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君
(河南省中醫院肝膽脾胃病科一區,河南 鄭州)
隨著國家老齡人口的增加,脾胃病科患者中老年數量日漸增多,給臨床護理帶來挑戰。老年患者由于其各項身體機能處于衰退期,敏感性及耐受性均較差,院內存在安全隱患較高[1]。從目前臨床護理情況看,多采用常規護理,對于安全隱患防范的重視程度不夠,因此發生意外較多,給患者身心帶來二次傷害,也影響醫院的對外形象[2]。本文分析探討脾胃病科老年患者護理中的安全隱患及解決策略。
選取的本院肝膽脾胃病科一區臨床護理資料128例為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老年患者,經隨機數字表法將所選128例患者均分為兩組,每組64例患者,即基礎組和安防組。對比分析兩組患者臨床資料,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表1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情況
基礎組患者被施以基礎的常規護理方案,安防組患者則被施以常規護理聯合預防安全隱患護理方案。
基礎組:圍繞患者日常生活方面給予護理指導,主要措施為[3]: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遵醫囑指導用藥;定時測量患者血壓、脈搏及呼吸情況;指導患者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保持病房環境整潔、安靜及舒適。
安防組:圍繞預防患者院內安全隱患展開護理。主要措施為:一是分析院方存在問題,制定防范措施[4]。①存在的安全隱患分析:首先是個別護理人員在臨床護理過程中,護理經驗不足,業務不熟練,導致護理操作或某些儀器使及不規范,并由此導致患者異常反應,甚至導致突發緊急狀況等;其次是護理人員因工作責任心不到位,導致發生各種安全事件;第三是脾胃病科疾病種類繁多,大部分患者多需合并用藥,從而增加了用藥安全隱患。②制定并實施預防措施:首先注重護理人員專業技能的提升,定期組織其培訓及學習;嚴格規范護理人員臨床操作,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護理人員需將正確的服藥時間、方法等告知患者,嚴格檢測患者用藥過程中的不良反應,發現異常及時報告,及時處理。二是分析因患者病情因素而致安全事件發生原因,制定防范措施[5]。①存在的安全隱患分析:老年患者由于其各項身體機能處于衰退期,敏感性及耐受性均較差,院內存在安全隱患較高。②制定并實施預防措施:為防止患者墜床,增設床擋;為避免出現褥瘡、嗆咳、誤吸等并發癥,護理人員需對長期臥床患者定時翻身、拍背;為避免發生跌倒等不良事件,加強對患者陪護等。三是分析因患者心理因素而引起的不安全隱患,制定防范措施[6]。①存在的安全隱患分析:住院治療期間,由于個別老年患者缺乏親人陪伴,再加之受疾病痛苦折磨,心理波動較大,常出現孤獨、焦慮等不良情緒,與醫生治療配合度不高,存在安全隱患,增加護理難度。②制定并實施預防措施:護理人員主動聯系患者家屬,引導其參與日常護理;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疾病相關知識,提高其認知度,盡可能消除其心理包袱,提高其治療及護理依從性。
觀察分析護理干預過程中兩組患者發生不安全事件情況。主要指標有:用藥因素、規范化操作因素、患者病情因素、患者心理因素。
(2)觀察分析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非常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
通過SPSS21.0統計學軟件處理分析兩組安全隱患指標及護理滿意度指標數據,以P<0.05時,說明組間指標對比分析存在統計學意義。
見表2提示,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安全事件發生率均有所降低,且與基礎組相比,安防組患者發生安全事故更少,且P<0.05,說明組間安全隱患指標對比存在統計學意義。
基礎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與安防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比較,基礎組明顯低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 2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過程中發生不安全事件情況對比[n(%)]

表3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后對護理的滿意程度[n(%)]
從以上探討可知,脾胃病科疾病在臨床上具有治療難度大、發病率高及住院時間長等特點,尤其是老年脾胃病科患者的護理更具特殊性,其護理安全隱患較多,極易發生醫療糾紛。
本次分析探究中,將預防安全隱患護理應用于其中,通過充分分析各環節中存在問題,制定有針對性的防范措施,盡最大可能確保患者院內安全[7]。
綜上所述,給予脾胃病科老年患者常規護理干預的同時,再施以預防安全隱患護理干預,可有效提高老年患者院內安全性,降低不安全事件發生率,得到患者充分肯定,為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構建良好的醫患關系奠定基礎,該護理方案具有臨床應用及推廣價值[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