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枝江市關工委

五老和社會志愿團隊、學生聯合開展生態環保志愿行活動
長江流經枝江102公里,占湖北長江岸線十分之一。近年來,枝江市關工委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全力推進生態小公民教育活動走深走實,為確保一江清水永續東流作出了貢獻。
集聚生態小公民教育“引領力”。生態小公民教育活動啟動后,市關工委主動爭取、專題匯報。枝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市委書記劉豐雷要求關工委把生態小公民培育當作重要任務來抓,并配套專項經費支持。市關工委迅速行動,組建一支200余人的五老環保志愿者隊伍。
吹響生態小公民活動“集結號”。市、鎮、村三級關工委聯動發力,組織五老環保志愿者到長江邊、城區廣場、公園、學校等場所,采取撿拾垃圾、文明勸導、知識宣講、書畫作品展示等形式,引導青少年摒棄吸煙、隨地拋物等不文明習慣。通過老少志愿者示范帶動,全市青少年紛紛加入生態環保行動。市關工委常務副主任、市人大原常務副主任劉傳法,退休后每周堅持三次騎車巡江巡湖25公里左右,及時勸導制止踩踏綠地、折斷樹枝、向水體拋擲垃圾等不良行為,受到群眾稱贊。董市鎮平湖村,問安鎮關廟山村、同心橋村等村開展清潔衛生評比時,村關工委特邀30名小學生作為小評委,與村組干部、村民代表等一道入戶進行“最清潔”“清潔”“不清潔”家庭評選,受到社會好評。
壯大生態小公民研習“根據地”。指導推動相關單位建設研學基地,開辟生態小公民教育新領域。金東方集團建成湖北東方年華生態學校和關洲島生態教育廣場。市、鎮兩級關工委組織20多位蔬果林木等領域老專家,進駐基地指導建立起較為完備的課程體系,方便廣大青少年體驗學習。尤其是東方年華生態學校,按照教學場地、課程內容、研學導師等課程要素,建成稻香園、蔬菜公園、陽光大棚、走進花谷、走進叢林等12個教室,每個教室配備了1—2名五老指導專家,老少結合提升生態教育實效。
參加“黨建引領”綜合體。主動爭取黨建帶關建,把關心下一代、培育生態小公民工作落實到最基層、第一線。積極爭取各級黨組織探索“黨建+環保”模式,將黨建工作滲透到生態環境保護各個方面。各離退休干部職工黨支部通過黨建引領,帶動老黨員結合自身實際發揮作用,積極投身污染防治、環境保護,為生態建設匯聚力量。市供銷社機關離退休干部黨支部組織老黨員牽手城區中小學生,以“弘揚雷鋒精神,爭做護江使者”為主題開展系列實踐活動10余次。
強化教育戰線第一責。市關工委主動介入,加強與教育部門聯系協作,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教育活動組合拳。教育系統堅持將生態文明教育納入單位年度工作計劃、納入教育目標管理考核、納入綜合素質評價、納入學校教學內容、納入學校管理項目。市實驗中學開生態文明教育課、抓生態環保實踐成效顯著,相關經驗在全市各中小學、幼兒園大力推廣。近幾年來,與教育系統聯合舉辦生態小公民教育活動啟動儀式暨專場文藝演出,開展“我是生態小公民”美術書法作品展、“踐行生態文明·守護美麗枝江”、“綠化家園·垃圾回收”行動和“過個生態綠色年”等寒暑假實踐活動50余場次、印發資料2.6萬份、受眾達2萬余人。
擴展環保公益活動圈。在五老志愿服務隊引領下,各地積極孵化、主動引領,涌現出了一大批環保公益組織。他們利用環保日、禁毒日、植樹節等時間節點,深入學校、機關、工廠、醫院等處宣傳環保知識。市老年書畫家協會聚焦生態環保主題,發揮專長多次舉辦生態環境保護書畫作品展,寫環保、畫美景,向青少年傳播生態環保理念。幾年來,我市各社團組織五老、在職企事業單位員工和中小學生,手拉手開展志愿服務活動230多次,參加活動5000多人次。
突出制度建設。關工委緊緊圍繞生態小公民培育主題,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市關工委、市教育局聯合制定《枝江市“大手牽小手·生態環保志愿行動”實施方案》和《進一步推進中小學幼兒園生態文明教育“綠色行動”實施方案》,面向全市中小學生發放了生態小公民系列讀本近8000本,聯合水利部門印發《枝江市水體治理宣傳手冊》2.9萬余冊。
形成聯動效應。各部門協調聯動,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形成大協同格局。市委文明辦大力支持各級關工委發揮五老隊伍作用,參與義務潔城、植樹護綠等工作。市總工會廣泛發動老工人、老勞模參與“老少攜手生態環保行”活動,并支持各類企業關工委組織建設。團市委發動團員、青年積極和五老一起投身生態環保活動。
彰顯引領價值。市關工委、市委文明辦與教育部門聯合,將生態小公民先進典型納入全市“新時代好少年”評選重要內容,牽手各級各類學校和廣大青少年學生開展評選推薦活動。71歲的顧家店鎮河道堤防管理段原段長薛傳根,一邊守護26公里長江大堤、18萬棵林木,一邊用心照顧疏花水柏枝、江豚這兩個“熊貓寶貝”,被評為“中國好人”。如今跟隨薛爺爺巡堤清江護豚的學生達到4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