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中醫(yī)藥大學制藥與食品工程學院,山西晉中030619)
酸棗仁為鼠李科植物酸棗的干燥種子,是一種藥食同源的常見中藥,具有催眠、鎮(zhèn)靜等功效,在臨床中具有良好的治療與改善失眠狀況的效果,酸棗仁也是改善睡眠保健食品開發(fā)的常用主要原料之一[1]。酸棗仁中的活性成分包括皂苷、黃酮、生物堿、脂肪酸等,其中酸棗仁皂苷類是發(fā)揮鎮(zhèn)靜催眠作用的主要物質(zhì)[2]。目前已從酸棗仁中分離出的皂苷類化合物有酸棗仁皂苷A、酸棗仁皂苷B、酸棗仁皂苷A1、酸棗仁皂苷B1、原酸棗仁皂苷A、原酸棗仁皂苷B、乙酰酸棗仁皂苷B等,其中以酸棗仁皂苷A和酸棗仁皂苷B的含量最多。鑒于酸棗仁皂苷的良好改善睡眠功效,致力于提高酸棗仁皂苷提取率的工藝優(yōu)化方法一直廣受關注[3-6],所涉及到的提取方法有乙醇回流法、超聲法、微波法、酶輔助法等。不同的提取方法具有不同的特點,如乙醇回流法經(jīng)濟、簡單,但提取時間長,提取率不高;酶法提取率高,但往往需要與其他提取方法復合使用,提取程序稍顯復雜;相較而言,超聲法與微波法操作簡單,提取時間短而提取率較高,是一種省時高效的提取方法。通過進一步優(yōu)化酸棗仁皂苷的提取工藝,可為后續(xù)基于酸棗仁提取物的保健產(chǎn)品開發(fā)提供質(zhì)量一致、活性成分得率較高的原料,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目前市場中改善睡眠的保健產(chǎn)品主要是以酸棗仁粉末為原料,相應產(chǎn)品多采用口服液、膠囊等藥物制劑的形式[1],以食品形態(tài)面市的產(chǎn)品在該領域比重很小,因此亟需開發(fā)新型的可用于改善睡眠的酸棗仁精深產(chǎn)品。固體飲料是指含水量很低的粉末、顆粒、片狀或塊狀物,用水沖調(diào)即可飲用的一種食品,具有方便、快捷等優(yōu)點,深受消費者喜愛[7],市場需求量巨大。本試驗采用超聲輔助提取酸棗仁中活性物質(zhì),通過優(yōu)化酸棗仁皂苷的提取工藝,以期開發(fā)以酸棗仁皂苷提取物為主要成分的固體飲料,一則豐富市場中改善睡眠產(chǎn)品的形式,二則拓寬酸棗仁資源的產(chǎn)業(yè)鏈,為相關從業(yè)人員的發(fā)展創(chuàng)收提供新出路。
酸棗仁:亳州成源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經(jīng)山西中醫(yī)藥大學中藥鑒定教研室鑒定為鼠李科植物酸棗Ziziphus jujuba Mill.var.spinosa (Bunge)Hu ex H.F.Chou的干燥成熟種子;酸棗仁皂苷A對照品:上海融禾醫(yī)藥科技有限公司;麥芽糊精、檸檬酸:河南萬邦實業(yè)有限公司;木糖醇:河南圣斯德實業(yè)有限公司;蔗糖脂肪酸酯:河南千志商貿(mào)有限公司;食品級乙醇:河南鑫河陽酒精有限公司;分析級乙醇:天津市進豐化工有限公司。其余試劑均為分析純。
AR423CN型電子天平:美國奧豪斯儀器有限公司;FW177型中草藥粉碎機:天津市泰斯特儀器有限公司;ULTRA-3600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北京普源精電科技有限公司;SY-2000型旋轉(zhuǎn)蒸發(fā)儀:上海亞榮生化儀器廠;SB-5200DT型超聲波清洗機:寧波新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ACQUITY UPLC/Q-TOF Premier型液質(zhì)聯(lián)用儀(配有MassLynx V4.1軟件工作站):美國Waters公司。
1.3.1 提取流程
酸棗仁→粉碎→石油醚脫脂→干燥、過篩→加入提取試劑浸泡30 min→超聲提取→過濾→濃縮→提取物浸膏
1.3.2 提取工藝優(yōu)化的單因素試驗
取脫脂酸棗仁粉末5 g,在固定超聲功率為200 W的條件下,分別研究乙醇體積分數(shù)(40%、50%、60%、70%、80%)、液料比[10∶1、15∶1、20∶1、25∶1、30∶1(mL/g)]、超聲溫度(20、30、40、50、60 ℃) 和超聲時間(15、25、35、45、55 min)4個單因素對酸棗仁皂苷提取率的影響,其中各因素的固定水平為乙醇體積分數(shù)70%、液料比 25∶1(mL/g)、超聲溫度 30℃、超聲時間 25 min。
將提取物浸膏用蒸餾水復溶,加入1倍體積的水飽和正丁醇萃取,取正丁醇相蒸干后用甲醇定容至50 mL作為供試溶液。以酸棗仁皂苷A為標準品,參照文獻所述的分光光度法進行酸棗仁皂苷含量的測定[8],以每克酸棗仁粉末中的酸棗仁皂苷含量表示為提取量(mg/g)。
1.3.3 提取工藝的響應面優(yōu)化
為進一步研究各單因素對提取率的交互影響,以酸棗仁皂苷提取量為指標,在單因素試驗基礎上,固定超聲溫度為50℃,確定如表1所示的因素和水平,采用響應面法確定最優(yōu)的提取工藝。

表1 響應面設計試驗因素與水平Table 1 Factors and their levels for response surface design
利用超高液相色譜-四級桿串聯(lián)飛行時間質(zhì)譜(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對酸棗仁提取物進行成分分析[9]。色譜條件:采用Waters BEH C18(100×2.1 mm,1.7 μm)色譜柱,以含0.1%甲酸的水溶液(A)和含0.1%甲酸的乙腈(B)為流動相進行梯度洗脫(0~0.5 min,5%B;0.5 min~2 min,5%~15%B;2 min~4 min,15%~20%B;4 min~7 min,20%~35%B;7 min~10 min,35%~60%B;10 min~12 min,60%~85%B;12 min~13 min,85%~100%B;13 min~16 min,100%B;16 min~16.5 min,100%~5%B;16.5 min~18 min,5%B),流動相流速為 0.4 mL/min。質(zhì)譜條件:電噴霧離子源(ESI),正/負離子模式,離子源溫度115℃,毛細管電壓2.8 kV,掃描范圍m/z 50~1 500,采集時間 0~18 min。
1.5.1 工藝流程
酸棗仁提取物浸膏→加入適宜輔料→混勻→干燥→粉碎、過篩→混合其他配料→成品
1.5.2 單因素試驗
取2 g酸棗仁提取物浸膏,在固定輔料蔗糖脂肪酸酯添加量為0.02 g的前提下,分別研究麥芽糊精用量(0.2、0.4、0.6、0.8、1.0 g)、木糖醇用量(0.2、0.4、0.6、0.8、1.0 g)和檸檬酸用量(0.02、0.04、0.06、0.08、0.10 g)對產(chǎn)品感官的影響,其中各因素的固定水平為麥芽糊精0.4 g、木糖醇0.6 g和檸檬酸0.06 g。產(chǎn)品感官評價是將產(chǎn)品以10倍水沖調(diào)后,由10名評價人員按照表2所示的評定標準(滿分為100分)進行評分后獲得。

表2 感官評價標準Table 2 The standard of sensory score
1.5.3 正交試驗
為進一步優(yōu)化產(chǎn)品配方,在單因素試驗基礎上,以感官評價為指標,進行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試驗,得到酸棗仁提取物固體飲料的最佳配方,因素水平表見表3。

表3 正交試驗因素水平表Table 3 Factors and levels table of orthogonal test
測定固體飲料的水分含量(參照GB 5009.3-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水分的測定》中的直接干燥法),分析其菌落總數(shù)(參照GB 4789.2-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微生物學檢驗菌落總數(shù)測定》)和大腸菌群指標(參照GB 4789.3-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微生物學檢驗大腸菌群計數(shù)》)。
2.1.1 單因素試驗
各單因素對酸棗仁皂苷提取量的影響見圖1。


圖1 提取工藝的單因素試驗Fig.1 Single factor tests of the extraction process
由圖1可知,適當提高提取劑中乙醇的濃度可明顯增加酸棗仁皂苷的提取量,且乙醇體積分數(shù)為70%時提取量最大,繼續(xù)增大乙醇濃度提取率會呈下降趨勢。這可能與酸棗仁中各類物質(zhì)的溶解度有關,過高的乙醇體積分數(shù)可能更利于其他非皂苷類物質(zhì)的溶出,從而表現(xiàn)為皂苷提取量的下降。液料比越大越利于酸棗仁皂苷的提取,這是因為提取試劑的增多可加大傳質(zhì)動力,促進固相酸棗仁中皂苷類物質(zhì)向液相提取試劑中的遷移[10],因而起初料液比與提取量呈正相關,且液料比為25∶1(mL/g)時提取量最高,之后繼續(xù)增大液料比提取量未出現(xiàn)明顯變化,這可能是由于液料比25∶1(mL/g)時固相中皂苷類物質(zhì)的溶出已充分,因而即使再增加提取試劑的用量也并未提取到更多的目標物,因而表現(xiàn)為提取量的幾乎不變。超聲溫度對提取量的變化趨勢類似于乙醇體積分數(shù),但影響整體偏小,且超聲溫度為50℃時提取量最高,溫度高于50℃反而不利于提取,這是因為適當?shù)脑黾訙囟瓤杉涌旆肿舆\動,促進傳質(zhì),利于提取;然而當溫度過高時,可能會導致三萜類化合物的結構變化[11],進而影響到其比色檢測,因此提取量呈下降趨勢,選取50℃作為酸棗仁皂苷的最佳超聲提取溫度。由圖1d可知,超聲時間越長,提取量越大,時間為35 min時提取量最高,繼續(xù)增加提取時間并未提高提取量,說明35 min時皂苷的溶出已基本完全,因而即使延長提取時間也不會提高提取量。
2.1.2 響應面優(yōu)化
由于超聲溫度對酸棗仁皂苷提取量的影響整體較小,該部分僅考察了乙醇體積分數(shù)、液料比與超聲時間3個因素的交互作用,17組試驗結果如表4所示。

表4 Box-Behnken試驗設計及結果Table 4 Results of Box-Behnken experimental design
對數(shù)據(jù)進行二次多元回歸擬合得回歸模型方程為:提取率=7.02+0.27A+0.24B+0.13C-0.041AB+0.22AC-0.093BC-1.22A2-0.38B2-0.32C2。回歸方差分析結果見表5。

表5 回歸方程的方差分析Table 5 Variance analysis of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表5顯示模型顯著,失擬項不顯著,模型可解釋97.55%的響應值變化(R2adj=0.975 5),表明模型成立。F值反映出三因素對響應值影響的強弱順序為:A>B>C。一次項A和B對模型的影響極顯著,一次項C對模型的影響顯著,二次項A2、B2和C2均極顯著,交互項AC為顯著,說明A、C兩因素之間存在交互效應。各因素對酸棗仁皂苷提取量的響應面圖見圖2。

圖2 各因素對酸棗仁皂苷提取量的響應面圖Fig.2 Response surface diagrams of the factors on the extraction amount of jujube seed saponins
圖2的響應面圖可進一步對兩因素之間的交互效應作更直觀的反映,響應面的坡度反映各因素變化對響應值的影響,而等高線的形狀及疏密程度則反映了兩因素交互效應的強弱。如圖2a中等高線較密集但接近圓形,而圖2c中等高線稀疏,說明乙醇體積分數(shù)與液料比以及液料比與超聲時間兩因素之間交互作用不明顯,而圖2b中等高線呈橢圓形且曲線較密集,說明乙醇體積分數(shù)與超聲時間兩因素交互作用明顯,這與方差分析結果一致。根據(jù)二次多元回歸方程的擬合,得到最佳的提取工藝預測值為:乙醇體積分數(shù)71.25%,液料比 26.43 ∶1(mL/g),超聲時間 37.12 min,最佳提取量為7.100 0 mg/g。根據(jù)實際情況,對條件進行調(diào)整,在乙醇體積分數(shù) 70%,液料比 25 ∶1(mL/g),超聲時間37 min,超聲溫度50℃的操作條件下進行3次重復提取驗證,得到平均提取量為7.094 5 mg/g,與預測值相差不大,說明模型可用于酸棗仁皂苷的提取。
酸棗仁提取物在正/負離子模式下的總離子流圖見圖3。

圖3 酸棗仁提取物在正離子模式和負離子模式的總離子流圖Fig.3 Total ion chromatograms of jujube seed extracts in the positive ion mode and the negative ion mode
通過分析各化合物的色譜保留時間、相對分子質(zhì)量以及碎片離子信息,并結合文獻初步推測出21個色譜峰,結果如表6所示。
提取物中包含10種三萜類(原酸棗仁皂苷A、原酸棗仁皂苷B、酸棗仁皂苷A1、酸棗仁皂苷IV、酸棗仁皂苷A、酸棗仁皂苷B、乙酰酸棗仁皂苷B、酸棗仁皂苷B1、麥珠子酸、24-羥基美洲茶酸)、9種黃酮類(斯皮諾素、6’’’-阿魏酰斯皮諾素、新西蘭牡荊苷、6’’’-(4""-O-吡喃葡萄糖基)-香草酰斯皮諾素、當藥黃素、6’’’-對香草酰斯皮諾素、6’’’-對羥基苯甲酰斯皮諾素、6’’-O-(3-吲哚乙酰葡萄糖)-6’’’-香草酰斯皮諾素、山茶苷B)及2種生物堿類化合物(烏藥堿、酸李堿)。這些皂苷、黃酮以及生物堿類成分均被報道具有鎮(zhèn)靜和催眠作用[14-16],這為后續(xù)所開發(fā)產(chǎn)品的功效奠定了科學基礎。

表6 酸棗仁提取物的成分鑒定分析Table 6 Identific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components of jujube seed extracts
2.3.1 單因素試驗結果
配方優(yōu)化的單因素試驗結果見圖4。


圖4 配方優(yōu)化的單因素試驗Fig.4 Single factor tests for formula optimization
麥芽糊精是淀粉的降解物,甜度較低,接近無味,主要影響體系的黏度,增稠作用明顯。麥芽糊精可改善產(chǎn)品的沖調(diào)性,提高速溶性。圖4a表明,隨著麥芽糊精添加量的增加,組織狀態(tài)、色澤等感官逐漸改善,但添加量過高會帶來糊精特有的味道,影響整體口感,因此初步選取0.6 g為麥芽糊精最佳用量。木糖醇是一種天然物質(zhì),賦予產(chǎn)品甜味的同時不會增加血糖濃度,是一種理想的添加劑。圖4b表明,木糖醇的添加可有效掩蓋酸棗仁提取物的苦味,且木糖醇用量為0.8 g時對苦味的中和效果最好,繼續(xù)增加木糖醇添加量雖然產(chǎn)品沒有苦味但是會使得產(chǎn)品過甜,因此初步選取0.8 g為木糖醇最佳用量。圖4c反映了檸檬酸用量對產(chǎn)品感官的影響,可見0.04 g的檸檬酸用量時感官評分最高,此時產(chǎn)品酸甜適宜、無苦味,口感最佳;繼續(xù)增加檸檬酸添加量會使得酸甜不適中,因過酸而導致口感下降。因為酸棗仁提取物本身具有酸苦味,因此本研究所開發(fā)的產(chǎn)品中檸檬酸用量較小。
2.3.2 正交試驗結果
正交試驗結果見表7。

表7 L9(34)正交試驗結果Table 7 Results of the L9(34)orthogonal experimental design
方差分析見表8。

表8 方差分析表Table 8 Results of variance analysis
由表7中極差可知,各因素對感官影響大小的順序為Z>Y>X,且最好的組合為X3Y2Z3,即每2 g酸棗仁提取物浸膏中添加有麥芽糊精0.8 g,木糖醇0.8 g,檸檬酸0.06 g。表8的方差分析表顯示木糖醇與檸檬酸兩個因素對感官的影響顯著,麥芽糊精影響不顯著,其原因可能是酸棗仁提取物原料本身具有酸苦味,因此可以調(diào)和苦味的木糖醇以及影響酸度的檸檬酸用量對產(chǎn)品的口感有極大影響。采用最佳條件進行3組平行試驗,產(chǎn)品入口圓潤、酸甜適中、分散性好、色澤均勻、呈淡黃色,具有酸棗仁特有的淡淡香氣,無異味,平均感官評分為87分。
所制得固體飲料的水分含量為4%,菌落總數(shù)<1000 CFU/g,大腸菌群未檢出,符合產(chǎn)品標準要求。
本研究通過單因素結合響應面法優(yōu)化了酸棗仁皂苷的提取工藝,得到最佳提取工藝為:超聲功率200 W、超聲溫度為50℃、超聲時間為37 min、乙醇體積分數(shù)為 70%、液料比 25 ∶1(mL/g),提取量為 7.094 5 mg/g。采用液質(zhì)聯(lián)用對提取物成分進行了分析,推測出其中含有10種三萜類、9種黃酮類和2種生物堿類化合物,這些化合物被揭示具有鎮(zhèn)靜和催眠的功效。進而以酸棗仁皂苷提取物為原料,配以其他輔料制作了一款固體飲料,通過單因素試驗和正交分析,得到產(chǎn)品的最佳配方為:酸棗仁提取物2 g,麥芽糊精0.8 g,木糖醇0.8 g,檸檬酸0.06 g,蔗糖脂肪酸酯0.02 g。產(chǎn)品口感好,具有酸棗仁特有的風味,且食用與攜帶方便,具有良好的開發(fā)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