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力
骨轉移是許多癌癥患者及家屬最怕聽到的消息,一旦查出骨轉移,是否就意味著病人已“無藥可醫”、只能“坐以待斃”了呢?近十多年來,許多學科在骨轉移瘤的發生機理、防治方法等方面都有突破性的研究。比如,臨床上乳腺癌患者雖然發生了骨轉移,但接受恰當的治療后癥狀會得到控制,提高生存質量、延長存活期。
●誤區一:癌癥晚期都會骨轉移
骨轉移就是腫瘤通過某種方式擴散到骨頭處。人們往往認為癌癥到了晚期就會發生骨轉移。其實不是所有的癌癥晚期都會發生骨轉移,關鍵要看是什么腫瘤。
最容易發生骨轉移的腫瘤是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等,雖然其骨轉移的發生率高,但也不是所有的這幾類癌癥患者都會發生骨轉移。乳腺癌50%-70%會發生骨轉移,肺癌約有30%會發生骨轉移。而消化道腫瘤,如胃癌、肝癌等,發生骨轉移的幾率則較低。
●誤區二:骨轉移都是癌癥晚期
人們往往認為骨轉移就是表示癌癥進入晚期,已經無藥可醫、生存時間只能以天來計算。其實,骨轉移并非都是晚期,肺癌如果發生骨轉移一般肯定是晚期,而乳腺癌如果發生骨轉移則并非晚期,患者甚至可生存好幾年。
●誤區三:骨轉移一發生就開始骨痛
并非骨轉移一發生就會出現骨痛。骨轉移到后期基本都會出現劇烈骨痛,但是,骨轉移的早期并非都表現為疼痛。臨床上,有些人是因為骨痛才發現骨轉移,有些人則沒有骨痛,是因為骨折就診才發現骨轉移。
骨轉移除了疼痛外,還可能出現功能障礙、病理性骨折、高鈣血癥等一系列骨骼并發癥,脊椎轉移還可發生脊髓壓迫甚至截癱。骨轉移患者應該在抗腫瘤治療的基礎上進行姑息治療,以提高整體的生活質量,積極預防骨折和癱瘓。因為一旦骨轉移患者發生癱瘓,壽命就大大縮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