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素
基本信息
中文名:《如夢之夢》
語言:普通話
類型:話劇
導演:賴聲川
編?。嘿嚶暣?/p>
主要版本:2000年首演版/2002年香港話劇團版/2013年“央華”版/2014年新加坡版/2014年中國保利劇院版/2019年香港話劇團版
時長:480分鐘
話劇《如夢之夢》是21世紀初期最受矚目的話劇之一,是表演工作坊的創始人賴聲川個人從事劇場工作20多年來最大膽的突破,同時也是最驚人的作品。該史詩式的話劇首創環繞形式的劇場,演出長達8個小時,共有12幕95場,觀眾坐在舞臺的中央區觀看演出。該劇有30多位演員、300余套衣服,舞臺包含8個方位、3個樓層,整部話劇在空間上跨越了中國臺北、巴黎、上海、北京、諾曼底。2013年,新版話劇《如夢之夢》展開亞太巡演。
劇情簡介
“在一個故事里,有人做了一個夢;在那個夢里,有人說了一個故事。”一開場,導演就將這部劇的內核傳遞給了觀眾,這是夢與夢的嵌套,人生如夢,觀眾看到的也許是自己。
《如夢之夢》的主線人物有兩個,上半部是5號病人,下半部是顧香蘭。上半部講述了一位醫學院剛畢業的學生,第一天到醫院上班,結果病房中5位病人當天死掉4位。當醫術無效時,這位醫生恐慌地發現,她多年來的學校生活,完全沒有教她如何真正幫助這些瀕臨死亡的病人。她只能站在一邊,當一個無助的旁觀者,看著這些病人一個一個在恐懼和驚慌中死去,得不到任何啟發或安慰。醫生費盡精力慫恿瀕臨死亡的“5號病人”說出他的故事,從他的故事,觀眾又進入了其他角色的故事,以及他們的夢……于是主角們的生命,甚至過去的生命及死亡開始交織在一起,形成這次史詩般的旅程。
這部話劇的主題圍繞著生命的追尋和死亡,探討了人生中所具有的重復生命模式。整出話劇像一次龐大的旅行,以主角的生命終結開始,對從20世紀末到21世紀初、從亞洲到歐洲、從生到死、從痛苦到解脫的可能性這幾個層面進行了探究。
藝術特色
在2000年1月《如夢之夢》的創作前期,賴聲川曾寫下這么一段話:“(這些年來)為大眾的觀眾創作……我的實驗精神總被限制在某些基本的經濟界限之內。這次作品,是我第一次有機會讓想象力自由奔跑,不受此邊界的拘束。到目前為止,感覺自己非常被解放?!笨梢姟度鐗糁畨簟吩谒囆g上呈現出極為自由的特征。
首先,在舞臺形式上,賴聲川打造了一個360度的舞臺,主要觀眾區就設在舞臺中央的凹形方池,舞臺呈“日”字形環繞觀眾。演出時,觀眾可以轉動座椅,跟著演員而動,演出中,演員還會從方池中經過。另外的觀眾則坐在劇場常規的坐席內。賴聲川曾說,這完全顛覆了以往劇場里演員在前、觀眾在后“隔岸觀火”式的固有觀劇模式。
其次,它的敘述方式也很自由。一開場,所有人都圍著回形舞臺快步行走,營造了一種宗教似的儀式感。它打破了話劇舞臺的固定性,利用敘述方式營造出多重時空。每個角色都有兩個以上的演員扮演,每個人物既是說故事者,也是情境中的人。比如一邊是年老的顧香蘭講述過去的故事,一邊是年輕的顧香蘭在表演。在人物的跳入跳出間,將跨越半個世紀、多個人物交織的故事娓娓道來。
北京劇評家陶慶梅評價《如夢之夢》:“這是一個大膽的突破,一個深遠的旅程,不是新手的探索,而是成熟藝術家自信的自我超越,在題材上,賴聲川勇于大量引用修習多年的佛法,在形式上,是他過去所有嘗試的總合,并且超越這一切……他又創造了一種新型態的劇場?!庇捎凇度鐗糁畨簟吩谠拕∷囆g方面的突出貢獻,在2002年獲第十二屆香港舞臺劇“最佳整體演出”“最佳服裝設計”。
編輯 朱庭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