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繼偉 姜東坡 邵志偉
(哈爾濱電氣股份有限公司,黑龍江 哈爾濱150028)
由于徑向透平具有造價低廉、結構緊湊、制造工藝簡單、流量小等特點[1],越來越受到電廠及研究機構的重視。葉輪作為天然氣徑向透平的重要部件,由于其工作轉速高、工作壓力大,若設計不合理,存在破壞的風險。本文以某型徑向透平的葉輪設計為基礎,基于有限元理論,對徑向透平的強度、模態進行了分析,并按相關標準校核了葉輪的強度。
根據葉輪設計參數及葉輪的結構特點,采用四節點的四面體非結構化網格對葉輪進行網格劃分,得到的網格模型如圖1所示。

圖1 葉輪的網格模型
根據葉輪在整機中的裝配關系,在進行靜力學計算時的邊界條件(如圖2 所示)為:a.在葉輪凸臺平面處施加軸向位移約束;b.在葉輪中心孔圓柱凸臺處施加切向位移約束。

圖2 葉輪的邊界條件示意圖
徑向透平在實際運行過程中,葉輪受到壓力載荷、離心力載荷、溫度載荷、裝配預緊力載荷的共同作用,對于低溫徑向透平而言,離心力載荷是造成葉輪破壞的主要載荷,其他載荷相對于離心力載荷而言非常小,可以忽略不計。葉輪在正常工作狀態下的轉速為8300 轉每分鐘,最大連續工作轉速為8715 轉每分鐘,根據相關標準要求115%的超速要求,超速轉速為10023 轉每分鐘。
該葉輪所使用的材料為牌號為FV520B,其材料屬性如表1所示。

表1 FB520B 的材料屬性
以葉輪中心孔的等效應力作為參考值,進行數值仿真模型的網格無關性檢驗[2-4],網格無關性的檢驗結果如圖3 所示。由圖3 可以看出,當單元數量大于79401 時,葉輪中心孔處的最大等效應力幾乎不再隨網格數量的變化而變化,故選用79401 個網格作為最終計算所采用的網格數量。

圖3 網格無關性檢驗結果
葉輪的正常工作轉速為8300 轉每分鐘,其強度計算算結果如圖4 至圖7 所示。

圖4 葉片等效應力分布

圖5 中心軸向剖面等效應力分布

圖6 中心孔最大主應力分布

圖7 輪背面最大主應力分布
由圖4 至圖7 可以看出,葉輪最大應力出現在中心內表面,大小為101Mpa,其軸向位置與質心軸向位置一致,其余位置應力水平較低。
葉輪在設計工況下的徑向變形如圖8 所示。由圖8 可以看出,在離心力作用下,葉輪徑向尺寸變大,若葉輪與靜子間隙過小,會發生碰摩。

圖8 葉輪在設計工況下的徑向變形
葉輪在設計工況下的軸向變形如圖9 所示。由圖9 可以看出,葉輪的葉片與輪盤向遠離靜子的方向變形,即在軸向方向上,葉輪兩端的部位(葉片和輪盤)均向靠近質心方向變形,而遠離靜子件,所以不會再軸向發生碰摩現象。

圖9 葉輪在設計工況下的軸向變形
在設計工況下,由于葉輪受到載荷作用而發生變形,物理屬性中的質量和彈性模量發生了變化,使其固有頻率發生變化,固有頻率的計算結果如表2 所示。

表2 葉輪在設計工況下的固有頻率
參照標準《JB/T 7676-1995 能量回收透平膨脹機》[5]對計算結果進行校核。該標準中規定:a.在正常工況下,葉輪的等效應力安全系數大于1.5;b.工作轉速范圍內不出現共振,且遠離臨界轉速20%以上。
中心孔位置的應力最大,為101Mpa,安全系數為9.9,大于1.5,滿足標準要求。工作轉速為8300 轉每分鐘,對應的頻率為138.33Hz,遠遠低于前四階固有頻率,遠離臨界轉速的20%以上,葉輪的動力學特性滿足要求。
經過對某型徑向透平葉輪的強度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結論:a.應力最大的位置發生在中心孔,大小約為101Mpa;b.葉輪的徑向變形為0.0293mm,軸向變形為0.005mm;c.經校核,該徑向透平葉輪的強度、振動滿足標準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