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華,叢慶學,周欣彤,劉欣波,劉繼波
(大慶龍南醫院磁共振影像科,黑龍江 大慶)
隨著磁共振成像技術的提升,被更廣泛地應用于醫學領域之中,且相對于CT掃描、X射線、透視而言,由于其無輻射、對人體無害等優勢,在確診先天性腦血管畸形、腦梗死、腫瘤等重大疾病中具有重重要作用[1]。但由于磁共振檢查時間較長,且處于幽閉的檢查環境,極易導致患者精神緊張[2]。本文分析探討給予腦損傷患者進行磁共振檢查前施以綜合護理服務干預對檢查結果的影響及應用意義。
選取的臨床檢查資料150例為本院磁共振影像科于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需行磁共振檢查的腦損傷患者,根據所選患者入院時間將其以每組75例均分兩組,即常規護理檢查組和探討護理檢查組。兩組患者臨床基本資料情況,見表1所示,經對比分析,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兩組患者臨床基本資料情況
常規護理檢查組給予患者僅施以常規護理服務模式,探討護理檢查組給予患者常規護理服務聯合綜合護理服務模式。
常規護理檢查組[3]:主要是提前告知患者檢查流程及檢查過程中的注意事項等常規護理服務。
探討護理檢查組:一是常規護理服務同常規護理檢查組患者。二是給予患者檢查前護理服務措施[4]。①護理人員需在檢查前,及時將檢查環境及檢查中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告知患者,以便于患者做好心理準備。②護理人員需就患者的心理狀況及時給予其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干預,通過主動與患者溝通交流,轉移注意力法等方式,疏解患者心理的焦慮情緒,提升其面對疾病治療的信心,增強與醫生和護理人員的配合度。二是給予患者檢查中護理服務措施[5]。①護理人員在患者檢查過程中,應全程進行陪護,主要是指導患者正確的接受檢查,同時密切關注患者的情緒變化,一旦出現突發狀況,做好應急救治準備工作。②依據患者年齡情況及精神狀態,制定并實施相應的鎮定措施,以促進檢查成功率的提高。
(1)觀察評估接受護理服務干預前后兩組患者心理狀況變化情況。主要的指標:焦慮評分。評價標準[6]:通過應用HAMA評分對患者情緒狀況進行評價,患者的焦慮程度越顯著,評分越高。
觀察評估接受護理服務干預后兩組患者檢查成功率情況。
觀察評估接受護理服務干預后兩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情況。主要的指標有:非常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評價標準:通過本院設計的調查問卷表,評價患者對護理滿意度情況。
所有觀察評估指標數據均經統計學軟件SPSS23.0進行錄入及分析處理,經t或χ2檢驗,若P<0.05時,則說明組間各指標對比差別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心理狀況變化對比情況,見表2示,護理服務干預前,兩組患者焦慮評分對比,差異不明顯,P>0.05,無統計學意義;護理服務干預后,兩組患者焦慮狀況均得以緩解,較之于探討護理檢查組,常規護理檢查組患者改善效果較差,且經t檢驗,P<0.05,則說明組間焦慮評分指標對比差別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表2接受護理服務干預前后兩組患者心理狀況變化情況對比()

表2接受護理服務干預前后兩組患者心理狀況變化情況對比()
?
兩組患者檢查成功率對比情況,見表3示,護理服務干預后,較之于探討護理檢查組,常規護理檢查組患者檢查成功率更低一些,且經χ2檢驗,P<0.05,則說明組間檢查成功率指標對比差別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表3接受護理服務干預后兩組患者檢查成功率情況對比(n,%)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情況,見表4示,護理服務干預后,較之于探討護理檢查組,常規護理檢查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更低一些,且經χ2檢驗,P<0.05,則說明組間護理滿意度指標對比差別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表4接受護理服務干預后兩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情況對比[n(%)]
以上分析可知[7],應用磁共振檢查患者腦損傷,需要患者具有較高的配合度,才能確保檢查順利實施。因此,在檢查過程中,需提高對患者的護理服務質量,以取得患者的信任與良好的配合。本次探究結果提示,將護理服務配合磁共振檢查時,對于提高檢查成功率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綜上所述[8],給予腦損傷患者進行磁共振檢查前,施以綜合護理服務干預,獲得良好的臨床檢查效果,較之于單純采取常規護理服務干預,該護理服務模式對于有效緩解患者焦慮情緒,提高臨床檢查成功率,構建良好的護患者關系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值得臨床推廣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