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巧紅,張新江,崔威,蘇俊芳,羅惠,趙婷秀,藍華全,黃舒蕾,代奧,季湍云
(1廣州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廣東 廣州;2廣州中醫藥大學第四臨床醫學院,廣東 深圳)
醫學生是中國未來醫療事業蓬勃發展的掌舵人,隨著醫學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醫學人才競爭日趨激烈,社會對醫生的要求日益提高,只有成為創新型、應用型的復合人才才能適應當今醫療衛生事業的需求[1]。因此,對醫學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養已成為一流高校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2,3]。我校開展“本科生進科研實驗室項目”,為本科生提供了一個科研訓練的平臺,讓本科生盡早建立科研思維,具備醫學創新能力。通過對本校本科生參與科研活動的情況進行調查,探討本科生參與科研活動的積極性、動力、收獲及存在的問題,制定改進措施,以期進一步提高本校對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養水平,并對其他醫學院校提供借鑒。
廣州中醫藥大學不同年級和不同專業背景的本科生(表1)。
設置不同的問題,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共收回有效問卷154份。
通過問卷的形式調查了我校本科生對于參與科研活動的積極性,共154人接受了調查,其中90.26%學生愿意利用課余時間參與科研活動,說明大部分學生認為科研活動是十分重要的,學生的認可度和參與度較高(表2,圖1)。

圖1 本科生對于利用課余時間參與科研活動的積極性調查數據
對參與科研活動的目的性進行調查,結果顯示:為了培養自身的科研思維的同學占68.18%,為了增加學分和獲得獎學金的同學占16.88%,由于單純的科研興趣和熱情而投身科研活動的同學占11.69%,只有極少部分同學,僅占3.25%的比例是為了金錢報酬而選擇進實驗室開展科研活動。以上數據顯示大部分同學對科學研究有極高的興趣,并且愿意利用課余時間投身于科研活動(表3,圖2)。

表3本科生參與科研活動的動力情況分析

圖2 本科生參與科研活動的動力情況分析
在此調查活動中,有64名學生未參加過本科生進實驗室項目,約占總人數的41.56%。在參加過本科生進實驗室項目的90名學生中,分別學會了相關實驗技術和方法,書寫論文和整理數據,文獻檢索、文獻閱讀及課題申報書的書寫(表4,圖3)。

表4 本科生參與科研活動的收獲分析

圖3 本科生參與科研活動的收獲分析
本文通過問卷星設置相關問題,以問卷調查的形式對本校不同醫學專業的154名在校學生對業余時間參與科研活動的積極性、動力及收獲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研究。結果顯示:在154名學生中,有139人認為科研活動十分重要,占全部調查學生的90.26%,愿意在課余時間參加科研活動;關于本科生參與科研活動動力來源方面的調查顯示,有68.18%的同學認為參與科研活動有利于培養科研思維,利于今后的發展;在參與問卷調查的同學中,有64名學生未參加過本科生進實驗室項目,而在參加過本科生進實驗室項目的90名學生中,有40.00%的學生學會了相關實驗技術和方法,有27.78%的學生學會了書寫論文和整理數據,23.33%的學生提高文獻檢索、閱讀的能力,還有8.89%的學生學會書寫課題申報書。在調查研究中,我們還發現154名學生中,有90%的學生表示愿意參加本科生進實驗室項目,但其中有64名學生表示未參與過科研活動,占總人數的41.56%。這說明一部分學生可能沒有機會進入實驗室。
3.2.1 開放實驗室較少,不能滿足大部分學生的需求
根據我們前面的調查問卷結果,顯示有90%的學生愿意參加本科生進實驗室項目,但是只有58%的學生參加過該項目,還有大約32%的學生想進實驗室卻沒有機會。究其原因,對本科生開放的實驗室較少,部分實驗室想開放但是并不能承擔培養本科生所需的經費。
3.2.2 老師教學科研任務繁重,帶教時間無法保證
大學老師不僅有教學任務、科研任務,還有一些其他的瑣事。有些老師需要指導研究生和博士生,無暇顧及本科生的科研指導;沒有帶研究生和博士生的老師缺少科研經費,無法指導本科生科學研究工作。
3.3.1 建立本科生進實驗室專用經費
本科生科學研究的培養少不了科研經費的支持,不能讓實驗室僅靠已有的相關經費來培養本科生[4,5]。建議學校設立相關的專用經費,激勵更多實驗室參與到本科生進實驗室項目中來。
3.3.2 優化課程設置,保證科研時間
學校應把“本科生進實驗室項目”列入選修課程,提供科研方法學和實驗技術等教材,該課程直接計入選修課程學分,或者提高該項目的學分。進入實驗室從事科研活動的同學不必因為學分問題再選擇其他課程,他們可以有更多的時間投入到科研活動中。要建立假期全日制科研制度,學校為留校參與科研的同學提供一定的資金補助,美國的麻省理工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已開展此項制度,該制度為學生從事科研活動提供了充足的時間保證,并且有利于提高科研效率[6,7]。
3.3.3 完善導師和研究生共同指導本科生的科研模式
對于工作任務繁重的導師,可以采取此模式,本科生進入實驗室后,導師要選擇1名研究生作為助教指導本科生,本科生每天向研究生匯報工作進展,導師每3d召集研究生和本科生開座談會,聽取科研進展情況并作出指導,研究生和本科生記錄會議內容,導師在會議記錄本上簽字,學期末接受學院的檢查。
3.3.4 建立并完善本科生科研活動評價考核體系
本科生參與科研活動在美國高校運行已十分成熟,離不開美國高校本科科研的制度化發展[8,9]。我們可以借鑒美國高校的的經驗,為本科生建立電子科研檔案并創辦本科科研刊物,科研檔案對本科生進入實驗室以來的活動進行全景追蹤,它可以記錄本科生進入實驗室的時間,實驗內容和數據分析情況以及搜集的文獻資料,教師結合以上的數據對本科生科研活動作出評價[10]。本科生科研刊物只用于刊登本科生所撰寫的優秀科研論文,學校對這些學生進行表彰。考核體系的完善能夠最大限度激發學生的上進心,提高工作效率,使學生真正受惠于本科生進實驗室項目的開展[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