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瑤
(北京京煤集團總醫院,北京)
煤工塵肺是指煤礦工人于采礦作業期間,因吸入粉塵導致的肺部彌漫性纖維化病變,多表現為呼吸困難、咳嗽咳痰、胸痛的現象,具有病程長、合并癥多、并發癥多的特點。現代治療模式下,該病尚未存在特效藥,往往是以對癥救治為前提,在減輕機體癥狀表現的同時,延長患者生存周期。而在對癥治療過程中,聯合優質化護理干預,是減輕機體負面情緒,提高生存質量的關鍵[1]。本課題選取本院2018年2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80例煤工塵肺患者加強心理護理干預,現總結如下。
本課題選取本院2018年2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80例男性煤工塵肺患者,數字法隨機納入對照組(40例)和干預組(40例)。對照組患者年齡55-87歲,平均年齡(68.6±2.6)歲,接觸粉塵史平均數為(18.1±1.8)年。干預組患者年齡59-85歲,平均年齡(67.3±3.8)歲,接觸粉塵史平均數為(19.6±1.6)年。數據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干預,干預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心理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
1.2.1 常規護理干預
1.2.1.1 呼吸干預
作為煤工塵肺患者,若氣壓較低則會表現為胸悶氣急、心悸等狀況,應立即施以低流量給氧操作,每分鐘1-2L,增強機體動脈血氧分壓的同時,起到組織供氧的效果。但在吸氧操作中,應預先做好患者鼻腔清潔,保證鼻腔通暢度。
1.2.1.2 排痰干預
若患者年齡較大,且處于臥床狀態,則應協助其2-4h翻身1次,扣背,促進痰液咳出,若表現為咳痰困難則可改為霧化吸入操作[2]。
1.2.1.3 膳食干預
保證患者膳食結構的合理性,多食清淡類、易消化類、低鹽低脂及高熱量、高維生素、高蛋白類食物,若患者存在高血壓,鈉鹽攝取量應在5g/d以內,還應保證其余食物營養均衡性。
1.2.1.4 運動干預
鼓勵患者做好運動鍛煉,增強自身體質和免疫力,但應科學記錄運動類型、運動強度及時間。
1.2.1.5 環境干預
為患者打造安靜且舒適的住院環境,減輕周圍刺激。
1.2.1.6 并發癥干預
對于煤工塵肺患者,多易誘發肺氣腫、肺結核和氣胸、呼吸道感染等并發癥。可在疾病治療期間,精準把控患者并發癥,且做好相關預防措施。譬如:肺結核,應詳細探查患者咳痰、咳嗽、咳血狀況,若表現為大量咳血應立即搶救;肺氣腫,則可借助麻黃素、異丙腎上腺素和氨茶堿,對患者予以蒸汽吸入和間隙吸氧操作;自發性氣胸,要求患者保持身心放松,半臥位吸氧,減輕胸腔壓力的同時,施以閉式引流操作[3,4]。
1.2.2 心理護理干預
1.2.2.1 對癥護理
通過和患者、家屬間的交流,使患者能夠明確自身病情進展程度、康復狀況,在正確認識自身心理狀況的同時,提高治療信心。
1.2.2.2 愛心護理
對患者負有愛心、同情心,這也是心理護理的首要內容。于患者入院時,做好其心理狀態的評估,依據心理特征表現形式的不同,施以有效的“對癥下藥”心理疏導方案。特別是在和患者溝通時應側重語言性、非語言性溝通模式的融合,在尊重患者和理解患者的前提下,增強其信任感及依從性。
1.2.2.3 娛樂護理
為患者打造整潔、安靜、舒適的療養空間,若為行動不便、生活難以自理、喪偶/無子女的患者,更應側重關心和照護,滿足其生理和心理需求。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為患者提供娛樂活動,譬如看電視和下棋等,通過病友間的交流,減輕負面情緒,轉移注意力,活躍病房氛圍[5,6]。
對比患者心理狀況評分、生存質量評分。心理狀況評分涉及護理前后的焦慮評分、抑郁評分;生存質量評分涉及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物質生活[7]。
本課題數據資料均采用SPSS21.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匯總。若為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數據采用t檢驗;若為計數資料以%表示,組間數據采用χ2檢驗。P<0.05時,數據間比較有統計學意義。
護理前,對照組和干預組焦慮評分和抑郁評分相似,數據間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但護理后,干預組焦慮評分和抑郁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數據間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患者護理前心理狀況評分對比[s),分]

表1 患者護理前心理狀況評分對比[s),分]
組別 焦慮評分 抑郁評分對照組(n=40) 49.85±7.97 48.32±7.18干預組(n=40) 50.12±8.53 48.55±7.49 t 0.1562 0.1401 P 0.8841 0.8889
表2 患者護理后心理狀況評分對比[,分]

表2 患者護理后心理狀況評分對比[,分]
組別 焦慮評分 抑郁評分對照組(n=40) 38.36±8.49 37.64±6.89干預組(n=40) 23.13±8.24 23.28±7.14 t 8.1414 9.1531 P 0.0000 0.0000
對照組生存質量評分較差于干預組,數據間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患者生存質量評分對比[),分]

表3 患者生存質量評分對比[),分]
組別 軀體功能 心理功能 社會功能 物質生活對照組(n=40) 41.1±6.6 49.6±5.4 42.4±6.5 52.0±4.2干預組(n=40) 59.8±7.3 58.4±6.3 60.0±7.8 62.5±5.5 t 12.0177 6.7075 10.9631 9.5961 P<0.05 <0.05 <0.05 <0.05
煤工塵肺作為廣泛性結節性纖維化病變類疾病,是慢阻肺的一種,因胸膜持續性增厚,誘發粘連現象,繼而加重機體護理困難,且在病程長的情況下,患者因憋喘加重自身痛苦,誘發負面情緒。而在現代對癥治療期間,對患者施以有效的常規護理、心理護理操作,能夠在減輕機體負面情緒的同時,通過呼吸干預、膳食運動、運動干預及并發癥干預等諸多操作,增強機體治療信心,改善預后效果[8]。總之,針對煤工塵肺患者,有效且合理的心理護理干預措施,既可改善機體負面情緒,還可提高生存質量,應予以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