.凈化社區環境

“文化失衡”是在線學習社區或多或少出現的問題,社區參與者的認知觀念、行為禮儀等可能引起其他參與者的不滿,教育虛擬社區中的信息駁雜、功利化重、責任感低、道德冷漠等失范現象屢見不鮮,對教育虛擬社區的舒適度、信賴度造成嚴重不良影響(谷志遠,2007)。教育虛擬社區助學者倫理規范可以凈化社區交往環境。助學者以公平公正的價值觀認同參與社區研習的學習者,使社區學習者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助學者有步驟、有思想、有技巧、有溫度地引導學習者研習,使社區學習者感受到助學者的和善與溫存;助學者將社區學習者視作彼此的同伴而平等對話,使社區學習者與助學者的關系更加和諧、友好;助學者適時的點撥與導引,使其成為“意見領袖”,進而提升知識技能和交往層次;助學者營造保護知識產權的氛圍,尊崇他人的創新成果與勞動價值,使得社區學習者尊崇他人勞動的價值;助學者保護所有參與社區研習學習者的個人信息,以免學習者受到傷害,使學習者懂得以愛之名、行愛之實事的道理。正因為有了教育虛擬社區助學者倫理規范的制約,社區文化環境與價值觀才得以朝著正確、健康、積極、向上的方向發展。

2.促進社區凝聚力良性循環

教育虛擬社區作為全新的在線學習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也將傳統課堂的諸多特質相沿成習。比如,在教育虛擬社區中,社區成員從一開始對社區產生興趣到尋得歸屬感,到最終從教育虛擬社區中覓求向心力,也許是教育虛擬社區發展的必然結果,更是社區文化的成長性需求。助學者倫理規范使得社區成員將社區當成自己的“家園”,社區助學者給予學習者尊重與自由、“和而不同”的伙伴型交互、暢所欲言的價值趨向、豐碩成果的價值共享、社區需求的悉數滿足等。富有趨向力、凝聚力、人氣力的教育虛擬社區是社區參與者留存的動力,教育虛擬社區助學者倫理規范下的友愛行為增強了社區的凝聚力,社區凝聚力又助推社區人道文化歸屬,形成良性循環。

3.社區發展無縫鏈接

教育虛擬社區和諧、文明、健康的文化氛圍保障了社區各項活動的順利開展,同時教育虛擬社區助學者倫理規范也在社區和諧文化的維系下將其價值體系由表及里地融入社區參與者的意識,社區參與者思維、行為等的躍升引領著教育虛擬社區前進,教育虛擬社區助學者倫理規范的構建實現了規范行為、調節交往、明確職責、達成任務、超越自我的無縫鏈接,助力教育虛擬社區共同、協調、公平、高效、多維的發展。

教育虛擬社區作為網絡時代學習者交往的“新型智慧空間”,在教育領域的影響越來越大,展現了前所未有的數字化生存圖景,但同時尖銳的倫理矛盾也伴隨而生。本研究制定了教育虛擬社區助學者倫理規范,使之“深入心通”,以達到“各得其心”的要求。倫理規范可以促進社區主體維護個人權益、提高知識技能、內化良善品格、營造社區文化,以及真正讀懂學習者,讓教育虛擬社區更具“倫理智慧”。互聯網時代,新型教學方式讓人欣喜,但謹言慎行更是關鍵(劉德建等,2018),教育虛擬社區主體角色不可一概而論,怎樣將悉數主體倫理職守逐一劃分明確?這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教育虛擬社區相關主體倫理規范可能會因社區的賡續而動態權變,但教育虛擬社區“用知識守護人性,孕育德性,實現個體完滿發展”這一初心,歷久彌新。

猜你喜歡
規范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華人時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來稿規范
來稿規范
題解教育『三問』
當代陜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軟件工程教育與教學改革
軟件導刊(2022年3期)2022-03-25 04:44:48
來稿規范
PDCA法在除顫儀規范操作中的應用
“雙減”如劍,“體外教育”何去何從?
當代陜西(2021年15期)2021-10-14 08:24:24
來稿規范
來稿規范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丁香五月亚洲综合在线| 久久semm亚洲国产| 国产精品视频第一专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无码| 欧美自慰一级看片免费| 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 九九精品在线观看| 午夜啪啪福利| 亚洲Av综合日韩精品久久久|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99| 一级爆乳无码av| 国产一区二区丝袜高跟鞋|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毛片久久网站小视频| 午夜日韩久久影院|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一区| 中文字幕天无码久久精品视频免费 | 色亚洲成人| 午夜国产大片免费观看| 2021最新国产精品网站| 国产一级裸网站| 手机永久AV在线播放| 9丨情侣偷在线精品国产| 丁香婷婷综合激情| 欧美激情,国产精品| 国产迷奸在线看| 内射人妻无套中出无码| 国产精品伦视频观看免费| 国产91色在线| 色悠久久综合| 亚洲精品第五页| 国产福利在线观看精品| 伊人中文网| 亚洲三级色| 午夜视频www| 亚洲男人在线| 99福利视频导航|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在线观看| AV熟女乱| 婷婷色中文| 欧美日韩v| 波多野结衣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女人18水真多毛片18精品| 国产香蕉在线| 久久动漫精品| 九九热在线视频| 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福利在线| 久久亚洲高清国产| AⅤ色综合久久天堂AV色综合| 一边摸一边做爽的视频17国产 | 色哟哟国产精品|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播放| 综合色在线| 亚洲综合色区在线播放2019| 免费一级成人毛片| 五月婷婷导航| 欧美一级在线|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AⅤ| 亚洲一区无码在线| 国产视频入口| 欧美三级不卡在线观看视频| a毛片在线免费观看| 色135综合网| 国产在线视频二区| 女人一级毛片| 天堂岛国av无码免费无禁网站| 女人18毛片一级毛片在线|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深田咏美| 五月激激激综合网色播免费| 99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аⅴ资源中文在线天堂| 亚洲天堂久久| 国产成人调教在线视频| 91青青草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精品真实对白精彩久久| 精品久久综合1区2区3区激情| 亚洲色图另类| 日韩无码黄色| 亚洲AV成人一区国产精品| a级毛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