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平

小學同學聚會,說起小時候的事,我的花書包竟成了明星。可是天知道,當時我覺得那個書包有多丑,五顏六色的小三角布拼成一塊一塊,四周還鑲一圈大大的木耳邊。
可同學們分明說:“你知道嗎?你那只花書包,遠遠看就像一朵會飛的向日葵。雖然簡單,但現在看來,絕對屬私房手工。你媽媽當年縫制的時候,一定運用了幾何學、色彩學、光學……”
這太神奇了,我把原話告訴媽媽,媽媽笑著說:“哪有那么多學問,不過雖然都是小碎布,但當時選的色調、放的層次、拼的結構,還真讓我想了很久,那些小碎布還是好不容易攢的呢。”
說起那段歲月,媽媽總有很多感慨。媽媽說,剛下鄉(xiāng)什么都不懂,幸好遇到了師傅一家。白天和師傅學技術掙工分,晚上就和師娘學手工。那時候的衣服都是自己做的,可是外婆又不會做,幸好師娘開了個做衣服的小鋪子。這對于媽媽來說,簡直是掉到蜜罐里了。
做衣服很有講究。布料是沒有太多選擇范圍的,裁剪和搭配就成了重點。看多了師娘操作,媽媽也很想上手練練。但那時候是沒有布料可以浪費的,媽媽就拿了碎布,把衣服縮小了比例來練手。
碎布變成了小碎布,小碎布又變成了更小的碎布。沒有縫紉機上手,媽媽就手工縫制。雖然進步細微,卻樂此不疲。
直到有一天,師娘出門有事,顧客上門急著拿衣服。那時候還沒有電話,媽媽就壯了膽獨自把剩下的小半部分完成了,和師娘做的那部分竟然毫無違和感。
“你知道嗎?那種成就感,真的比蜜還要甜。”媽媽說,“那時候我就想,即使有太多困難,也一定要堅定信心,因為那是夢想。即使生活清苦,也要試著發(fā)現美,那樣樸素的日子才會不普通。”
我的眼前忽然浮現那朵向日葵,那朵會飛的向日葵,在陽光下熠熠閃光。而我,踮起腳尖,就能觸到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