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高巖

高玉寶到學校作報告
2019年12月5日,被周恩來總理稱為“戰士作家”的軍旅文學工作者高玉寶因病醫治無效,在大連與世長辭,享年92歲。
提起高玉寶,很多人馬上會與小說、電影《半夜雞叫》聯系起來,連現在的小學生都知道,高玉寶是《半夜雞叫》的作者,他的作品影響了幾代人。毛澤東等幾代黨和國家領導人都對他贊賞有加。胡錦濤任黨的總書記期間,一次來大連視察,與勞模代表見面,當大連市領導將高玉寶介紹給他時,胡錦濤總書記馬上握住高玉寶的手親切地說:你寫的《半夜雞叫》我今天印象還很深刻,現在你用自己的經歷教育青少年很好啊!
高玉寶1927年出生在遼寧瓦房店的一個窮苦人家,從小給地主家養豬,9歲當童工,15歲當勞工。為了擺脫殘酷的壓迫,1947年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成為41軍的一名戰士。入伍后高玉寶作戰勇敢,受到首長和戰士們的一致好評。
1948年2月,高玉寶所在部隊打下鞍山后,領導將老百姓慰問部隊的一些錢分配給大家。發完錢后黨小組長大聲說:“黨員同志請注意,發了錢,別忘了交黨費。”高玉寶當時對黨還不了解,以為參了軍就是加入了共產黨,于是二話沒說就把發的錢全部拿去交黨費。黨小組長看著他問:“小高,你是黨員嗎?”他理直氣壯地回答:“當然是了!我都參軍幾個月了,怎么能不是黨員呢?”說話間指導員走過來,他對高玉寶說:“小高,你是入伍,不是入黨,不能收你的黨費。”高玉寶一聽就急了:“我是跟共產黨來鬧革命的,我也要入黨!”指導員聽后說:“那你先寫一份入黨申請書吧!”這可難壞了只讀了一個月書的高玉寶,怎么辦?鐵了心要入黨的高玉寶,絞盡腦汁冥思苦想了好幾天,終于想出了用圖畫代表字意、“畫”一份入黨申請的主意。
高玉寶費勁地“畫”出了自己的入黨申請,內容只一句話8個字:“我從心眼里要入黨。”這8個字的申請他是這樣完成的:“我”歪歪扭扭地寫的是字;“從”字畫的是只毛毛蟲;“心”字畫顆人心;“眼”字畫只眼睛;“里”字畫個鴨梨;“要”字寫成“咬”;“入”字畫條魚(當地人“入”字讀“魚”);“黨”字,他想起學堂里樹上掛的鐘,上課下課敲得當當響,于是就畫棵樹,上面吊個鐘,用敲鐘的“當當”聲來代替“黨”字。
由于各方面表現積極,黨組織破格收下了他這份近似天書的入黨申請,經過一段時間的考驗后,他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入黨后,高玉寶作戰更加勇敢,在遼沈戰役中著名的塔山阻擊戰,以及中國人民解放軍渡江后三大戰役之一的衡寶戰役等數十次大小戰斗表現突出,先后榮立大功六次,成為一名戰斗英雄。
1949年跟隨部隊南下作戰時,伴隨著硝煙炮火,他開始了小說《高玉寶》的創作。寫書過程中,他遇到的最大困難是識字太少。于是,他又用起了寫入黨申請書的辦法,不會寫的字就用圖畫或符號代替。那篇著名的《半夜雞叫》就是一半寫一半畫出來的。“當時‘半夜雞叫’四個字不會寫。‘半’畫了半個窩頭代替;‘夜’字畫了顆星星;‘雞’的繁體字最難寫,我畫了一只雞表示;‘叫’則畫了一張大嘴,張著口大叫的樣子。我就是這樣開始寫作的。”現在北京軍事博物館陳列的小說《高玉寶》手稿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他當年“畫”書的影子。

高玉寶和孩子們在一起
為了更好地創作,高玉寶利用行軍、打仗的間隙,抓緊識字,一有機會就向別人請教,為此他還冒失地攔過縱隊司令的馬。一次行軍休息時,高玉寶又開始創作,遇到幾個字不會寫,正仰著頭琢磨時,忽然見一位騎馬的首長經過,于是拿起本子就跑上去,誰知首長身邊的戰士立刻把他攔在馬前:“你要干什么?”“我有一些字不會寫,想找首長問問!”高玉寶滿不在乎地回答。“你知道你在攔誰的馬嗎?”“誰的?”高玉寶還不以為然。“你攔了縱隊司令的馬!”看著高玉寶的樣子,那個戰士提高了聲音。“啊!”這下高玉寶緊張起來。聲音驚動了騎在馬上的吳克華將軍,他問明情況后,不但沒有批評高玉寶,反而翻身下馬,和顏悅色地對他說:“小同志,你問什么字?”高玉寶趕緊討教,吳克華耐心地教給了他,并鼓勵他好好學習,努力寫出好作品。后來,高玉寶的小說出版發行時,吳克華將軍還專門向他祝賀。
1951年,高玉寶終于完成了20多萬字的初稿,小說可謂“圖文并茂”。經過修改,小說定稿時,大家都很興奮,覺得應該給書起個好名字,有的提議書名為《童年的高玉寶》,有的說叫《我的童年》,還有的提出叫《高玉寶的故事》……人們各持己見,一時難以定下來。就在這時,一個普通戰士創作出文學作品的事驚動了軍委首長,書稿送到了總政治部主任羅榮桓手中。羅榮桓看完小說后,得知書還沒有定名,一錘定音:“就叫《高玉寶》。”
1951年12月16日《 人 民 日報》以《英雄的文藝戰士——高玉寶》為題,報道了高玉寶利用行軍打仗的間隙,用一年零五個月的時間創作了20多萬字的自傳體長篇小說《高玉寶》的故事,并開始連載該小說。
不久后,毛澤東主席接見了高玉寶,周恩來在向毛澤東介紹他時說:“這是我們的戰士作家高玉寶。”毛澤東用慈祥的目光上下打量了一下高玉寶,然后微笑著說:“噢,你就是高玉寶。你那周扒皮把剝削階級寫得很形象嘛!”從此,“戰士作家高玉寶”就被大家叫開了。1955年,《高玉寶》正式出版發行,立刻在國內外引起轟動。幾十年來此書不斷再版,深得讀者的喜愛。
1988年,高玉寶離休了。他覺得自己不能光享受優厚的待遇,還應該為社會做點力所能及的貢獻。經過認真思考,他認為:自己有著特殊的經歷,同時在幾十年的創作中積累了大量的革命歷史資料,應該給中小學生作革命傳統報告,給他們講黨的歷史、講道德、講理想,與他們進行思想交流。于是,他走出家門到大中小學校義務作報告。
為了提高說服力,高玉寶制作了一張特殊的名片,名片上除了印有高玉寶三個字外,還印有自己當年“畫”的那份入黨申請書。每到一地作報告,高玉寶都會首先鄭重地給學生代表遞上這張名片,并以此開頭,詳細講述自己書寫這份入黨申請書的過程,然后以自己為例,結合歷史,現身說法,告訴孩子們:“建設祖國、報效國家,沒有知識是不行的,白字先生難當大任!”以此激勵孩子們好好學習,增長才干。幾十年來,他的足跡遍布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講了4500多場,聽眾超過400萬人次。高玉寶和青少年們交朋友,幫助他們解決各種思想困惑。自從走進校園作報告以來,常有青少年和他聯系,有的直抒心聲,有的請他答疑,對此高玉寶總是耐心回答,真情勸解,孩子們稱他是“和藹可親的高爺爺”!
高玉寶作為知名作家,為了教育祖國下一代,能主動拿自己并不閃光的往事“說事兒”,實在難能可貴,體現出了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多年來,高玉寶先后榮獲了“全國關心下一代先進工作者”“全國勞動模范”“全國道德模范”“全軍優秀共產黨員”等一系列光榮稱號。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有近500家單位、大中小學校聘請了他作顧問、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名譽主任或校外輔導員、名譽校長、德育教育導師。有近百所中小學成立了“高玉寶中隊”“高玉寶班”“高玉寶讀書小組”等校內外活動組織。
高玉寶生前多次表示: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革命軍人,就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力所能及地為黨和國家多做貢獻……如今,雖然斯人已去,但他時刻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革命精神將永世長存,成為一代代人的好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