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晰巍
新文科建設是教育部等有關部門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有關指示要求、順應新時代發展趨勢、推動我國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的重要舉措。新文科建設對于推動圖情檔學科的創新發展、構建以育人育才為中心的哲學社會科學發展新格局、加快培養新時代文科人才,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具有重要意義。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馬費成認為,在多學科交叉邊緣上出現了新興的文科研究領域和研究方式。在他看來,新文科的提出正是寄希望于文科的內部融通、文理交叉來研究、認識和解決學科本身、人和社會中的復雜問題。新文科是對傳統文科的提升,并試圖打破專業壁壘和學科障礙,需要全國高校以廣博的學術視角、開闊的問題意識和深厚的學術積累,為學生提供更契合新文科時代背景需求的綜合性、跨學科和融通的知識結構。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新技術的快速發展和不同場景中的廣泛應用,為不同學科的發展提供了全新的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使整個文科的研究方式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對吉林大學的圖情學科的人才培養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吉林大學的學科建設團隊在踐行新文科人才培養理念的過程中,也在思考未來建設發展中的新問題。
1? ?新使命、新知識、新方法
新時代賦予圖情檔學科承擔新使命。世界范圍內的圖書情報學經過了200多年的建設及發展歷程。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體已進入新時代,面對百年未有之變局,在新文科建設背景下圖情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需要重新思考如何更好融入國家發展需求,如何培養迎合時代發展的圖情專業人才,在新科技革命演進發展過程更好地助力圖情學科服務國家戰略。吉林大學圖情檔學科經過40年的建設和發展,形成了以服務國家和東北區域經濟發展的學科特色及人才培養模式。通過對研究領域不斷進行調整,為吉林大學圖情檔的人才培養提供了新機遇。未來發展中,吉林大學需要為國內不同行業發展提供復合型圖情檔學科人才,從而以新姿態承擔新時代賦予吉林大學圖情檔學科新的使命擔當。
新實踐要求圖情檔人才具有新知識。面對圖情檔學科在新文科建設發展進程中出現的新問題、新矛盾和新挑戰,如何在新時代和新要求下發揮圖情檔學科的人才培養作用成為圖情檔學科全國高校關注的新問題。在新文科建設方面,吉林大學的圖情檔學科具有一定的學科基礎和建設優勢。然而面對新文科交叉融合的新機遇,吉林大學的圖情檔教育總體變化度仍舊不高,還需要充分認識傳統的工作崗位需求正在向新興的數據類型崗位和以數據為基礎的綜合性管理人才崗位傾斜。吉林大學還需要在原有數據素養和信息素養人才培養的基礎上,提升學生在大數據、區塊鏈、機器學習等相關數據知識的技術實踐和應用能力,培養出適應我國時代發展中新業態對圖情檔學科人才的復合型知識結構需求。
新問題需要圖情檔人才掌握新方法。聚焦國家“四個面向”的新問題,實現圖情學科的新發展,就必須立足國家發展及新文科交叉融合的發展態勢,在研究領域中提前謀篇布局,不斷創新方式方法,努力尋找新思路、新技術和新路徑。新文科背景下吉林大學圖情檔學科培養的人才,近幾年專業內部不斷從原有的情報學、檔案學、圖書館學的單一學科走向圖情檔學術共同體的交叉融合;在專業外部,不斷加大與學校內部安全學科、計算機學科、人工智能學科及公共衛生學科之間的交叉及優勢互補。在研究方法上從單一走向多元,充分利用新技術和新平臺帶來的方法革新,探尋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東北區域信息資源建設發展中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并指導和傳授學生運用跨學科的方法解決學科交叉中的新問題。
2? ?新導向、新融合、新培養
新文科下圖情檔人才培養需要實踐導向。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十四五”時期的發展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中國綜合國力和世界影響力的不斷提升,使中國主動塑造戰略機遇期的能力顯著提高。吉林大學的圖情檔學科在新文科建設背景下,人才培養不斷迎合國家“十四五”期間和東北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需求,在人才培養中以“科研反哺教學”,通過帶領學生深入實踐和開展科學研究,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國家和區域發展中面臨的現實問題,并運用自身的研究專長解決國家和區域經濟發展的現實問題,使學生對國家和東北振興有更強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同時,踐行吉林大學的“紅白黃三源色”精神,弘揚“人本、尚和、求是、創新”理念,與學生共同研究提出具有中國特色、體現中國立場、融入中國智慧、蘊含中國智慧的圖情檔理論和思想。
新文科下圖情檔人才培養強調跨學科融合。圖情檔學科的人才培養在新文科建設的背景下更加注重在傳統文科知識積累的基礎上,加強人文社會科學新興研究領域和跨學科的交叉合作研究。如吉林大學的圖情檔學科在未來的人才培養中,還需要利用吉林大學的綜合性學科優勢,進一步加強多學科交叉和跨學科的融合,不僅打破學院內部學科之間形成的系級管理體制的結構壁壘,還需要跨院進行教學團隊、科研團隊的資源整合,更好地為交叉學科人才培養提供新文科建設背景下的學科交叉融合模式,提升圖情學科導師隊伍水平和學科交叉視野,更好地釋放東北地區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活力,為國家和東北地區的圖情人才培養創造“戰略資源”。
新文科下圖情檔人才強調產學協同培養。新文科背景下圖情檔專業的人才培養更加注重相關理論知識學習和圖情檔專業知識實踐應用的人才培養特點,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為指導,與情報所、圖書館、檔案館及產業建立合作,建立產教融合的協同育人培養模式,是新文科背景下人才培養的新趨勢。吉林大學近幾年積極推進與吉林省信息研究所、檔案館及圖書館之間的合作,建立專業實踐基地,組織專業碩士到研究所、檔案館及圖書館進行專業實習;組織學術碩士及博士生參與老師的科研橫向課題,通過深入實地調查了解產業的現實情況,并通過科研項目在實踐中鍛煉自身科研能力;本科生通過專業實踐基地、認識實習及實驗、實訓等環節,更好地加強對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
3? ?新理念、新體系、新路徑
形成新文科下圖情檔人才培養的思政理念。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政工作會議上強調,各類課程都要與思政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吉林大學圖情檔學科的教師在向本科、研究生傳授專業知識的過程中,綜合運用理論教學、案例分析以及啟發式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圖情檔學科在新時代背景下專業人才培養的新要求,在圖情檔學科理論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滲透中國傳統文化與圖情檔學科思想演進的內容,培養學生對學科建設發展的理論自信與文化自信。在實踐教學體系過程中,以科研項目為依托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依托“全國正大杯市場調查與分析大賽”等全國性賽事,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和運用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勤于思考、勇于鉆研的科學素養和創新精神。在專業的自主實驗和創新創業項目實施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增強學生在科研學習和大賽體驗中的主體意識、自主創新能力和解決國家現實問題的家國情懷,并通過團隊合作增強其管理溝通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
打造新文科下圖情檔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全人教育”是一種整合以往“以社會為本”與“以人為本”的兩種教育觀點,形成既重視社會價值,又重視人的價值的教育新理念。圖情檔學科的人才培養在新文科建設的背景下要將“全人”培育理念滲透到課程設置環節,從通識教育、專業教育和人文教育三個向度,打造適應新文科教育變革的課程體系。吉林大學圖情檔學科在近幾年通識教育課程中重視對學生的歷史觀和思辨能力的培養,注重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和道德素質,開設數據倫理等相關課程,并在專業課程中嵌入數字技術內容,課程體系中引入數字技術課程,在本科生課程中就加入了Python語言、大數據分析等數據挖掘和數據分析課程。同時對于研究生層次,加強實踐課時,通過以導師為組織的實踐研討和項目化教學促進學生之間、師生之間在實踐環節中的交流合作,增強對多種技術、研究方法的綜合使用和理解,以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探索新文科下圖情檔人才培養的多元路徑。新文科建設背景下圖情檔學科的人才培養,一是要搭建情報學、圖書館學與檔案學自身一級學科內的學科交流互通橋梁,以國家發展及區域經濟中面臨的科學及現實問題為導向,通過設立跨學科研究平臺、研究項目和教學課程等,在整合圖情檔學科內部師資及科研資源的基礎上,更應加強外部相關學科發展資源的整合,促進學科之間的融合和發展;二是要優化提升圖情檔學科人才培養的渠道和手段,加強人才培養的國際化和國內人才培養在課程體系建設中的協同合作,共同打造新文科背景下圖情檔學科的核心骨干課程,加強對學生“數智”環境下工程能力和計算機能力硬技術的提升;三是要構建開放、創新、融合的圖情檔建設與保障機制。建設校內導師和實物界導師組成的“雙導師”隊伍,并完善其選拔、培養和激勵等制度。在圖情檔學科守正創新的基礎上,推進科研評價、人才培養等體制機制的創新,深化改革和激發圖情檔學科在新文科背景的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