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抽濕單叢茶的選擇與采摘
抽濕單叢茶一般選取花香明顯的鳳凰單叢茶樹,如大烏葉單叢及鴨屎香單叢等。單叢茶季節品質差別較大,一般春茶及雪片茶香味好,秋茶香高而滋味稍次,夏暑茶香味差,因而在原料的選擇上,應選用春茶及雪片茶。
茶青宜選擇晴天的下午4時以后采摘,此時陽光照射不強烈,可避免灼傷鮮葉,鮮葉也可輕度凋萎,水分適度揮發,有利于鮮葉的有效成分積累。茶青要適時采摘,最好分批采摘,掌握芽葉的成熟度,當新梢出現駐芽時,一般采2~5葉,葉片過老或過嫩都會造成成品茶品質下降。采摘過程中要求手快、輕采輕放、松堆,防止葉溫升高,防止茶青因堆積而發熱紅變繼而影響之后的發酵。采摘的鮮葉要及時放置陰涼處。
二、抽濕單叢茶的加工工藝
1.曬青
新鮮茶葉利用日光凋萎叫做曬青。曬青可以促進茶多酚氧化酶的活化及內含物發生變化。曬青的最佳時間為晴天的下午4—5時,曬青的工具一般使用竹篩,每篩薄攤鮮葉約0.5公斤,攤放厚度越薄越好。曬青過程不宜翻動鮮葉,曬青程度以葉片失去光澤、葉脈柔軟、葉片貼篩為宜。
2.攤涼
攤涼的作用是降低葉溫和平衡調節水分;攤涼時間為1~4小時。把已曬青適度的鮮葉連同竹篩搬入室內,放在陰涼透氣的地方,使葉子散發熱氣,降低葉溫,平衡調節葉內水分。晾青結束之后,葉子由薄攤變堆攤,厚度以不高于3厘米為宜。
3.碰青
碰青是制作好茶的重要環節,這一環節直接決定成品茶的品質。碰青一般選擇在晚上7—8時,室溫20℃,相對濕度80%左右時進行。碰青時用雙手從篩底捧起葉子往上提起,一邊提一邊抖動,使茶青相互碰撞,以摩擦葉緣細胞,產生發酵作用。在碰青過程中,要密切關注青葉回青、發酵吐香、紅邊狀況。碰青的次數一般為5次,每次輕碰3~4次。其中第一、第二次碰青為回青階段,兩次碰青間隔時間為1.5~2.0小時,葉溫控制在25~30℃之間,要求輕碰、松放、薄攤。第三至第五次為發酵階段,碰青間隔時間為 2.0~2.5小時,葉溫控制在30~35℃之間,重點解決發酵、吐香和紅邊問題。經過五次碰青后,白葉品種的碰青葉已出現20%的紅邊,大烏葉品種的碰青葉已出現30%的紅邊,香氣清高帶蜜香味、葉色三分紅七分綠時即可進行殺青。
4.殺青
將炒鍋的溫度穩定在200℃左右,茶青下鍋后,發出均勻響聲,用手均勻翻動,開始時揚炒,以揮發青臭味;之后悶炒,防止水分蒸發太多。待葉色由綠色轉淺綠色至略呈淡黃色、葉面失去光澤、青味變蜜香味時便可出鍋進行揉捻。
5.揉捻
青葉出鍋后,應稍透散水汽再進行溫揉。揉捻的力度應先輕后重,逐漸加壓,以揉出茶汁為適度。若外條索不夠緊結,還要進行第二次復炒、復揉直至條索緊結。揉好的茶葉要及時拆松、薄攤,防止結塊。并及時進行抽濕處理,防止茶葉過度氧化而導致湯色暗紅。
6.抽濕
采用真空速凍升華脫水使物料中的冰升華為氣態,并通過真空系統將水蒸氣排走,從而排除物料中的水分。通過真空冷凍干燥,茶葉能更大限度地保存色、香、形,含水量降低到3%以下,品質大大提高。
7.儲藏
茶葉抽濕干燥完成后,為了防止吸濕和吸收雜味,應及時將茶葉裝入干凈的塑料袋,綁緊后放入-5℃以下的冷庫里儲藏,若沒冷庫條件的可放冰箱的冷凍箱內儲藏。
(廣東省潮州市職業技術學校? ?文志雄? ?郵編:5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