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輝
中原工學院(450000)
建筑工程專業是集培養建設、施工、監理和工程管理人才于一體的重要學科。建筑工程專業在教學中必須注重實踐性的教學,確保畢業生能夠有一定的實踐能力,在就業市場上有自己的一片土地,從而為建筑工程事業的發展奠定基礎。
新時代的建筑工程專業人員,不能只掌握有關本專業的理論知識,同時也要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活動中,做到學以致用。高職院校如果想要培養優秀的人才,就要適當調整專業教學內容,把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和對技術的應用能力當作教學的重要內容,進而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建筑工程專業總共有2500h左右的課時,但是實踐課程所占的比例只有25%,太過于看重理論知識而忽略了實踐的重要性。而且在實踐教學過程中,也只是以認識實習為主,只停留在對實踐的初級教學階段,并不是通過實踐而進行深入的學習,學生的動手能力沒有得到鍛煉,導致許多畢業生只能從事質檢員、造價員、材料員、施工員等一些最基本的工作。
實踐式的教學與理論式的教學是職業類學校教學中的兩個不同教學體系,二者之間相互促進、相輔相成,共同培養合格的技術人員。我國的職業教育起步比較晚,實踐教學體系不完善;此外,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實踐的內容和理論的內容沒有必然的聯系,實踐教學只能算是理論教學的附加教學,是依附于理論教學的基礎進行教學,在課程中沒有突出強調實踐教學,使得學生的實踐能力比較弱。
在高等教育階段里,面對與日俱增的信息,教材的內容顯得比較落后。面對眾多的教材,老師有很大的選擇權利,但是不同的作者其理論與觀點也是不一樣的,這便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的知識有一定的局限性,對于實踐教學也有一定的影響。
由于職業類院校的特殊性,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配有專門的實驗設備和教學基地,這樣才可以達到課程的實際操作目的。可是目前很多職業類學校因為經費不足,教學的設備比較陳舊,基地管理也不夠完善,這樣會使學生職業能力的發展受到限制,也很難滿足企業與社會的要求。

在高校的人才培養方案中,應更加注重專業技能培訓與實踐性的環節,因此,在安排課程時應該更加注重實踐課程的教學,整理有關理論知識的內容,盡量避免重復的教學內容出現,如把《結構力學》與《材料學》合為《建筑力學》,在講解基本知識的過程中,可以節省出很多學時用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還可以通過改變實習的方式來培養學生,實踐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其重點是建筑施工組織課程設計和建筑結構課程設計,不僅可以培養出學生的實踐能力,還可以讓學生更早熟悉以后的工作方式。
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培養目標是造就高素質高技能的技術應用型人才。其實踐教學的體系,主要是按照工作中職業崗位的能力要求、理論的夠用度、培養直接技能等來設置。在實踐教學中,即要有基本技能的訓練,也要有創新能力的訓練和實踐教學的環節;既要強調學生專業操作技能實踐的量,也要注重對學生基本素質的培養。要建立一個具有相對獨立性的實踐教學體系,循序漸進,從最初的操作技能到專業技術技能,最后形成綜合實踐的技能。
3.3.1 增強最基本技能的訓練
通過理論課程的實踐教學與課內實驗的環節,如通過動手、參觀、演示和實驗的方式及運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現場進行教學等多種形式來實現,進而達到訓練基本技能、掌握基本方法的目的。
3.3.2 將專業技能和一般技能相聯系
專業技能和一般技能的訓練,是經過校內系列實訓實習完成的。在實踐教學的各個環節中,除去適應學生未來的職業崗位的專業技能以外,還有和專業技能有關的一般能力,如處理與收集信息的能力、自學并收獲新知識的能力、對于計算機的應用能力及團隊協作與社會活動組織的能力等一系列訓練,突出強調專業基本技能的訓練,主要依照職業資格證的要求,達到基礎過關、技能過硬、靈活運用的目的。
3.3.3 強調專業核心能力和綜合能力的培養
對于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學生而言,其核心的能力主要是從事建筑施工管理與技術應用的能力,在實踐內容中要始終堅持從淺到深的方式,采用綜合能力和核心能力相結合的模式,將實踐教學環節逐個完成。
3.3.4 強調學習與工作過程的結合
工作過程是企業為了完成任務所進行的工作程序,在實踐教學中,要始終圍繞專業和其對應的工作崗位完成任務,根據職業的特征將任務分為不同種類展開學習,最終完成實踐教學目的。
3.4.1 成立校內實訓基地
在學校里,實訓基地是學生學習的最基本保障,所以學校要重視實訓基地的建設,要組織老師和學生共同施工,同時,實訓的場地應該和實際的工程吻合,進而建立功能健全、設備齊全的實訓基地。
3.4.2 成立校外的企業實訓基地
在建筑工程專業的教學過程當中,校外實訓基地直接影響實踐教學的效果,實訓基地建設也應當和企業建設的經驗相結合,打造出一批穩定的校外實訓基地,為在校的學生提供一個能夠進行工程實踐教學的地方。此外,對于校外的實訓基地也要做定期的整改,要不斷引進新的工藝與新的技術,給學生的實踐教學提供最優質的物質保障。另外,對于學校內部的實訓條件與實踐方式,也要不斷地完善,對于校內的資源進行定期的整理與分配,從而形成校內外供與學相結合的學習局面。
建筑工程技術在不斷發展,在實踐過程中需要熟練的綜合性人才,這就要求老師在實踐過程當中不斷進行改革,提高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的能力,進而提高建筑工程人才的總體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