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學術不端
過去,在旁人眼中,作為業內知名人士,深圳市如意小學副校長胡紅梅,是全國兒童公益閱讀領域的領頭人。然而近日,這名曾經被評價為“讀書量大、從教經驗豐富、非常勤奮”的“兒童閱讀推廣人”,卻因為涉嫌抄襲、學術不端,幾乎在一夜之間跌下神壇。
因“學術不端”毀于一旦的名人之中,胡紅梅既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后一個。“學術不端”這四個字,為何有如此巨大的威力,能夠讓這么多名人的形象轟然倒塌?這一點,值得我們認真體會和反思。
允許臨時占道經營
為支持廣大商家、企業盡快恢復生產經營,助力經濟發展,在不占用盲道、做好疫情防控和清潔衛生工作等前提下,成都市城管委制定措施,允許商戶擺地攤、臨時占道經營。成都此舉在輿論中也備受好評,一時間還沖上了熱搜。
面對疫情之下接踵而至的問題,城市管理者與民眾之間,也需要互相體諒,共渡難關。輿論對允許臨時占道經營不吝贊許,本質上,也傳遞出了人們對重回美好生活的信心與期許。
白鹿原民俗村被拆
依托于獨特的地理風貌和歷史積淀,以及著名文學作品和影視IP帶來的社會效應,投資3.5億元的西安市藍田縣的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景區于2016年開放。然而,良好經營局面沒維持多久,白鹿原民俗村就門可羅雀,并于近期被實施拆除。
現實中,清一色仿古建筑,間或點綴幾處修整過的文化古跡,拼合起大多數歷史、民俗類小鎮的物質性“特色”。對于主打“民俗牌”,卻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爛的特色小鎮,需要由商業化重返“民俗化”,使其在獲取經濟利益的同時,保存地域民眾的集體記憶,喚醒人們內心深處的自我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