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彪
[河南省中醫院(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河南 鄭州]
顱腦外傷綜合征是指患者遭受顱腦外傷經臨床治療后,遺留下記憶力減退以及頭痛、頭暈等癥狀,且該綜合征具有持續時間長(超過3個月)的特點[1]。通常情況下,顱腦外傷綜合征不會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但會導致其生活質量下降,最為突出的表現是患者發病后,極易引發心理不良情緒[2]。本文分析探究給予顱腦外傷綜合征患者應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后對患者臨床癥狀的改善情況及應用價值。
抽取顱腦外傷綜合征治療患者58例,顱腦外傷綜合征患者為本院2018年5月到2019年12月收治,以每組29例隨機將58例患者均分為西醫參照組和中西醫探究組。兩組臨床基本資料對比,下表1示,P>0.05,差異不存在統計學意義。

表1兩組患者臨床基本資料對比
西醫參照組給予患者實施常規西醫治療措施,中西醫探究組給予患者實施中西醫結合治療措施。
西醫參照組:常規西醫治療方法:給予入院患者采用經神經節苷脂及皮下靜脈注射鼠神經生長因子,以此將休眠狀態的神經細胞激活,以實現神經細胞的自我分化和更新,從而使得新生的神經細胞替代已經受損或死亡細胞,最終建立新的神經環路。連續治療20d。
中西醫探究組:一是采取的常規西醫治療方法同西醫參照組。二是中西醫結合治療措施[3,4]:給予患者腦傷靈治療,①其方藥組成:丹參25g,牡丹皮15g,地龍、當歸各12g,炒酸棗仁、生地黃各10g,川芎、竹茹、茯苓各9g;②用法:先將藥物混合制成粉末,每日服用3次,每次6g。③治療時間:治療1個療程,1個療程為連續治療20d。
(1)觀察評價治療后兩組患者腦血流改善情況。主要指標有顯著增加、部分增加、未增加。
(2)觀察評價兩種治療方法對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的影響。主要指標有顯效、有效、無效。
本次觀察評價兩組患者腦血流改善情況及臨床治療效果所涉及指標數據,均通過統計學軟件SPSS23.0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用(%)表示,行χ2檢驗,若組間對比結果P<0.05時,代表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治療后兩組患者腦血流改善情況對比,如下表2所示,中西醫探究組患者改善情況好于西醫參照組患者,組間對比結果P<0.05,代表存在統計學意義。

表2治療后兩組患者腦血流改善情況比較
兩種治療方法對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的影響對比,如下表3所示,中西醫探究組患者療效好于西醫參照組患者,組間對比結果P<0.05,代表存在統計學意義。

表3兩種治療方法對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的影響對比[n(%)]
從以上分析探究可知,臨床顱腦外傷后較常見的后遺癥即是顱腦外傷綜合征,研究表明,該病癥主要是由于患者受傷后,其顱腦血流受阻所致。該病癥發病后,具有病程較長、治療難度較大、復發率較高等特點[5],對于患者及家庭正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西醫上通常認為,顱腦外傷綜合征與患者所受外傷嚴重程度并無明顯的關聯性。因此,西醫主要采取綜合治療的方式治療顱腦外傷綜合征患者,主要是[6]:一是視患者病情嚴重程度,給予其活血藥物治療,以改善其腦部血流狀態,實現治療目的。二是采用營養神經修復療法實施治療。主要是通過修復患者受損神經細胞,以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臨床實踐顯示,西醫治療雖可改善臨床癥狀,但缺點是治療后極易引發患者復發,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而中醫學則認為[7],顱腦外傷綜合征臨床屬于眩暈和頭痛范疇,主要是由于血虛和血瘀引起經絡不通所致,因此,主要治療方式為活血化瘀。臨床最為常用的治療藥物為腦傷靈[8],其方藥主要成分為川芎、、牡丹皮、中丹參,諸藥合用起到滲濕利水、養血安神、涼血活血之功效,通過促使患者腦部血流有效改善,從而促進患者臨床癥狀有效改善,以此減輕患者痛苦。
本次探究中,分別給予所選患者以不同的治療方法,結果表明,接受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組患者,其臨床腦血流改善情況及臨床治療效果均優于僅接受西醫治療組患者;結果提示,對于顱腦外傷綜合征患者而言,中西醫結合綜合治療更為有效。
綜上所述,給予顱腦外傷綜合征患者應用中西醫結合綜合治療后,較之單一的西醫治療效果,獲得更優的臨床療效,該治療措施對于有效改善患者腦血流,確保患者預后,提高臨床治效果,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