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海洋
帶貨網紅李佳琦直播間開賣金字火腿,相應股票瞬間漲停;網紅概念龍頭股星期六自“雙12”一路漲,不到一個月漲了220%;引力傳媒9天8個漲停。網紅們向資本市場昭示了強大的號召力,上市公司也紛紛蹭起網紅的流量。可表面的繁盛下,須知流量屬于網紅個人,投資者想向網紅靠攏,機會并不多。
金字火腿本身就挺紅。去年人造肉大火的時候它推出了一款植物肉產品,公司股價因此收獲了幾個漲停板,但即使上市之初人造肉銷量也不多,更不用說過了新鮮勁兒就沒人關注了。在傳統業務上,這家企業雖然因為豬肉的漲價而獲益,但隨著豬周期的延續,營業收入甚至下滑了。火腿的生產過程遠超過普通豬肉制品,原料采購時豬價偏低,成品銷售正趕上好時候,金字火腿堪稱“躺贏”。可當豬周期轉入下跌時段,利潤放大的邏輯卻會倒轉過來,屆時早前賺到的利潤很可能如數歸還。或許看到了商業周期的殘酷,金字火腿加緊了產品和營銷模式的創新,也生生把自己打造成了網紅。一晚上幾分鐘的時間里,李佳琦帶來了300萬元的香腸銷售業績,相對于金字火腿去年上半年業績,7000余萬元的收入已經不是一筆小數目了,股民們浮想聯翩。但渠道是淘寶的,流量也屬于網紅,金字火腿只不過又拓展了一個銷售渠道,怎么禁得起資本市場如此厚望?
至于更為火爆的網紅概念第一股星期六,大股東的大手筆減持都不能澆滅股價躥升的熱度。這本是一家鞋商,是A股市場的“女鞋第一股”,擁有多種并不知名的女鞋品牌。之所以與網紅沾了邊,是因為市場紛紛猜測它投資了李子柒的“子柒文化”,搖身一變為“李子柒概念股”。當然這并非空穴來風。李子柒的經紀公司杭州微念科技的股東中有一家企業疑似星期六的子公司,但幾經輾轉投資,星期六在李子柒公司里的權益想必微乎其微了。

如今的網紅,其實就是昔日的偶像。年輕一代對于偶像,對于同好者,對于明星的追逐,歷來都是狂熱的。如今當網購變成了主流的消費方式,當數據流量變得廉價而易得,年輕人隨時隨地沉浸于快手和抖音的短視頻之中,流量于是與網購合流,平臺與網紅開始了變現過程。網紅的身份除了“紅”,更多的還是一門好生意。新的生意模式來得如此成功,給傳統商業以震撼。不僅傳統的零售產品制造者要來“蹭”,資本市場更會“蹭”上來,分享網紅的收益。
通觀A股中這些蹭網紅的概念股,沒有一家是真正網紅開辦的企業,主營是直播帶貨的。也難怪,服務于實體經濟的A股上市體制怎么可能為網紅的資本化大開方便之門?曾經的中國“網紅電商第一股”如涵控股乃當時淘寶第一網紅張大奕的底子,為了上市不得不簽約了眾多網紅,組成網紅矩陣。可高度組織化還是邁不過A股上市的門檻,只得赴美上市。不過上市后股價暴跌,市值縮水一度超過七成。
如涵簽約了上百個網紅,可是真正能夠賺錢的只有以張大奕為代表的幾個,幾個人就貢獻了公司一半的收入。可見網紅經濟并不好經營。古人說“千金易得,一將難求”,網紅的培養沒有固定的模式,更沒有必然的規律,簡言之就是“可遇不可求”。A股市場里故事雖然不少,但真正傳奇的卻難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