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育民 (福建省惠東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福建 惠安362141)
閩南古建筑空斗圍護墻是幾百年來閩南地區采用的外墻圍護結構,是閩南地區“紅墻碧瓦”中的“紅墻”[1]。廣泛應用于民居、寺廟和公共建筑。近代在仿古建筑中的外圍護墻和建筑裝修中的背景墻均大量采用。空斗圍護墻的砌筑是一種古老的民間傳統工藝,現在幾乎失傳。因此,保護民間傳統工藝,并在今后仿古空斗圍護墻砌筑施工中不斷應用。與傳統的磚墻相比[2],空斗圍護墻具有以下特點:
①空斗圍護墻規格厚度20mm,表面上釉的燒結磚豎砌,丁頭拉結形成空斗。它具有墻體重量輕、隔熱、保溫、隔音和利廢的效果。
②空斗圍護墻不采用水泥砂漿做膠結材料,而是采用傳統的石灰膏泥做膠結材料,有一定的節能效果。
③采用工地廢土渣作空斗內的填充,起了利廢的效果。
①空斗圍護墻采用不同規格,表面或兩側面上釉的燒結磚。如210×160×20mm的稱“砶”;150×100×20mm的稱“小岫”;240×120×60mm的稱“福辦”;200×70×20mm的稱“時興”和200×170×30mm的稱“火墜”等(圖1)。
②根據墻面的長寬選用不同長寬尺寸的磚進行組合。傳統是采用“三順一丁”的組合。

圖1 砶磚(210×160×20)mm時興(200×70×20)mm
③采用210×150×20mm的稱“砶”或150×100×20mm的稱“小岫”磚兩邊豎砌,200×170×20mm的稱“時興”磚作為上下拉結,210×150×20mm的稱“砶”或150×100×20mm的稱“小岫”磚作為橫向拉結,形成寬為210厚的空斗墻。該墻具有墻體重量輕、隔熱、保溫、隔音的效果。
④該空斗墻不采用水泥砂漿做膠結材料,而是采用傳統的石灰進行充分水化后形成的石灰膏泥。施工時把石灰膏泥放置在一種特制的和泥板上,用特制的攪拌尺對其進行充分的攪拌,使之形成粘結力很高的石灰膏泥,這樣的石灰膏泥與燒結磚有良好的膠結力(圖2)。
⑤墻空斗內用建筑工地上廢棄的碎磚石,摻5%石灰粉拌合后填入,以增強墻體的剛度。飽滿度不超過墻內空間的75%(圖3)。

圖2 和泥板

圖3 拌灰
仿古空斗圍護墻砌筑的工藝流程見圖4。

圖4 工藝流程
2.2.1 選定方案
①根據墻面的長和高,來確定面磚和丁磚的平面布局,一般采用三順一丁的排列。如墻面長或寬的模數與三順一丁的排列不對應,應當調整面磚或丁磚的尺寸。
②圍護墻是非承重結構,墻的寬度一般選在210mm左右。
2.2.2 施工前的準備
①化灰。在工地上做一個較大的化灰池。把石灰粉在池中充分發效,使之形成易和的石灰膏泥。
②把石灰膏泥從化灰池中撈出,晾干石灰膏泥的剩水。施工時用特制的和泥板和攪拌尺進行充分的攪拌,使之成為和易性好、膠結力高的石灰膏泥膠結材料。
③根據規定“三順一丁”排列中面磚和丁磚的規格。選出表面平整、釉面光滑、色澤一致和尺寸統一的面磚。
④把磚放在裝滿水的大模桶中浸泡,使之在水中不會起泡為止,再把磚撈出涼干,備用。
2.2.3 組砌
①根據規定好“三順一丁”排列尺寸,在墻的兩個端頭架好皮豎桿。根據皮豎桿的尺寸拉好定位線。
②在空斗墻的底部用60×120×240mm“福辦”磚砌上三皮實心砌體。
③空斗墻的砌筑長度一般在3m至5m為宜,每段墻用6×12×24㎝“福辦”磚砌成實心370×370mm小柱,起著加強墻體剛度的作用(圖5,圖6)。

圖5 三順一丁墻面

圖6 三順一丁墻面大樣圖
④空斗墻的門洞口或轉角采用240×240mm磚柱。窗洞邊采用120×240mm“福辦”磚實砌。洞口頂采用磚過梁。
2.2.4 砌筑
①用特制的攪拌尺在和泥板刮起的石灰膏泥抹在空斗墻的面磚20mm寬的臨邊面周,使石灰膏泥均勻地在20mm寬的磚面形成尖三角形。
②用特制的攪拌尺在和泥板刮起的石灰膏泥均勻抹在空斗墻的丁磚150×240mm的2個150寬的邊上。
③把上好石灰膏泥的磚面靠上已砌好的磚墻,用磚刀在沒有上石灰膏泥的兩邊輕輕敲打,使與磚粘結緊密、灰縫牢靠。
④洞口或轉角240×120×50mm磚的石灰膏泥是抹在120×240mm的一面上。磚刀是由上往下輕輕敲打,把磚與磚粘結緊密、灰縫牢靠。
⑤為保證砌體的質量,要求“三順一丁”的一天砌筑不超過三皮。
2.2.5 在空斗中填入土渣與5%石灰粉攪拌好的泥漿和小磚石塊,以增強砌體的強度。
2.2.6 勾縫
①在灰漿的水分被吸收至80%左右時,用長度300×30mm兩頭帶尖的竹片,均勻把灰縫中多余的灰漿刮去,使之均勻、平整、美觀。
②灰縫中如有不飽滿,應及時用石灰膏泥補上。
用干凈的摸布,清除磚墻面上的剩灰和污泥,使墻面整潔。
①所有施工使用的建筑材料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具有產品合格證書及產品性能檢測報告。砌塊材料必須進行進場驗收和抽樣復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空斗砌體一般尺寸允許偏差
②在施工中,每一道工序要采用必要的檢測手段。對實物進行抽樣檢測,不合格的立即進行返工,以保證工程質量。
③空斗砌體一般尺寸允許偏差見上表。
幾百年來,閩南地區的人們就采用了這種優秀的施工方法[3]。現在總結前人的經驗,來提高我們的施工技術。因此,采用閩南古建筑空斗圍護墻,不僅保證了閩南特色寺廟建筑傳統的延續,而且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①仿古空斗墻使用的粘土是粘土磚的三分之一。按取土深度1.5m計算,如采用1728㎡的仿古空斗墻,可節約土地900㎡。與實心磚墻比較,可節省造價五分之二,如100立方的實心磚墻造價3萬元。而采用仿古空斗墻可節省0.6萬多元。
②仿古空斗墻有隔熱、隔音的效果。按估計每平方可節省仿古空斗墻60多元。加上環保、利廢,每平方仿古空斗墻可節約100至150元。
③仿古空斗墻在空斗里填入建筑廢土渣和小磚石塊,有環保利廢的效果。
④仿古空斗墻的自重不到實體墻的一半,有著質輕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