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樂沁
2020年是新中國成立后修建的第一條鐵路——成渝鐵路開工修建70周年,它是我國鐵路史上第一條由中國人自己設計施工、用自己生產的鋼軌和枕木建成的鐵路。
關于成渝鐵路的修建,還要從1949年說起。當年5月,上海解放,此時,鄧小平任中共中央華東局第一書記、華東軍區政委、第二野戰軍政委。陳毅任華東軍區第三書記、華東軍區司令員、上海市軍事管制委員會主任、上海市市長。兩人都住在上海瑞金路原國民黨勵志社。不久,家人搬來后兩家人也合住在這棟小樓里。
7月,鄧小平與陳毅的堂兄、兵工專家陳修和(1897—1998,黃埔軍校第五期炮兵科畢業。新中國成立后,曾當選全國政協第一屆特邀代表、國務院參事等)在這棟小樓里進行了一次談話。談話中,鄧小平提到了修建成渝鐵路一事。談話結束后不久,陳修和就寫了一份關于修建成渝鐵路的意見書交給鄧小平。
1950年1月2日,鄧小平在向中共中央報告重慶解放一個月后西南的情況和建設新西南的計劃時,特別提出“著重于修成渝鐵路”。隨后,鄧小平在他主持的西南局委員會會議上,傳達了中共中央和毛澤東主席十分關心成渝鐵路的修建,作出了“以修建成渝鐵路為先行,帶動百業發展,幫助四川恢復經濟”的重要決策,并主持制訂了修建成渝鐵路的周密計劃。
1950年6月15日,成渝鐵路在成都舉行開工典禮。鄧小平蒞臨致詞,時任西南軍區司令員的賀龍親手將一面繡有“開路先鋒”四字的錦旗授予筑路大軍。當天,筑路一總隊高舉“開路先鋒”的旗幟,開赴重慶九龍坡、油溪工地,揭開了修筑成渝鐵路的序幕。
成渝鐵路西起成都,東抵重慶,全長505公里。新中國成立前,清王朝和民國政府用了40年時間,只完成工程量的14%。新中國的成立極大地調動了西南鐵路工程局廣大筑路工人和工程技術人員的積極性,當時15萬筑路大軍盡管是用燈籠火把照明,鋼釬、大錘、十字鎬開鑿,仍展示出了讓高山低頭、令江水讓路的英雄氣概,使路基節節向前延伸。
據當年參與修筑成渝鐵路的原西南軍區筑路隊第一縱隊直屬二團參謀孫貽蓀回憶:“當年修筑鐵路,沒有大型機械,修路全靠鋼釬、二錘和自制的炸藥?!倍以谛蘼返倪^程中,還不時會有土匪前來騷擾,“土匪來了怎么辦呢,只有打??!”“我們修路的時候,槍都是整整齊齊架在路邊的,隨時可以進入作戰狀態?!?/p>
當時四川沒有標準軌道鐵路,火車頭進不來。賀龍就親自向總參報告,派來登陸艇,將火車頭、車廂從漢口通過長江運到重慶九龍坡,然后將鐵路建設需要的鋼軌、枕木運往施工現場。1950年8月1日開始從重慶向西鋪軌, 12月6日鋪軌到內江,1952年6月13日,鋪軌到達終點站成都。至此,四川人民盼望了幾十年的成渝鐵路終于在新中國成立后不久修成了,結束了成都乃至新中國沒有新建鐵路的歷史,成渝鐵路也因此成為新中國第一條鐵路。
1952年7月1日,成都和重慶兩市幾十萬人同時舉行“慶祝成渝鐵路全線通車典禮大會”。在典禮上,鄧小平欣然揮毫題寫了“慶祝成渝鐵路全線通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