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慧婧
對于交通四通八達、緊靠城區、擁有8萬人口且從武漢返鄉人員多的淮安區石塘鎮來說,從一月底前的全市疫情“重災區”到實現疫情有效控制,有5名確診病人治愈出院,疑似病例日漸減少、連續5天沒有確診病例,實屬來之不易。老百姓從黨員干部二十多天沒日沒夜戰斗的身影中,感受到了黨組織把責任擔在肩上的豪邁,也看到了黨員讓黨旗在高高飄揚的擔當。
把黨委的責任壓實
全市首例“新冠肺炎”病例發生在石塘鎮,全市前10例確診人員石塘鎮就占6例,其中5例為輸入性、1例為確診患者直系親屬。庚子年開年沒幾天,石塘鎮在全省、全市“榜上有名”。
“把從武漢返鄉過年的人一個個找出來。”該鎮黨委書記王海浪帶領鎮三套班子主要負責人連夜進村入組,機關干部全部到戶,實行鎮包村、村包組、組包戶、戶包人的辦法:“凡從武漢回來的,一個都不許出門。”
該鎮鵝錢村有32名武漢返鄉人員,其中25人與確診人員有過密切接觸歷史,隱患很大。靖大莊居委會是全市首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發生地。
王海浪在兼顧面上防控的同時,和鎮長各包一個。
1月24日,王海浪與鎮包村的干部等來到全市出現首例“新冠肺炎”病例的靖大莊居委會:實行最嚴格的管制,除巡邏值守、醫務人員、物資配送人員外,所有人不得進出;公共娛樂場所一律關閉;所有聚餐、聚會一律禁止;嫁娶、祝壽等慶祝活動一律延后。
1月25日,王海浪作為鵝錢村疫情防控臨時黨支部書記,靠前指揮:“封村”,切斷鵝錢村與外界的一切聯系;“封門”,凡從武漢回來禁止出門;“封路”,凡與確診病例有過接觸的人,一律閉門觀察;“封停”,所有商店、浴室、歌舞廳、餐館全部停業。
書記、鎮長包村督辦比全區早了2-3天,“封村(居)”決定比全市早了3-4天。就這短短的幾天,使石塘“抗疫”工作由被動轉為主動。
1月25日夜,各村大喇叭全部開響。喇叭不響的,由鎮村干部手持擴音器,進組廣播。
1月26日,全鎮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進入“一級戰斗”。
至此,疫情彌漫的狀態徹底改觀。
把黨員標牌舉起
在與“新冠肺炎”這個“魔鬼”的競賽中,該鎮采取的一系列“與時間賽跑”措施,由黨員干部傳導到每一個部門單位、每一個社區鄉村、每一戶家庭乃至社會每一個角落。
全鎮675名體格強健的黨員成為各村值守點的中堅力量,每個村都有五個以上的值守點。冬雨中堅守陣地的是黨員,寒風中落雪為帽的是黨員。
鵝錢村黨總支書記徐天軍大年初一開始,每戶必到,落實防控措施,堅持同醫護人員對居家隔離人員進行兩測量兩消毒,在疫情防控工作中,鎮指揮部及工作組的指導下總結出了“四包一”隔離、“兩不四單”管控、“兩測量兩消毒”等工作方法有效地防治疫情的蔓延。
靖大莊居委會書記卞開嘉白天冒著危險,親自上門排查與確診病例患者的親密接觸戶,對9戶34人進行教育、穩控、宣傳,要求重點人不出房門、重點戶不出家門。晚上在辦公室值班,困了躺在沙發上打個盹。
祁大莊村共產黨員劉志斌,退伍不褪色,帶領民兵們在村里各個重要場所進行消毒,并運用自家農場噴灑藥物的無人機對一些死角進行全方位地噴灑。
把群眾安危擔起
疫情防控是試金石和磨刀石,是人民至上還是先保自身,該鎮的黨員干部以實際行動,交出了漂亮的答卷。
疫情防控,關系千家萬戶;萬家安康,皆是人民期盼。該鎮黨委政府始終堅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
該鎮成立疫情防控黨員志愿者巡邏隊,動員本村居民群眾居家休息,及時勸散集聚人群;組織鎮農民合作社民兵黨員用植保機械對集鎮、小區、三支、好人廣場等(場所)消毒;組織村兩委落實對有棋牌室農戶的排查工作,并簽訂《承諾書》;采用無人機空中巡邏,對網格化工作進行動態化管理。
在“六親不認,嚴防死守”鐵面無情身后,是該鎮黨委政府的脈脈溫情。對所有居家醫學觀察者,鎮衛生院定時上門測體溫,并進行心理安撫;一旦發現有“新冠肺炎”癥狀的,立即送醫;對居家觀察的密切接觸者,由領導干部和共產黨員上門服務,做群眾生活用品的“采購員”、對外聯絡的“通訊員”、疫情防控的“衛生員”。
“看,他胸前有‘共產黨員先鋒崗,有他們在,我們放心。”在淮安區石塘鎮群眾一看就能看出參加疫情防控同志是不是黨員,是他們在關鍵時期當人們群眾主心骨,是他們默默無聞的奉獻擎起群眾心坎一片藍天,是他們讓胸前黨徽閃耀在疫情防控第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