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珍
(甘肅省平涼市靜寧縣紅寺鎮二河小學,甘肅靜寧 743400)
數學與其他科目不同,對學生的思維能力有著一定的要求。而小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尚不成熟,如果缺乏教師的引導,就很難在數學學習上有所突破。小學數學內容雖然較為簡單,但已經形成了一定體系[1]。小學高年級學生若能在這一體系內掌握數學關系,自主完成推理,就能具備相當的形象思維能力。因此,數學教師要以此為目標,圍繞數學體系來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多采用“一言堂”的授課方式。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與學生之間缺少互動交流,課堂氣氛沉悶,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數學需要學生的積極參與,只有這樣才能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2]。但在這種課堂形式中,學生只能被動接收教師灌輸的知識,很少主動思考,難以徹底理解數學問題,往往無法靈活運用知識。教師過分主導課堂導致學生過于依賴教師,課堂上學生習慣將一些問題交給教師處理。當遇到較困難的問題時,學生的第一想法不是獨立解決問題,而是認為教師會解決問題,自己只需在后續過程中聽懂即可。這種對教師的依賴阻礙了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提升,限制了學生形象思維的發展。
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數學思想非常重要。教師不能只注重數學知識的教授,還應幫助學生掌握數學思想,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數學教學中有很多重要的數學思想,如數形結合、分類討論和類比思想等,學生一旦掌握了這些數學思想,就能有效提升解題效率,從而更靈活地掌握數學知識。但在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往往忽略對數學思想的總結。小學高年級學生雖然具備了一定的認知水平,但要通過平時的學習總結出數學思想相當困難。因此,教師需要幫助學生總結數學思想,然后通過課堂練習讓學生掌握相關知識[3]。這樣就能有效避免學生在相同類型的題目上重復出錯。此外,教師可以將數學思想應用與教學體系聯系起來,讓教學內容形成一個整體,因為數學思想可以起到串聯的作用。而部分數學教師卻忽視了這方面的教學,導致學生沒有形成整體的知識體系,以致數學學習效果較差。
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對學生操作感和知識遷移的指導。教師應將知識整體內容與重難點內容相結合,設計出符合學生認知且能有效提升學生分析能力的問題。在對這些問題探索的過程中,學生可以發現規律,并對所探究的問題進行分析,最終得出結論,這也是學生形成形象思維的過程[4]。教師需要重視的是過程而不是結果,結果只是過程的最終反饋。如果結果不正確,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找出哪一步出現了錯誤,然后讓其自行調整,并得出正確結果。在講授課本上的例題和易錯題時,教師要教會學生一些數學思想;在數學概念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教給學生概括、分析等數學方法,并通過不斷的練習來提升學生的問題分析能力,最終提高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
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就是要讓學生在思考后自主地表述思考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再次強化思維。而這一過程是學生獨立思考的過程,教師不能過多參與,讓學生體驗探索的樂趣,當問題解決后學生會產生自豪感。通過長期的鍛煉,學生會逐漸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從而提高形象思維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舍棄傳統的教學觀念,轉變自身身份,成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參與者和引導者,留給學生充分的獨立思考時間。此外,教師應進行課堂創新,以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
數學學習的精髓不在于知識,而在于方法和思考。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一定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思考方法。例如,在數學圖形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將數形結合思想融入其中,以便學生更容易理解。教師可利用一題多變、一題多解的開放性問題鍛煉學生的發散性思維。部分學生認為數學的實用性較低,所以學習熱情不高。但生活中無處不蘊含著數學,數學有著很強的實際應用性。教師應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并使其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其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此外,教師應注重學習過程的整體性,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注重前后知識的聯系,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更好地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學習過程中,創新非常重要。創新是不斷思考的結果,是獨立思考的象征。因此,在小學高年級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情景教學是非常有效的方式,能將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與課堂內容聯系起來,增強課堂趣味性,并有效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情景教學法可以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而此時教師加以指導,就能讓學生將想象力與探索欲轉化為創新能力。教師應利用小學生好奇心強的天性,提出一些具有矛盾性的問題,讓學生產生疑問,然后提出問題。這一過程也是思維碰撞的過程,是學生形成形象思維的過程。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篩選出有意義的問題,讓學生在質疑中鍛煉思維能力。
小學高年級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數學思想,要想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應加強對數學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以學生為教育主體,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并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提升課堂趣味性,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在探索過程中,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讓學生發現探索的樂趣,并在練習中強化這種思想,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最終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率,為其今后的數學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