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巧
(河源市和平縣圖書館,廣東 河源 517000)
隨著我國文化建設的快速發展,倡導全民閱讀逐漸成為共識[1]。作為傳統靜態閱讀載體的公共圖書館成為全民閱讀的重要場所[2]。統計公共圖書館讀者的閱讀行為發現,不同年齡群體的閱讀動機、閱讀特點和閱讀習慣存在顯著的差異[3],所以公共圖書館應當依據行為心理學理論,按照年齡差異將讀者分為不同的群體,了解不同群體讀者的閱讀需求[4],并根據不同的群體制定適應性措施,有效提升全民閱讀活動[5]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首先根據年齡特征將讀者分為兒童、青少年、成年人和老年人4個群體,筆者調查統計4個群體的閱讀行為,最后分析其閱讀特征并提出相關建議措施。
筆者將讀者劃分為4個不同的群體,兒童群體界定為沒有接受正規學校教育的學齡前兒童,青少年群體界定為正在接受正規學校教育的小學生、初中生和高中生,成年群體界定為在校大學生和在崗工作人員,老年群體界定為離崗退休的老年人[6]。針對這4 個群體,結合閱讀需求的調查目標,調查問卷共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閱讀行為特征,主要包括調查對象的閱讀頻率、閱讀時間、閱讀動機、閱讀興趣;第二部分為閱讀需求情況,主要包括調查對象的閱讀需求滿足度和閱讀需求未滿足原因。
筆者的研究數據來源于2019年8月期間對河源市和平縣圖書館讀者的一項調查。調查地點是和平縣圖書館,調查對象為和平縣圖書館讀者群體。其中,針對兒童的調查對象是兒童讀者的父母,針對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的調查對象是讀者本人。此次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500份,回收到有效問卷431份,有效率為86.2%,具體而言,針對兒童讀者發放問卷100份,回收有效問卷78份;針對青少年讀者發放問卷150 份,回收有效問卷130份;針對成年讀者發放問卷100 份,回收有效問卷89 份;針對老年讀者發放問卷150 份,回收有效問卷134份。
針對讀者的閱讀興趣,設計兩個選項,分別為“有閱讀興趣”和“沒有閱讀興趣”,統計結果如表1所示。兒童讀者有閱讀興趣的37 人,青少年讀者有98人,成年人讀者有76人,老年人讀者有121人,分別占比47.44%、75.38%、85.39%、90.3%。可見,隨著年齡的增加,讀者的閱讀興趣越來越濃,同時兒童讀者的閱讀興趣比率低于50%,興趣較低。

表1 閱讀興趣調查統計
關于讀者的閱讀動機,設計7 個選項,分別為“體驗氛圍”“休閑娛樂”“消遣時間”“學習知識”“工作技能”“愛好發展”“其他”,統計結果如表2所示。兒童讀者進行閱讀的主要動機為體驗氛圍、休閑娛樂和消遣時間,青少年讀者進行閱讀的主要動機為體驗氛圍、消遣時間和學習知識,成年人讀者進行閱讀的動機為休閑娛樂、學習知識和工作技能,老年人讀者進行閱讀的主要動機為休閑娛樂、消遣時間和愛好發展。可見,不同年齡群體的主要閱讀動機存在一定的差異,兒童讀者側重于體驗氛圍,青少年讀者側重于學習知識,成年讀者側重于工作技能,老年人讀者側重于愛好發展。

表2 閱讀動機調查統計
關于讀者的閱讀頻率,設計5 個選項,分別為“每月1次”“每月2-4次”“每月5-7次”“每月8-10次”“每月10次以上”,統計結果如表3所示。兒童讀者進行閱讀的主要頻率集中在每月1 次和每月2-4次,青少年讀者進行閱讀的主要頻率集中在每月2-4次和每月5-7次,成年人讀者進行閱讀的主要頻率集中在每月5-7 次和每月8-10 次,老年人讀者進行閱讀的主要頻率集中在每月8-10次和每月10 次以上。可見,不同年齡群體的主要閱讀頻率存在一定的差異,年齡越大的群體,每月的閱讀頻率越高。

表3 閱讀頻率調查統計
關于讀者的閱讀時間,設計4 個選項,分別為“每次小于1小時”“每次1-2小時”“每次2-3小時”“每次大于3小時”,統計結果如表4所示。兒童讀者進行閱讀的主要時間有65 人是每次小于1 小時,占比83.33%;青少年讀者進行閱讀時間有76人是每次1-2小時,占比58.46%;成年人讀者進行閱讀時間有49人是每次2-3小時,占比55.06%;老年人讀者進行閱讀時間有79 人是每次大于3 小時,占比58.96%。可見,不同群體的主要集中時間均高于50%,說明不同年齡群體的時間集中度比較高,且隨著年齡的增大,每次閱讀的時間也越長。

表4 閱讀時間調查統計
關于讀者的閱讀需求滿足度,設計兩個選項,分別為“需求滿足”和“需求沒有滿足”,統計結果如表5 所示。兒童讀者的閱讀需求沒有得到滿足的有40人,青少年讀者有71人,成年人讀者有51人,老年人讀者有68 人,分別占比51.28%、54.62%、57.3%、50.75%,均超過50%。可見,所有年齡群體的閱讀需求總體上都沒有得到很好的滿足。

表5 閱讀需求滿足度調查統計
關于讀者的閱讀需求未滿足原因,設計4個選項,分別為“圖書不夠豐富”“閱讀場所欠缺”“閱讀環境不佳”“館員服務不好”,統計結果如表6 所示。兒童讀者主要不滿原因是閱讀場所欠缺,占比52.56%;青少年讀者主要不滿原因有66 人是圖書不夠豐富,占比50.77%;成年人讀者主要不滿原因是閱讀環境不佳,占比58.43%;老年人讀者主要不滿原因是館員服務不好,占比57.46%。可見,不同群體的主要不滿原因均高于50%,說明不同年齡群體的主要不滿原因集中度比較高,兒童群體主要對閱讀場所不滿意,青少年群體主要對館藏圖書不滿意,成年人群體主要對閱讀環境氛圍不滿意,老年人群體主要對館員服務不滿意。

表6 閱讀需求未滿足原因調查統計
對于兒童讀者來說,其閱讀興趣比較低,閱讀頻率低且閱讀時間短,閱讀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對公共圖書館的閱讀場所不滿意。建議圖書館從以下3個方面來針對兒童讀者進行閱讀推廣:一是開展差異化閱讀推廣,提高兒童閱讀興趣。公共圖書館可以將學齡前兒童細分為兩歲以前,2-4歲和4-6歲3個年齡段,針對兩歲以前兒童主要對家長進行培訓,指導他們有效引導兒童閱讀;針對2-4歲兒童開展親子閱讀活動,提高活動趣味性;針對4-6歲兒童開展興趣大賽,增強閱讀積極性。二是開展社區合作閱讀推廣,增加兒童閱讀頻率和閱讀時間。公共圖書館應當加強與社區圖書館的合作,加強館藏資源援助,對沒有社區圖書館的社區設立圖書借閱點,使兒童不出門便可以進行閱讀。三是加強兒童閱讀區建設,滿足兒童閱讀場所需要。公共圖書館應該根據兒童心理特征完善兒童閱覽室,不僅要重視裝修風格,還要注重視聽區、閱讀區、玩耍區等功能分區。
對于青少年讀者來說,閱讀頻率相對較低,閱讀時間相對較短,閱讀需求沒有得到滿足,且對公共圖書館的圖書資源不夠滿意。基于此,建議圖書館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閱讀推廣:一是開展校園合作閱讀推廣,增加青少年閱讀頻率和閱讀時間。青少年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學校圖書館是他們進行閱讀的最佳場所,所以公共圖書館應當開展與各學校圖書館之間的合作,通過圖書支持和閱讀活動來吸引青少年進行更多的閱讀。二是豐富圖書館館藏資源,滿足學生學習需要。青少年大多為在校學生,閱讀的主要目的是進行知識學習,閱讀圖書多集中在學習類資源方面,公共圖書館應當依據青少年的閱讀需要,有針對性地補充圖書資源,滿足青少年的學習閱讀需求。
對于成年人讀者來說,其閱讀需求沒有得到滿足,且對公共圖書館的閱讀環境不滿意,基于此,建議圖書館從以下兩個方面來針對成年人讀者進行閱讀推廣:一是開展針對性閱讀交流活動,滿足成年讀者閱讀需要。成年人進行閱讀的主要目的是工作需要,主要是通過學習專業知識來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公共圖書館應當將同類技能需要的成年人集中在一起,通過閱讀活動為他們搭建交流的平臺,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二是完善網絡閱讀功能,滿足成年人的私密閱讀環境需要。當今社會已是互聯網時代,“互聯網+圖書館”已經成為公共圖書館的發展趨勢,公共圖書館應當充分利用移動智能手機平臺,構建“掌上圖書館”,讓成年讀者在家就可以進行高質量的閱讀。
對于老年讀者來說,表現在閱讀需求沒有得到滿足,且對公共圖書館的館員服務不滿意。基于此,建議圖書館從以下兩個方面來針對老年讀者進行閱讀推廣:一是開展針對性興趣閱讀活動,滿足老年讀者閱讀需要。老年人進行閱讀的主要目的是興趣愛好,公共圖書館應當將同類興趣的老年人集中在一起,通過興趣活動的形式滿足他們的興趣展示,增加他們的閱讀黏度。二是優化館員服務,提高老年人的閱讀滿意度。公共圖書圖書館應當從硬件和軟件兩個方面來加強對老年人的服務,在硬件方面,主要是設立單獨的老年人閱讀室和綠色通道,強化館員的引導服務;在軟件方面,主要是加強館員素質培訓,提高館員的服務態度和服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