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劍平(上海瑞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 編輯/一帆
新春佳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牽動著所有中國人的心。從一線奮戰的醫護人員到廣大人民群眾,以戰勝疫情為共同目標,形成強大的防控合力,眾志成城,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關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想必大家通過傳統媒體和新媒體都了解了很多,今天跟大家普及一下“病毒性肺炎”的相關知識。
病毒性肺炎是由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向下蔓延所致的肺部炎癥。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大多見于冬春季節,可暴發或散發流行。臨床主要表現為發熱、頭痛、全身酸痛、干咳及肺浸潤等。病毒性肺炎的發生與病毒的毒力、感染途徑以及宿主的年齡、免疫功能狀態等有關。一般小兒發病率高于成人。
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病毒感染占90%,以上呼吸道為主,有普通感冒、咽炎、喉-氣管-支氣管炎、細支氣管炎、嬰兒皰疹性咽峽炎以及流行性胸痛等。引起肺炎的病毒不多見,其中以流行性感冒病毒最為常見,其他為副流感病毒、巨細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冠狀病毒和某些腸道病毒(如柯薩奇、埃可病毒等)以及單純皰疹、水痘-帶狀皰疹、風疹、麻疹等病毒。嬰幼兒還常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產生肺炎。
近年來,由于免疫抑制藥物廣泛應用于腫瘤、器官移植,以及艾滋病的發病人數逐年增多等,單純皰疹病毒、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巨細胞病毒等都可引起嚴重的肺炎。病毒性肺炎為吸入性感染,通過人與人的飛沫傳染,主要是由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向下蔓延所致,常伴氣管-支氣管炎,家畜如馬、豬等有時帶有某種流行性感冒病毒,偶見接觸傳染。糞經口傳染見于腸道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通過塵埃傳染。器官移植的病例可以通過多次輸血,甚至供者的器官引起病毒。血行播散的病毒性肺炎并不伴氣管-支氣管炎。極少數是由接觸野生動物后感染。
病毒性肺炎通常起病緩慢,常見癥狀包括頭痛、乏力、發熱、咳嗽并咳少量黏痰,少數病例也會伴有肺外表現,如消化道不適等。白細胞總數多見為正常或減少,其中以淋巴細胞變化為主。早期X線或胸部CT檢查提示肺部炎癥呈斑點狀、片狀或均勻的陰影。病程一般為1~2周。在免疫低下或缺損的患者中,病毒性肺炎往往比較嚴重,有持續性高熱、心悸、氣急、發紺、極度衰竭,可伴休克、心力衰竭和腎功能衰竭。由于肺泡間質和肺泡內水腫,嚴重者可發生呼吸窘迫綜合征。X線或胸部CT檢查多提示“白肺”表現。


(1)血常規檢查屬于基本檢查,必須要做。
(2)胸部影像學檢查(胸部X線或CT),必須要做。
(3)病毒學/血清學檢查,檢測周期較長,部分有條件的醫院或疾控中心(CDC)可以做;在部分醫院,甲流/乙流鼻咽拭子可以進行快速檢測。
病毒性肺炎預防重于治療。流行季注意日常休息和飲水,保持工作和生活場所空氣流通,注意隔離消毒,預防交叉感染。給予足量維生素及蛋白質,多飲水及少量多次進軟食,酌情靜脈輸液及吸氧。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時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等。具體藥物選擇會由接診醫生結合實際情況進行處方。重中之重,則是要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流行季出門戴好口罩,回家后及時進行個人清潔,洗手、洗澡、清潔面部和頭發,更換外衣以及注意隨身物品(手機、鑰匙等等)的清潔。
眼下,無數的白衣戰士們正在一線奮斗,他們就是這個時代最偉大的英雄!他們是疫情浪潮中的磐石,更是護佑生命的時代先鋒!這是一場我們終將取得勝利的硬仗,請一線的醫務人員們務必注意安全,好好保重,平安歸來!
本文來自2020年度上海交通大學醫工交叉研究基金“新型冠狀病毒防治攻關專項”(YG2020YQ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