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評論里的真情
3月17日,第一批49支支援湖北的國家醫療隊、3787人陸續踏上回家的路。上述新聞發出后不久,下方的網友評論數已經以千百計。在眾多評論里,有兩條熱評被頂到了最上方。一條是“除卻君身三重雪,天下誰人配白衣!”,一條是“春風吹珈山,繽櫻滿江城。寧叫白衣閑,芳草兩相守?!辈坏貌毁潎@:網友們,真有才!前者直抒胸臆,后者借景抒情,但表達的情感是相通的——勇敢逆行的白衣天使們,配得上最崇高、最真摯的敬意。
有位網友的評論說到了點子上:“中國有這么強大的凝聚力,有這么強大的組織力,有這么強大的執行力”。這些力,不光來自制度優勢,更源于最樸素的“真情”:我們都深愛同胞,我們團結在一起。有這份“真情”在,這個國家就不會懼怕任何考驗和挑戰,面向未來,勇敢前行。
“湖北籍專廁”里的歧視
近日,一湖北籍男子在前往廣西南寧途中,發現桂林永福服務區公廁有兩個廁位貼有“湖北籍廁位”標志,并且設置了湖北籍車輛停車區,感覺受到歧視。而永福衛健委回應稱,一個地方有一個地方的措施,這是特殊時期采取的特殊處理辦法。
疫情不是將人與人的關系人為割裂開來的借口。從疫情之初部分離漢人員信息泄露受到騷擾,到安徽黃山歙縣國際馬拉松不接受湖北籍選手報名引起爭議,湖北人在應聘、租房、就餐、出行等領域遭遇不平等對待的現象時有發生。然而,過激做法對疫情防控毫無益處,反而給彼此帶來越來越多的誤解敵視。湖北人不是病毒的代名詞,不應當被污名化。一邊贊美湖北同胞抗疫的勇氣,一邊避之唯恐不及,無疑暴露出一些人的無知與虛偽。
防疫卡點里的隱患
53歲的王志云是河北省衡水市景縣龍華鎮岳王莊村的一位農民,3月12日早上,她騎著電動三輪車到隔壁青蘭鄉集市上賣菜。上午11時30分許,在青蘭鄉孫德廂村村口,王志云撞上了防控卡點的鋼絲繩并導致身亡。
設置防疫卡點的本意,是阻斷病毒傳播途徑,保護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然而,在這起事件中,村口防疫卡點反成安全隱患,導致一名農婦死亡,令人扼腕嘆息。眼下,疫情防控進入下半場,復工復產逐步升溫,群眾生活逐步正常,潛在的安全隱患可能隨之凸顯出來。究竟還有多少該取消的通行限制措施沒有取消,哪些設置不合理的防疫卡點存在隱患,有關部門不妨好好查一查,把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