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雨航
蔡瓊卉1992年出生于杭州市富陽區一個農村。2000年10月的一天,八歲的蔡瓊卉去看村里一戶人家造新房,泥瓦匠隨手揚出的一把石灰,不偏不倚落進蔡瓊卉的眼睛里。蔡父蔡母把蔡瓊卉送到杭州醫院進行救治,醫生為蔡瓊卉做了眼部全麻手術,但由于灼傷太嚴重,眼角膜已經全部脫落了,蔡瓊卉的右眼還是徹底失明了,僅左眼能感知極其微弱的光影。
一天晚上,蔡瓊卉對父母說:“爸、媽,我想去學校上學讀書!”2003年秋天,蔡父蔡母送蔡瓊卉到浙江省盲人學校學習。
除了教文化課程外,盲校還開設了學生興趣課堂。蔡瓊卉從小喜歡音樂,她選擇了學習彈奏鋼琴。有一次上鋼琴課,老師彈奏鋼琴,音色晦滯,聲音悶頓。老師拍了拍鋼琴,說“該調音了”。第二天來了位鋼琴調音師,鋼琴調過音后又能彈出美妙的音符了。蔡瓊卉感到很神奇,突然萌生要學習鋼琴調音的想法。2013年,蔡瓊卉以全國第二名的成績,考入北京聯合大學特殊教育學院盲人鋼琴調音專業。
盲人學習鋼琴調音其難度可想而知,蔡瓊卉每天十三四個小時泡在鋼琴邊,用手一個零件一個零件地仔細摸,用心一個位置一個位置地仔細記。一架普通鋼琴有8000多個零件,三角鋼琴有13000個零部件,其中很多零件都是帶鉤帶刺的,蔡瓊卉的十根手指經常被扎得鮮血淋漓。蔡瓊卉花了整整一年時間,才將鋼琴所有零部件的位置都準確無誤地背了下來。在88個黑白琴鍵,230根琴弦中,即使只有0.1毫米誤差,也會造成鋼琴音調偏差。蔡瓊卉的工作就是從88個黑白琴鍵、230根琴弦和8000個零部件中,摸排出問題的癥結所在并加以矯正。
學校里一共有60架鋼琴,蔡瓊卉幾乎每一架鋼琴都摸過,每一架鋼琴都調過,以至于每一架鋼琴上一顆螺絲松動引起的共振她都能聽得出來。功夫不負有心人,蔡瓊卉從開始四個小時調好一架鋼琴,到一個小時調好一架鋼琴,到最后僅需二十分鐘就能調好一架鋼琴。通過四年的練習,蔡瓊卉完全掌握了鋼琴調音的全部技藝,并以專業課全校第一的優異成績畢業。
畢業后,蔡瓊卉在杭州開了一間鋼琴調律工作室。為了盡快打開局面,蔡瓊卉走上街頭散發宣傳單,終于迎來了第一單生意。蕭山區的一位老先生,家中有一架年代久遠的鋼琴需要調音。老先生對音準要求極高,之前請過好幾位調音師都不能令他滿意,看到蔡瓊卉的宣傳單后,決定“死馬當做活馬醫”。
蔡瓊卉花了三個多小時,反復測試,反復調整,仔仔細細調了三遍。老先生試過琴后,露出驚訝和欽佩的表情:“沒想到你琴調得這么好!”老先生當即把蔡瓊卉介紹給了他的幾個需要調琴的朋友。
除了接一些老客戶介紹的訂單,蔡瓊卉還與姐姐經營了一家鋼琴調音網店。在這些陌生網絡客戶中,蔡瓊卉經常會遇到一些不信任的客戶。這時,蔡瓊卉便自信地向客戶自我推介:“我在北京的大學專業學調琴,調得好再付錢,一直調到你滿意為止。如果對鋼琴有任何損傷,我愿意照價賠償……”經蔡瓊卉調過的鋼琴,聲音非常干凈通透,沒有一點兒雜音,手感也非常靈敏,客戶試彈后連連“點贊”。
憑著過硬的調琴技術實力,蔡瓊卉逐漸打破了眾人眼中“盲人不能調音”的刻板印象。僅在2018、2019兩年間,蔡瓊卉就為1500多臺鋼琴進行調音和修理。有一次,蔡瓊卉花了一周時間,幫杭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一次性調音、修理了80臺鋼琴。
在創辦鋼琴調音工作室的幾年里,蔡瓊卉遇到了許多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面對困難她從來沒有退縮總是迎難而上,她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今天不放棄,明天就有希望。”鋼琴調律不但幫助蔡瓊卉實現了自身價值,也為她黑暗的人生“調”出了一派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