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榮偉重慶渝永建設(集團)有限公司(402160)
建筑工程施工企業要形成良好的工作模式,將先進的混凝土澆筑技術應用在實際工作中,有效地提升混凝土結構施工質量。
全面性的分層次施工技術要求施工企業在澆筑工作中遵循全面性的工作原則,工程施工中完成第一層的澆筑工作之后,再開展第二層次的澆筑操作,全面性地開展澆筑活動,這樣有助于提升整體澆筑工作的質量和水平。
分段分層次的澆筑技術主要應用在大體積混凝土澆筑工作中,將整體澆筑工作分成幾個階段,然后每個階段分層次地進行澆筑,保證每個層次的澆筑質量符合要求。
建筑工程中,在結構長度比混凝土厚度高3倍的情況下,就可以采用斜面分層的澆筑方式,全面提升整體施工質量和效果。此類澆筑技術在應用的過程中,可以從底端自然性地進行混凝土傾瀉,然后從建筑層面的下段開始,逐漸地向著上部分進行施工,能夠形成坡度大概是1∶3的自然性斜坡面。在分層澆筑的過程中使用安全保護方式,預防出現斷裂的問題。
①剪力墻屬于建筑框架結構中的核心部分,在混凝土澆筑工作中,應該合理使用分段分層技術進行施工,通過流水作業的澆筑方式,在保證準確操作的基礎上,最大程度上提升澆筑的嚴密性與穩定性,確保其強度符合標準。剪力墻澆筑工作中,應該重點關注板結構、框架、梁柱部位的澆筑質量,準確地開展澆筑施工,確保其質量符合相關標準;②樁基結構澆筑施工中,應該積極采用先進的澆筑施工技術,將平倉、振搗、獨立性施工作為主要原則,安排專業人員開展工作。首先,使用定型模板之前,應該在其中合理地涂刷脫模劑,確保表面的光滑性與清潔度,反復性地進行模板邊線的檢查,保證其符合具體的施工技術要求;其次,對于關鍵性的部位,應該嚴格進行澆筑強度與速度的控制,細化工藝技術,編制出較為完善的工藝技術方案,在科學施工的前提下,勇于創新工藝技術,提升澆筑施工的技術水平;最后,還需對現場的溫度、濕度進行合理控制,根據標準要求施工,合理采用冷卻通水的方式進行處理,從根本上預防因內、外部溫差過大出現裂縫問題[1]。
大體積混凝土其體積較大,截面的指標也很高,水泥材料的使用量也很多,施工中容易釋放出很多的水化熱,出現溫度裂縫與收縮裂縫問題,因此需要采用先進的澆筑技術。一方面,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采用水冷管的方式降低內部結構的溫度,預防水化熱導致混凝土因內外部溫差過大而出現裂縫問題;另一方面,施工中應該降低水泥材料的使用量,嚴格控制水泥質量,在保證澆筑施工質量符合標準的前提下,預防出現裂縫或其他質量問題[2]。

①混凝土澆筑工作中,材料的配置具有重要作用,應該合理地進行配置。在配置材料時,應該嚴格控制水泥材料、砂石材料、粉煤灰材料的數量與質量,按照比例要求合理地配置原材料,以此提升整體工程的建設質量;②在運輸工作中,應該采用速度較快、維護效果良好的交通運輸設備,如果混凝土材料有離析現象或是分層現象,就需要開展二次攪拌工作。在實際運輸期間,還需對坍落度進行檢測分析,保證坍落度的數值滿足設計要求與施工標準。應該嚴格進行偏差值的管理和控制,在澆筑工作中選取樣本,然后進行測試,只有測試值滿足要求才可以順利地開展澆筑施工工作[3];③在實際工作中,還需明確結構與構件的位置、尺寸等,精確地進行密實度的管理,在確保澆筑施工耐久性與合理性的情況下。為確保混凝土澆筑的均勻度與密實性,應該積極采用先進的振搗施工技術,遵循快插慢拔的基本技術原則,保證插點的均勻度,逐漸地進行移動,按照順序進行處理,不可以出現遺漏的現象,保證振搗的合理性。在使用振動設備的過程中,不可以將其設置在鋼筋結構中,也不能出現鋼筋碰撞的現象,嚴格地控制振動頻率和強度,如果頻率和強度過高,將使混凝土出現離析現象,導致其強度不符合相關要求。要避免出現蜂窩麻面或者是開裂的問題,在墻體和柱體的澆筑工作中,應該重點強調豎向承重結構的合理處理,在澆筑結構底部區域預先設置水泥砂漿,在合理進行施工處理的情況下,將先進振搗技術的積極作用充分發揮出來[4]。
施工縫與后澆帶施工中,必須要合理地使用先進技術。在混凝土澆筑環節中,施工縫屬于常見現象,因為施工時各個結構之間需要設置縫,其實并非真實存在的縫隙,而是澆筑過程中某些混凝土的澆筑時間超出之前混凝土初凝的時間,先后澆筑的區域就出現了結合面,有施工縫。受設備因素、人員因素與材料因素的影響,難以一次性地進行大面積澆筑處理,此階段就需要預設施工縫,以保證整體結構的質量。首先,需要確保施工縫的寬度符合要求,預留足夠的寬度,不可以有雜物,應該滿足清潔要求;其次,后澆帶區域的澆筑中,為預防出現收縮不均勻裂縫或溫度裂縫的問題,應該按照具體的施工標準,在建筑墻體結構、底板結構與梁體結構方面設置臨時性的施工縫,暫時地將其分成很多部分,在內部收縮之后,再進行臨時性施工縫的澆筑與振搗處理,這樣能夠形成質量較高的整體結構;后澆帶澆筑施工需選擇溫度較低的時間段;一般情況下,室內的后澆帶寬度為30mm,室外的寬度為90mm。
混凝土澆筑裂縫會對建筑整體結構質量造成影響。所以,在澆筑過程中如果發現有裂縫問題,必須要合理地進行處理。首先,如果裂縫的程度很小,那么就應該做好表面的清理工作,保證其干燥性與清潔度,并使用環氧漿液進行裂縫的填充處理;其次,如果裂縫的程度很高,就要先進行鑿開處理,之后采用水泥漿液修復,然后利用環氧膠材料進行修復處理;最后,如果因為氣候因素出現表面開裂問題,就應該按照實際情況,使用環氧膠與澆筑材料進行封閉處理,并使用防腐蝕類型的原材料施工,遵循因地制宜的施工原則,有效地提升整體工程質量。
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企業應該重視混凝土澆筑技術的應用,總結相關經驗,按照混凝土澆筑的特點和實際情況,科學地應用澆筑技術,發揮分層分段澆筑技術、振搗施工技術的積極作用,在確保整體結構澆筑質量的情況下,如果發現有裂縫問題,必須要合理地進行處理,以達到預期的施工技術應用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