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靜 張燦城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介入血管外科副主任醫(yī)師張艷介紹,動脈硬化是隨著年齡增長而出現(xiàn)的血管疾病,近年有年輕化趨勢。
下肢血管問題發(fā)病開始年輕化
“如出現(xiàn)腳麻、冰涼、腳痛,走一段路痛得停下休息,排除關節(jié)、骨質(zhì)疏松,可能就是下肢血管出現(xiàn)了問題?!睆埰G介紹,動脈硬化閉塞的情況好發(fā)于下肢,約有60%-70%的動脈硬化閉塞發(fā)生在下肢,稱為下肢動脈閉塞癥。隨著年紀增長血管會逐步老化,多發(fā)于老年群體,如70-80歲年齡群,50多歲發(fā)病算是發(fā)病年輕化。由于如今人們常攝入高脂飲食,基礎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等發(fā)病年齡提前,因此臨床中動脈硬化閉塞人群也是越來越年輕化了。對有基礎性疾病的人群,患上動脈硬化閉塞的概率會比一般人高。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從“腳涼”開始
一般出現(xiàn)閉塞情況多見于動脈斑塊。不良的生活習慣加上年齡因素,極易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在動脈內(nèi)壁上形成,隨著斑塊不斷增大,管腔逐漸狹窄,流向下肢的血流就會減少,狹窄到一定程度甚至完全堵塞,供應下肢的血流不能滿足需要,就會出現(xiàn)下肢缺血癥狀。
動脈硬化閉塞癥狀多見于:明顯自我感覺不好,腳總是冰涼,冬天時更涼,可能只是一只腳發(fā)涼,且與氣溫低肌體冰涼感覺有所不同。
張艷介紹,下肢動脈硬化閉塞一般有數(shù)個階段:第一個階段:腳會偏涼,腳底麻木。第二階段:“間歇性跛行”,走不了多遠就要歇息,因走路多時腳需更多血液,但血管堵了提供不了更多血液,停一下血供緩解了又沒事,隨著堵塞越來越嚴重,能走動的范圍逐步收窄。第三階段:“靜息痛”,不走路也會痛,尤其晚上更厲害。第四個階段:面臨截肢,缺血部分的腳爛、發(fā)黑,出現(xiàn)傷口后無法愈合,潰瘍,如合并細菌感染,一旦吸收到血液里面,隨著血液在全身運行,會造成全身的多功能衰竭,這個并發(fā)癥是致命的。
張艷表示,盡早治療可以避免截肢風險,及時幫助下肢恢復良好的血供。
【提示板】
泡腳會加重病情
“很多患者以為應讓腳多休息,盡量坐著不動,這是不對的,提倡科學走路鍛煉?!睆埰G建議,可在能承受的速度下盡量快走。運動時間以每次50分鐘為主,一周至少三次,對肢體缺血有改善。此外,需在醫(yī)生指導下服對血管疏通有幫助的藥物。飲食可喝少量紅酒,務必戒煙,不宜肥膩,多喝水。
很多人喜歡睡覺前泡腳,如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的患者,是不適宜泡腳的。泡腳一開始會覺得舒服,其實會造成惡性循環(huán)。因熱水泡腳時遠端血管擴張,血管壁可擴張,組織新陳代謝加快,需更多有養(yǎng)分的血液,但由于閉塞造成養(yǎng)分供應不足,會加重缺血癥狀,尤其是合并有糖尿病足的患者,對于腳的肢體感覺會差一些,易造成水溫過高燙傷,這損傷難以愈合,會導致潰瘍越來越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