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學祥
(山東省招遠市夏甸鎮新村衛生院,山東 招遠)
糖尿病是臨床最為常見慢性疾病之一,隨著老年人口比重增加,人們生活質量提升,肥胖、高血脂患者比重增加,糖尿病發病率呈現逐年上升趨勢,成為危害人們機體健康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受到臨床學者高度關注。糖尿病作為社會發展下的衍生疾病,臨床針對疾病發病機制尚處于探究階段,主要治療以維持血糖指標為目的,原發疾病對患者機體無直接危害;若血糖指標控制不佳,高血糖對中樞神經、腎臟、眼等組織造成威脅,誘導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是導致糖尿病患者殘疾及死亡的主要因素[1]。糖尿病足為臨床常見并發癥之一,危害性較大,據病理研究顯示,糖尿病足患者多為老年患者,其中約有50%比重患者為混合型糖尿病,具有極高的截肢概率,對患者身心健康均造成不良影響。隨著我國老齡化進程加速,糖尿病足頻發,考慮其治療困難性,檢出時間與治療及預后相關性,開展早期疾病診斷,予以預見性護理干預具有重要臨床意義[2]。現本研究筆者特針對老年糖尿病足誘因進行分析,開展針對性預防措施,收集糖尿病足及單純糖尿病患者進行高風險評估,執行如下。
課題共收集45例糖尿病足患者為觀察對象,課題開展時間為2017年11月至2019年9月,男女性別比為24:21,年齡均在60周歲以上,年齡均值(67.48±2.41)歲,同期選取單純糖尿病患者為參照對象,共計50例,男女性別比為26:24,年齡均在60周歲以上,年齡均值(68.05±2.45)歲,假設校驗兩組患者基線資料,P>0.05,排除年齡、性別對研究數據的影響。
納入原則:(1)所選的95例對象均滿足《美國糖尿病醫學會原則》[3]中對糖尿病的診斷標準,45例觀察對象均符合《糖尿病及并發病診治指南》[4]中對糖尿病足的評估依據;(2)患者均知情課題研究,具有完整病歷資料,授權病歷進行分析;(3)本研究上報倫理委員會,經批準審核后開展。
對收集的老年糖尿病足患者及單純糖尿病患者機體血壓、TC、血紅蛋白、UA、病程等資料進行采集,比對兩組患者相關指標差異,借助單因素Logistic非線性回顧分析模式,對糖尿病足誘因進行分析。
課題借助統計學軟件SPSS24.0進行假設校驗,計量資料分布用s)表達,t樣本假設校驗,采用Logistic非線性回歸分析,對糖尿病誘因進行分析,P<0.05設為存在統計學差異。
糖尿病足患者在收縮壓、病程、TC、血紅蛋白及UA等指標上均顯著高于單純性糖尿病患者,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血壓、病程、TC、血紅蛋白及UA指標分析

表1 兩組患者血壓、病程、TC、血紅蛋白及UA指標分析
images/BZ_170_201_2206_2300_2324.png糖尿病足 45 8.36±0.52 153.03±12.25 9.52±1.02 6.42±0.21 11.42±0.58 562.25±20.25單純性糖尿病 50 8.35±0.51 124.03±10.25 5.42±0.85 6.07±0.18 7.82±0.42 382.63±18.52 t 0.856 12.043 9.861 4.025 6.558 22.006 P 0.274 0.000 0.000 0.041 0.000 0.000
經高風險因素分析,患者獨居、生活習慣、感染及外傷、高血糖、藥物使用不規律、鞋襪穿著不當等均為糖尿病足誘因,見表2。

表2 糖尿病足誘因Logistic非線性回歸分析
老年糖尿病患者為糖尿病足高風險因素,經比對糖尿病足及單純糖尿病患者血壓、病程、TC、血紅蛋白及UA等指標顯示,糖尿病足患者相關指標均顯著高于單純性糖尿病患者,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借助Logistic非線性因素分析,患者獨居、生活習慣、感染及外傷、高血糖、藥物使用不規律、鞋襪穿著不當等均為糖尿病足誘因,臨床需加強對疾病誘因的把控,開展預防措施:
糖尿病因其為慢性終身性疾病,患者需長期使用胰島素類藥物進行治療,治療費用較高,患者繼發不良情緒的概率較高,若沒有及時予以情感疏導,嚴重影響患者治療依從性;護理人員需及時對患者心理健康進行評估,借助專業的知識,為患者開展健康指導,針對糖尿病用藥注意事項、糖尿病足發病機制、疾病可控性、飲食運動、自我檢測的相關知識對患者講解,提高患者對疾病掌握程度,利于提高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信任;鼓勵患者傾述不良心理狀況,在患者出現不良心理狀況后及時進行心理疏導[5,6]。
糖尿病疾病控制效果與患者飲食運動具有高度關聯,護理人員需加強指導患者開展個性化飲食運動干預,加強足部血運循環,降低足部疾病發病率;限制患者每日飲食微元素,要求限制其蛋白質、脂肪、糖份的攝入,加強豆類食物的添加;加強生活指導,建議患者穿著透氣性好的鞋襪,適當負重,避免足部潰破[7]。
指導患者如何自我檢測血糖情況,避免低血糖情況的發生,合理進行血糖的監測,合理使用藥物,提高患者自我控制能力;建議患者進行自我足部按摩,可采用足浴的方式,改善機體末梢循環,控制足浴的水溫,水溫控制在37℃內,足浴時間不要超過20min;在出現足部潰破時需及時到醫院進行就診,給予對癥干預,加強個人衛生的防護,避免感染情況發生[8]。
綜上,老年糖尿病足誘因較多,臨床需加強對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藥、生活、心理指導,最大程度規避糖尿病足發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