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凌云
(廈門工學院,福建 廈門361021)
300M鋼牌號為40CrNi2Si2MoVA,是國內外航空領域廣泛使用的一種低合金超高強度鋼,綜合性能好、應用最廣泛和聲譽最好的起落架用鋼。它的力學性能具有強度高、橫向塑性高、斷裂韌性高、疲勞性能優良及抗腐蝕性能好等優點[1]。某空降空投重投機構300M掛鉤與零件在進行同爐拉伸試樣時,掛裝夾持頭根部過渡處發生異常斷裂。此試樣的加工、熱處理過程為:加工(L0部分留磨量),熱處理(真空爐870℃淬火;300℃兩次回火),磨削(L0部分磨到尺寸)。本文采用金相分析、硬度檢測、斷口分析等方法對異常斷裂的試樣進行了分析,結果證實該拉伸試樣出現異常斷裂為增碳所致。
化學成分分析結果顯示表面含碳量為0.88%,而心部為0.40%,試樣表層碳含量比心部明顯偏高。
采用電液伺服萬能材料試驗機UH-F500KNX,對試樣進行拉伸試驗,二根試樣的斷裂部位都不在有效區內,而是在夾持頭過渡臺階的根部,拉斷試樣見圖1。
如圖1 所示,斷裂部位為臺階過渡處,斷口宏觀如圖2:斷口比較平坦,無明顯塑性變形,斷面與主應力方向垂直,明顯可見放射棱線。

圖1 試樣及斷裂部位

圖2 異常斷口宏觀圖

圖3 顯微組織
在夾持部位取樣,橫截面進行磨制、拋光,制作試樣。使用型號為D1M光學顯微鏡觀察,金相組織如圖3 所示:從外往里由高碳針狀馬氏體逐漸過渡為低碳板條馬氏體,外部邊緣為高碳馬氏體與少量奧氏體。
斷裂試樣斷口附近的一小截作為硬度試樣,磨制拋光后對試樣進行硬度測試,從斷口表層到心部硬度呈梯度下降,曲線如圖4 所示。近表面硬度為643HV0.2,心部硬度為548HV0.2,表層硬度明顯偏高,增碳層深度約為0.3mm。

圖4 表面到心部硬度梯度曲線
斷口源區形貌見圖5,如圖中箭頭所示,棱線由裂源向內擴展放射。斷口無附著物,在掃描電鏡下觀察,邊緣源區為沿晶分離特征(圖6)。斷裂區微觀形貌呈典型的韌窩狀,裂紋源處未見任何冶金缺陷(圖7)。

圖5 斷裂源區形貌
試樣斷裂發生在夾持部位臺階過渡處,斷口平齊,邊緣剪切區域極小,基本看不到纖維區,放射棱線明顯,與正常光滑圓柱拉伸試樣的斷裂不一樣[2]。從金相組織看:從外往里由高碳針狀馬氏體逐漸過渡為低碳板條馬氏體,邊緣組織為明顯的高碳馬氏體特征,該拉伸試樣為低合金超高強度鋼,正常情況下組織不應出現高碳馬氏體,而是與心部組織一致的板條馬氏體組織,因此斷口附近的表面碳含量明顯增加。

圖6 源區沿晶斷口形貌

圖7 瞬斷區斷口韌窩形貌
根據硬度測試結果,從外到內硬度呈曲線下降,表層硬度與心部硬度相差近100HV,這是由于針狀馬氏體比板條馬氏體硬度高。
沿晶斷裂屬于脆性斷裂失效[5],沿晶斷裂是由某種原因弱化了晶界后發生的斷裂[5]。晶界有白色析出物,應是碳化物,弱化了材料的性能,優先沿晶界斷裂。
上述測試結果表明試樣在熱處理過程中發生了增碳。交界處含碳量的不同形成一個薄弱環節,表面增碳產生的碳化物在晶界析出,從而增加零件脆性,使零件基體在熱處理過程中相變不同,收縮和膨脹率不一樣,從而出現應力[5]。此外夾持頭過渡臺階截面形狀突變部位,為應力集中脆弱部位,應力作用時,此表面產生微裂紋,在后續拉伸過程中裂紋進一步延伸,直到發生斷裂。
綜上所述,試樣表面增碳是發生異常斷裂的根本原因,其次過渡處設計的不合理,有待改進。
試樣表面增碳是發生異常斷裂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