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李艷娟

2020年的春節,有些冷清。對很多人來說,這是工作多年后最長的一個假期,卻也是最煎熬的。
隨著疫情形勢的嚴峻,一夜之間,道路上幾乎沒有了行人。商場、飯店關門停業,生活超市限制營業時間,人和人之間保持相對安全距離,排隊檢查體溫、酒精消毒后才能進入。平時喧鬧的街道沉寂了下來,迎接新年的彩燈依舊閃爍明亮,只是缺少了欣賞的人們而十分冷清,世界似乎突然靜了下來。
各個小區設立卡點,院內、樓道內消毒,居民外出必須佩戴口罩、測體溫、登記辦理出入證。春節期間的嚴防死守,真真切切讓我們感受到,危險距離我們如此之近。大年初三晚上,愛人去單位值班,我心里雖有些擔心,但也明白非常時期更要全力支持。提前給他準備好口罩、小瓶酒精、紙巾,還有避免接觸公共設施的一次性手套,提醒他出門佩戴好。準備妥當,一顆心才略微放下了些。
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關注疫情的實時數據是每日必做的,看到數字的不斷攀升,心便不自覺地隱隱作痛,可又看到治愈的人數越來越多,讓我相信轉折和曙光就在前方。微信朋友圈里,各種資訊紛至沓來。信息發達的優勢和弊端同時展現出來,各種防范措施小知識和自媒體文章讓我們對疫情多了了解,但同時鋪天蓋地的消息也在很大程度上混淆視聽、難辨真假。與其接受讓人焦慮的縈繞在眼前的互相矛盾的消息,不如靜下心來沉淀自己,在充實的同時遇見更美好的自己。
居家不出,時間仿佛也放慢了腳步。在長時間的靜默里,我重新關注起身邊一切美好細微的事物。靜坐書房,一整天都不會被打擾;在陽臺上坐了整個下午,給生病的桂花樹噴藥防蟲害;第一次給家人做頓三鮮餡餃子……在被迫享受慢下來的時光里,不急不躁盡心去做一件事,所帶來的感受是絕無僅有的。
外賣下單購買食物裝滿冰箱,減少出門次數,跟抖音、百度學做美食,涼皮、蒸紅棗蛋糕、三鮮餃子、油炸菜角、羊肉燴面、網紅疙瘩湯先后亮相我家餐桌;塵封了許久的烤箱也閃亮登場,各種小烘焙小制作雖歷經失敗也相繼看見彩虹;午后的零食是兒子煮制的奶茶。足不出戶自給自足,愣是把一個廚房小白憋成了大廚。
我居住的小區距離娘家只有十幾分鐘的車程,但特殊時期,足不出戶,和父母賴以維系的只有電話。父母退休后身體還算硬朗,他們一直單獨居住,平時我和姐姐經常走動照顧。這次居家隔離這么久,他們又不會網購,擔心家里食物儲備不足,我實在放心不下,好幾回夢中驚醒。
正月初八的午后,我決定通過外賣采購一些東西送過去。雞蛋、面粉、各種蔬菜,還有父親愛吃的紅薯,裝了滿滿兩大包。我和老公帶好酒精和小區出入證、戴上口罩,全副武裝自駕去娘家。僅僅十幾分鐘的路程,先后經歷三個卡點的盤查等待,測體溫、登記身份證及電話號碼、注明事由和進入時間,輾轉來到父母家的小區門口已是傍晚。
給父母打完電話,不一會兒,他們就戴著口罩出來了。為做好防護,我們把食物放在大門外,遠遠地站著,父親彎下腰來把東西一件一件從大門的縫隙中拿過來,再轉給老媽接著,看著這一幕我心里有些酸楚。“不許再外出,不許再來送東西,家里食物儲備沒任何問題,要保護好自己和家人安全健康,不給國家添亂才是最重要的……”父親看出我的情緒,安慰并叮囑我道。我一一答應。
居家的日子除了讀書、美食還有增強體質的運動項目,全家在房子里健步走、跳繩等,足不出戶也能享受到運動的效果和樂趣;抽出固定的時間給爸媽打電話,跟親友視頻聊天,在群里互相加油打氣,用積極的心態傳遞正能量。非常時期,做不到像醫護人員那樣去一線救死扶傷,那就做好自己能做的,照顧好家人和自己,堅守好崗位,不焦慮、不恐慌、不信謠、不傳謠。
正如人們所說:中華民族歷經磨難,但從未被壓垮過,而是越挫越勇,不斷在磨難中成長,在磨難中奮起。正如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也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一切終會過去,輕柔的春風會為我們摘下密閉的口罩,明媚的陽光會撫慰我們的臉頰,我們和春風擁抱,終將自由自在行走在明媚的陽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