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慶,馬萍
(烏魯木齊市口腔醫院兒童牙病科,新疆 烏魯木齊)
在兒童口腔學領域中,牙科全身麻醉術屬于一種全新的行為誘導技術,主要就是通過麻藥的應用,使患兒能夠在短時間內進入無意識狀態,之后由技術嫻熟、臨床經驗豐富的麻醉醫生護士等共同完成手術操作。這項技術對于特殊兒童群體、不能配合門診治療的患兒口腔治療具有很大幫助,通過這項技術,雖然能夠對患兒的口腔疾患進行解決,但術后的口腔護理以及定期復診也至關重要,這樣才能夠從根本上減少或避免并發癥。另外,通過及時復診,還能夠幫助醫生對患兒的口腔狀況進行了解,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選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行全麻兒童口腔治療術的患兒共計120例作為研究對象,接受這種手術治療的患兒年齡普遍較小,自主意識缺乏,因此,在調查過程中,主要是將患兒家屬作為電話隨訪和問卷調查的對象。
調查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患兒基本信息,主要包括患兒的性別、年齡、姓名、家長文化程度、家庭狀況、家庭地址、聯系電話等;第二,患兒家長的疾病常識以及口腔衛生保健知識,滿分為100分,分數越高,意味著患兒家屬的口腔疾病常識和衛生保健知識掌握程度越高;第三,患兒術后口腔狀況,主要包括牙齒疼痛、咬合不適、牙齦紅腫等;第四,口腔術后是否有嚴格按醫囑進行復診,正常情況下,在患兒術后3個月,需要在醫護人員的叮囑下完成3次復診。
在120例患兒中,有40例未能按時參與復診,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即患兒未出現異常,認為不需要復診;家長忙于工作,沒時間;忘記復診時間;醫護人員未能及時督促和提醒;距離醫院太遠,不方便,所占比例分別為22.5%、22.5%、17.5%、7.5%、30.0%,具體如表1。

表1 患兒術后未能按時參與復診的原因
在120例患兒中,有40例未能按時參與復診,主要原因包括患兒未出現異常,認為不需要復診;家長忙于工作,沒時間;忘記復診時間;醫護人員未能及時督促和提醒;距離醫院太遠,不方便。其中,有22.5%的患兒認為患兒在手術之后沒有出現明顯的異常,因此不需要進行復診,還有22.5%的家長是因為平時的工作太忙,沒有時間帶孩子去醫院進行復診,有17.5%的家長是因為忘記了復診時間,有7.5%的家長是因為醫護人員沒有及時的督促和提醒復診時間,這一原因所占比重最少,還有30.0%的家長認為,自己家與醫院距離太遠,不方便去復診,這一原因所占比重最大,同時也從側面凸顯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家長們對于術后復診的重視程度較低,經常會因為一些客觀原因的存在而放棄復診[1]。
以上的幾個原因通常可以歸納為三大類:第一,醫護人員因素,由于對醫護人員宣教不到位,使得其未能及時地督促和提醒患兒家屬參與復診。第二,家長因素,由于家長們對于疾病的認識程度有限,且缺乏衛生保健常識,認為只要患兒沒有出現異常和不適,就不需要參加復診,同時還會錯誤地認為,口腔全麻手術一勞永逸,不需要復診,還有很多家長是因為家務繁重或公務繁忙,抽不出時間帶孩子來醫院復診。第三,其他因素,例如,家庭距離醫院太遠,不方便進行復診,這也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大多數家長都會因為這一客觀因素的存在,而放棄帶孩子去醫院復診[2]。
3.2.1 術后護理指導
患兒在完成口腔治療之后,通常需要留院觀察1h左右,同時還要提前告知家屬患兒在麻醉蘇醒的過程中,很有可能會出現煩躁、哭鬧等表現,這些都屬于正常現象,家屬無需過度擔憂。在獲得醫生的允準之后,患兒可離院,在回家途中,患兒要盡可能保持臥位,術后2h,患兒可以少量飲用清水,觀察其是否出現嘔吐、惡心等異常情況,若無異常情況發生,可適量飲用牛奶,并本著“少量多次”的基本原則,以免出現不良反應,術后6-8h患兒可食用流質飲食。麻醉藥品代謝通常需要經過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內,將會對患兒的行動力產生一定影響,因此,患兒要盡量避免單獨行動,而是要在家屬的陪伴之下進行活動[3]。
3.2.2 指導患兒家屬正確認識口腔麻醉技術和齲齒
齲齒一般是由于食物牙菌斑、細菌、環境等各種因素所導致,屬于一種比較常見的兒童口腔疾病,且病情發展迅速,在對齲齒進行積極治療的同時,還要強化對繼發性齲齒的預防[4]。
口腔全麻技術主要是針對于特殊患兒,例如,不能配合醫生臨床操作的患兒。在全麻的狀態下,能夠大幅度減少患兒的心理陰影,使醫生能夠順利地完成手術操作,通過口腔全麻技術,不僅能夠對患兒的口腔疾患進行一次性解決,同時還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對患兒的口腔微生態環境進行改善。但口腔全麻技術并非是一勞永逸的辦法,為了維持其遠近療效,還要對患兒口腔衛生加以維護。例如,患兒需要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這一問題一定要引起家長們的高度重視,家長的行為習慣以及口腔衛生常識,經常會對兒童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5]。因此,患兒在實施口腔全麻技術之后,必須要給予其完善的健康教育,幫助患兒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針對于嬰幼兒,家長需要在患兒每次進食后,使用清水或白開水為其漱口,睡前還可以使用衛生棉棒或是紗布,對牙齒進行輕輕擦拭,對口腔進行徹底清潔。對于學齡前兒童,家長們需要教會兒童正確刷牙的辦法,并幫助其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保證每日刷牙2次,每次刷牙時間需要保持在3min左右,刷牙之后家長們還要進行檢查,以保證刷牙效果[6]。
3.2.3 飲食引導
在飲食方面,主要就是要做到合理膳食,均衡營養,例如,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對蔗糖含量較多的飲料、飲食等攝入進行嚴格控制。在選擇食物的過程中,要盡可能選擇粗纖維食物,以促進唾液分泌和咀嚼,強化牙齒的自凈效果。另外,對于粘性較強的食物,也要控制攝入量,避免這些食物在口腔內長時間停留。與此同時,還要適當增加飲水量,進食之后需要及時漱口,保持口腔衛生。對于嬰幼兒,要對其奶瓶的合理應用進行引導,從多方面入手,幫助患兒養成正確的飲食習慣[7]。
綜上所述,通過口腔全麻技術,不僅能夠對患兒的口腔疾患進行一次性解決,同時還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對患兒的口腔微生態環境進行改善,但口腔缺乏技術并非是一勞永逸的辦法,為了維持其遠近療效,還要對患兒口腔衛生加以維護,同時還要進行定期復診,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提高患兒口腔手術效果[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