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彬
(萊茵技術(上海)有限公司,上海200072)
來樣為某基地現場安裝過程中使用的螺栓,在安裝過程中出現斷裂問題。據現場情況介紹,安裝力矩為5500NM,在安裝數根螺栓后,出現第一根螺栓斷裂情況,后續安裝過程中出現了螺栓拉長(縮徑)的現象。
該螺栓規格為M48×400,材質為42CrMo,螺栓等級為10.9級。主要加工工藝為:原材料→下料→熱處理→精加工→滾絲→達克羅。為分析該螺栓的斷裂原因和影響因素,筆者通過檢驗方案設計,對斷裂失效的高壓螺栓進行了各項檢驗。
對斷裂螺栓進行宏觀檢驗,觀察斷裂螺栓的宏觀形貌,借助肉眼及低倍放大鏡對螺栓的宏觀缺陷展開分析,由于斷口則儲存了大量失效特征,通過斷口宏觀形貌,可初步分析金屬材料在熱處理、使用過程中的缺陷。
斷裂位置位于距桿部5-8 個螺紋處,存在明顯的縮徑現象,斷口附近微小裂紋沿螺紋根部分布。
圖1 為螺栓斷口宏觀形貌,從圖中可見,斷口呈暗灰色,心部呈條帶狀撕裂痕跡,并呈螺旋狀分布,局部有磨損現象,為典型纖維狀斷口。
考慮到斷口形貌及斷裂時工況可知,螺栓在斷裂過程中受到了拉伸與扭轉雙重應力作用。在拉伸應力作用下,切向應力引起大量塑性變形,螺栓起裂于螺紋根部,出現縮頸現象。由螺紋根部向心部螺旋分布形貌說明,斷裂時存在較大的扭轉應力作用。裂紋源及最后斷裂區見圖1。

圖1 斷裂螺栓斷口宏觀形貌
從斷裂螺栓上取樣進行化學成分分析,檢測結果見表1:

表1 化學成分分析結果 (%)
從化學分析結果可見,斷裂螺栓的化學成分符合GB/T3077-1999 中42CrMo 的要求。
在斷裂螺栓上取拉伸試樣、沖擊試樣進行力學性能試驗,結果見表2、表3:

表2 拉伸實驗結果

表3 沖擊實驗結果
從力學性能試驗結果可見,斷裂螺栓力學性能符合GB/T 3098.1-2010 標準要求。
取斷裂螺栓的縱截面試樣,按GB/T13298-2015 標準進行制樣,隨后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結果如下:
根據GB/T 10561-2005/ISO 4967:1998(E)標準中的實際檢驗A 法和ISO 評級圖進行評定:試樣中的非金屬夾雜物級別評為A0.5,B0,C1.5,D1.0。螺栓組織為:回火索氏體+少量鐵素體,心部存在偏析現象,見圖2 所示。
圖3- 圖6 為斷口邊緣及心部拋光態和顯微組織形貌,從圖中可見,斷口呈鋸齒狀分布,螺紋根部滾壓痕跡明顯,未見脫碳現象;圖7、8 為斷口下方螺紋根部微裂紋形貌,其裂紋走向類似于斷口形狀,為大應力作用下形成的微裂紋。

圖2 螺栓心部顯微組織100×

圖3 斷口(螺紋根部)拋光態100×

圖4 斷口(螺紋根部)顯微組織100×

圖5 斷口(心部)拋光態200×

圖6 斷口(心部)顯微組織100×

圖7 螺紋根部微裂紋拋光態50×

圖8 螺紋根部微裂紋顯微組織50×
在螺栓斷口下方截取橫向低倍試樣,根據標準GB/T226-1991 規定,經磨光后,使用1:1 工業鹽酸水溶液進行熱酸蝕試驗,與GB/T1979-2001 標準中的評級圖對比,該斷裂螺栓低倍組織缺陷評定級別為中心疏松1.0 級。
將失效螺栓樣品置于丙酮內進行超聲波清洗,斷口清洗完畢后,置于掃描電子顯微鏡下觀察,螺栓斷口低倍形貌見圖9、10,圖中給出了裂紋源以及最后斷裂區的位置。通過觀察斷口裂紋源區微觀形貌可見,斷口形貌以韌窩為主,并有大塊撕裂特征。圖11-13 為最后斷裂區韌窩及準解理特征,從圖中可見,最后斷裂區形貌主要為韌窩特征,并伴有撕裂嶺及簡短而不連續的河流花樣(表現為準解理特征),這是由于螺栓強度較高,在較大外應力作用下,斷裂時速度較快,造成某些部位出現準解理特征。

圖9 裂紋源區低倍形貌

圖10 最后斷裂區低倍形貌

圖11 韌窩和準解理特征

圖12 韌窩和準解理特征

圖13 韌窩和準解理特征
2.1.1 斷口宏觀檢驗表明,斷口存在明顯的縮徑現象,附近微小裂紋沿螺紋根部分布,斷口呈暗灰色,心部呈條帶狀撕裂痕跡,并呈螺旋狀分布,局部有磨損現象。2.1.2 從化學分析結果可見,斷裂螺栓的化學成分符合GB/T3077-2015 中42CrMo 的要求;從力學性能試驗結果可見,斷裂螺栓力學性能符合GB/T3098.1-2010 標準要求。2.1.3 該斷裂螺栓低倍組織缺陷評定級別為中心疏松1.0 級;金相檢驗結果顯示非金屬夾雜物級別評為A0.5,B0,C1.5,D1.0;螺栓心部組織為回火索氏體+少量鐵素體,心部存在偏析現象;2.1.4 從斷口的微觀形貌可以看出,裂紋源區表現為韌窩特征,最后斷裂區為韌窩及準解理特征。綜上所述,上述檢驗結果表明,該螺栓在安裝過程中,受拉伸與扭轉雙重應力作用,螺栓由表面起裂,并在扭轉應力作用下向心部逐步擴展而斷裂。斷口存在明顯縮徑現象,表明斷裂過程中所受應力超過其屈服強度。通過拉伸實驗結果表明,其屈服強度為960MPa,抗拉強度為1070MPa,均符合GB/T3098.1-2010標準要求值。
在螺栓安裝過程中,造成螺栓斷裂的原因主要有:a.材料性能達不到要求;b.安裝時施加扭力超過材料強度而過載。通過以上分析,該螺栓材料各檢測項均符合GB/T3098.1-2010 標準要求值,故螺栓性能符合要求。而影響安裝扭力的因素亦較多,主要有:a.扭力扳手未校準,輸入扭矩與顯示值不符;b.扭力扳手加力不均勻,沖擊施擰。沖擊擰緊時扭矩系數值比靜力擰緊時的扭矩系數小,因為鋼鐵的靜摩擦系數為0.1~0.12,而動摩擦系數為0.05~0.1。因此沖擊施擰時,螺栓受的預緊力要大于理論計算力(M=K·P·d,M- 扭矩,K- 扭矩系數,P- 預緊力,d- 螺紋公稱直徑)。故該螺栓在安裝過程中,可能存在扭力扳手未校準或施工人員沖擊施擰的現象。
綜上所述,本文通過多種分析方法,結合現場情況,對高壓螺栓在安裝過程中發生斷裂的原因展開分析,認為M48×400 螺栓斷裂的主要原因在于,安裝過程中螺栓在拉伸與扭轉雙重應力作用下形成的過載斷裂。高壓螺栓失效原因檢驗方案設計旨在挖掘出高壓螺栓的失效機理,以提升產品質量、推進項目順利進行、避免生產事故。在項目開展過程中,基于檢驗結果,通過采用校準扭力扳手、避免施工過程中的沖擊施擰等措施,有效避免了高壓螺栓斷裂現象的發生,使得項目得以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