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紅
(河北省遷安市人民醫院,河北 遷安)
在臨床治療產后出血中,以促子宮收縮藥物為主,進而對產后出血的情況進行控制[1]。近年來,現代醫學技術水平顯著提高,臨床治療產后出血藥物也隨之增多,但不同藥物代謝和動力學有一定差異。為此,需科學合理地選擇治療藥物。基于此,文章將產后出血患者作為主要研究對象,重點闡述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米索前列醇和縮宮素的應用效果,以供參考。
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本院共收治50例產后出血患者,采用數字奇偶法的形式將其平均分成實驗組(n=25)和對照組(n=25)。實驗組:初產婦16例,經產婦9例,平均年齡(29.34±3.21)歲,平均孕周(38.12±2.36)周。對照組:初產婦15例,經產婦10例,平均年齡(29.22±3.25)歲,平均孕周(38.97±2.41)周。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的資料經對比顯示有統計學差異(P>0.05),視為可比。
對照組應用常規治療,如果患者是順產,則可選擇劑量為20U的縮宮素,以肌肉注射方式給藥。如果患者是剖宮產,應選擇靜脈滴注的方法給藥,即20U縮宮素,同時將20U縮宮素注射在宮體內部[2]。
實驗組應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米索前列醇+縮宮素治療,縮宮素治療方式與對照組一致,并將250U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在患者宮體內部。如果患者為順產,應當服用米索前列醇, 且將劑量調整為400μg。如果患者是剖宮產,則應以肛塞方式給藥,劑量同樣設置為400μg[3]。
比較分析兩組患者血流動力學水平、臨床治療效果、產后24h出血量、產后持續出血時間等一系列臨床指標數值。其中,臨床治療效果評價標準含括顯效、有效、無效三部分。顯效,即治療20min內患者宮縮能力明顯增強且陰道出血量極少;有效,即治療40min內患者宮縮狀況好轉,且陰道出血量不多;無效,即治療后機體并未改善,陰道出血量未減少。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顯效率與有效率總和。另外,對實驗組、對照組血流動力學水平、產后24h出血量、產后持續出血時間等數據信息進行觀察與記錄。
采用SPSS19.0進行數據分析,對于計量資料而言,主要通過s、t檢驗的形式進行表達,而對于計數資料而言,主要使用%以及χ2檢驗的形式進行表達,在數據比較呈現統計學差異時,通過P<0.05的形式表示。
前者各項臨床指標與后者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血流動力學水平對比

表1 兩組患者血流動力學水平對比
images/BZ_86_1294_1638_2301_1697.png實驗組 25 85.64±3.67 122.19±6.17 73.21±3.84對照組 25 72.16±4.37 111.37±7.84 78.49±3.86 t 11.8107 5.4226 4.8487 P 0.0000 0.0000 0.0000
實驗組臨床療效遠遠優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2。

表2 實驗組、對照組臨床治療效果對比(n/%)
前者各項臨床指標數值均比后者低,兩組比較,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產后24h出血量、產后持續出血時間比較

表3 兩組患者產后24h出血量、產后持續出血時間比較
引起產后出血的原因可能是瘢痕妊娠、多胎妊娠或者是羊水過多、胎兒過大等,而此類產婦均以剖宮產為首選[4]。但產婦會受宮縮乏力的影響而出現產后出血。與此同時,絕大部分產婦也有出血風險。為此,必須要高度重視預防工作的重要性。在臨床治療中,縮宮素是最常使用的治療藥物,療效確切,但其不具備較長的半衰期。如果給藥具有持續性特征,就會出現藥點飽和的情況,一定程度上約束了縮宮素的推廣應用效果。但對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而言,其屬于前列素衍生物,自身收縮能力極強,且藥效長久,能夠使患者的宮頸得到有效擴張,并且關閉子宮創面血竇。這樣一來,患者的子宮肌層縮宮素受體量就會隨之改善,止血效果也得以強化[5]。在此基礎上,米索前列醇可使患者的宮頸得以軟化,對子宮收縮產生積極的影響,且有利于宮頸管徑的擴張,確保宮頸的成熟。在臨床治療期間,聯合應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米索前列醇與縮宮素,不僅能夠增強宮縮的效果,且實際操作便捷,機體吸收速度加快,可長時間保持藥物的藥效,確保患者機體的出血情況得到改善[6]。
根據以上研究項目數據分析可以了解到,實驗組患者在臨床治療中聯合用藥后,與對照組各項指標相比,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也就是說,臨床治療產后出血患者的過程中,將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米索前列醇以及縮宮素進行聯合應用,療效遠遠超過單一使用縮宮素的常規治療效果[7,8]。
總體來講,在產后出血患者接受臨床治療期間,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米索前列醇、縮宮素的有效運用,不斷提高患者的臨床治療效率,確保患者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