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
思必馳推出“疫情防控機器人”
以“會話精靈”企業智能服務定制平臺為基礎,思必馳研發出的“疫情防控機器人”為各防控一線提供免費服務。
思必馳“疫情防控機器人”在全國上線,累計撥打疫情防控電話約510萬通,為400余基層社區筑守著“生命防線”。“疫情防控機器人”的工作能力獲得了全國各防控一線單位的認可。
2月2日
火神山醫院實現5G全覆蓋
2020年2月2日上午,火神山醫院正式掛牌!據悉,火神山醫院已實現5G網絡全覆蓋。5G網絡由華為聯手河北移動、湖北聯通共同提供,助力火神山遠程會診平臺實現超高清遠程會診,診療數據實現無紙化傳遞,病人配備的生命體征監測設備借助5G可實時反饋身體數據,病區的溫濕度、氧氣密度、人員流動、火情異常等也可通過5G及物聯網技術進行集中管理和監控。
2月6日
全國28個省區市與阿里合作 上線“數字防疫系統”
繼浙江之后,湖北、湖南、貴州、河南、天津、江蘇、河北等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已陸續與阿里巴巴合作,搭建“數字防疫系統”。該系統分為居民、社區街道、醫療疾控、政務管理等四大模塊,20多種功能。各地居民及疫情防控機構可以應用疫情信息采集、主動申報與疫情線索提供、醫學觀察服務與管理、疫情實時動態、在線智能問診、同行程人員查詢等功能,開展數字化疫情防控。
2月8日
高德地圖上線“新冠肺炎疫情地圖” 可方便查詢疫情場所
記者近日從高德地圖獲悉,高德地圖已正式上線新冠肺炎疫情地圖,第一期共覆蓋21個省、91個城市、2 000多場所。用戶只要打開高德地圖,搜索“疫情地圖”即可查詢周邊的疫情場所、是否有確診病例,及時關注自身健康情況。通過輸入目的地,查看該地是否有確診病例,可方便用戶進行出行決策。據了解,場所信息將隨著官方的疫情通報每天更新。
2月9日
平安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攜手中巍集團助力疫情防控
近日,平安智慧城市智慧交通聯手中巍集團有限公司捐贈價值200萬元設備及平臺系統,協助青島市抗擊疫情,上線“疫情防控交通一體化系統”,用于各主要交通樞紐的疫情防控,實現降低防控成本,最大限度降低因車輛和人員滯留導致的感染風險。現階段,該系統已在廣東、山東等地迅速推廣,并第一時間完成市場調研,定制解決方案,安裝設備,開展應用。同時,平安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持續響應廣西、四川、湖北、云南等全國多個省的需求,強化疫情防控的科技力量。
2月10日
漢時波網絡利用LoRaWAN物聯網技術開展抗病救災支持工作
日前,武漢軟件職業技術學院和荊州職業技術學院被當地政府征用為臨時醫院,這兩所高校由武漢時波網絡承接完成信息化改造。應政府要求,時波網絡通過LoRaWAN遠程設置宿舍最大功率、不停水、不斷電、不計費,保障入住病友安全免費用電。除高校外,時波網絡將LoRaWAN水電表大量應用于商超和物業,通過遠程實時監測,保障了武漢及湖北中百、中商、華聯、沃爾瑪等商超及恒大、保利、萬科等社區物業的正常用水用電。
2月10日
騰訊云推企業復工復產解決方案
2月10日,騰訊云推出涵蓋智慧通行、協同辦公、安全防護和遠程設備管理四大場景的一站式綜合解決方案,解決在當前疫情期間,企業人員管控難、遠程辦公效率低、勞動人員緊缺甚至物流供應受限等難題。
騰訊云的這套方案通過人臉識別加刷卡認證方式,能夠快速精準進行人員身份識別,并且采用紅外線測溫技術非接觸式測量體溫,減少病毒傳染。同時,通過對接公安疫情防控系統,及時排查和記錄潛在高風險疑似人員。
2月11日
ARM發布面向物聯網芯片
2月11日,ARM正式發布了針對物聯網設備的AI芯片設計—Cortex-M55。
Cortex-M55是一款面向嵌入式市場的芯片設計,是首款基于ARM Helium技術的處理器核心架構方案,全新架構讓Cortex-M55擁有了執行SIMD指令的能力,得益于此,它的數字信號處理能力提高了5倍之多,而機器學習的性能提升高達15倍。
2月11日
諾基亞和軟銀完成全球首個5G聯網汽車測試:非獨立5G技術也可用于互聯網汽車
2月11日消息,諾基亞公司(NYSE:NOK)向日本運營商軟銀提供端到端的5G組合測試,其結果表明非獨立的5G技術可以用于聯網汽車的商業運營,也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完成測試的公司。
據悉,軟銀利用諾基亞端到端5G產品組合中的設備,在日本北海道上河郡(Kamikawa-gun)的本田研發基地安裝了適用于互聯網車輛測試的非獨立5G網絡。該測試成功進行了一項突破性的全球首次試驗,并使用了商用級256QAM高階調制和4×4 MIMO無線電網絡設備,均符合諾基亞3GPP Release 15規范。
2月12日
圖聚智能推出“全國線上問診地圖”
2月12日消息,圖聚智能(PALMAP)日前跟蹤調研全國3 000家三級以上大型醫院,推出幫助患者一站式鏈接全國所有大型醫院問診的全國線上問診地圖,快速鏈接患者與全國主要醫院的官方線上問診,幫助患者在家里完成就診。目前,全國線上問診地圖已經收錄鏈接600余家醫院的官方發熱線上問診和普通線上問診服務。同時,作為一個綜合的線上問診地圖,也幫助了醫院去推廣其線上問診服務,幫助醫院的患者在疫情期間仍然能夠在線上完成就診服務。
2月13日
德必創新科技研發的ICS線上防疫助手正式上線
德必集團旗下德必創新科技研發的ICS線上防疫助手(數字化智慧空間管理操作系統),自即日起正式上線。疫情持續期間,ICS防疫助手將以小程序和H5的形式向全社會免費開放使用,其中包括“辦公場所出入備案管理”和“疫情告知”兩大功能,可根據客戶需求,免費提供遠程消息通知、線上報修、招商、企業定制化服務等附加服務。
2月19日
德國博世發布企業人工智能守則
新華社柏林2月19日電(記者
嚴鋒 張毅榮)德國博世集團19日在柏林舉辦“互聯世界”物聯網大會,會上首次發布企業人工智能守則。
這套守則提出,博世人工智能產品要兼顧追求創新和社會責任,人工智能應是人類的工具,因此任何基于人工智能的決策都需要人類最后把關,在開發人工智能產品時要遵循法律規定和道德準則等。博世集團董事會主席、首席執行官福爾克馬爾·登納當天在大會開幕演講中說,發布這一守則的目的是讓人們信任公司的人工智能產品,并“為員工開發智能產品提供清晰指導”。
2月19日
平安智慧醫療上線新冠肺炎智能閱片 精準識別秒出報告
2月19日,平安智慧城市智慧醫療(簡稱:平安智慧醫療)新冠肺炎智能閱片系統正式上線,該系統支持遠程AI讀片和電子膠片影像共享,不僅能在15秒
左右出具智能分析結果,而且準確率高達90%,可以幫助放射科醫生精準識別病灶、在更短的時間內快速出具診斷報告、具備電子膠片影像共享功能,減少重復拍片,可以輔助醫生盡早發現、快速報告、精準診斷。
2月20日
華為發布“5G最佳網絡”解決方案 基站功耗可降超15%
華為在倫敦舉辦了2020年新產品解決方案發布會。期間,華為運營商BG Marketing與解決方案銷售部總裁彭松發表演講,發布了“5G最佳網絡”解決方案。彭松表示,運營商5G商業成功,應該始于5G最佳網絡。它應該具備極簡、智能、超寬、綠色、端到端AI使能5大能力。
本次華為發布的5G最佳網絡,包含極簡的RAN、智能的IP網絡、超寬的傳輸網絡、綠色聯接和AI使能的端到端5G服務等一系列產品解決方案。
2月20日
國家智能網聯汽車(長沙)測試區2020首測
2月20日,來自湖南阿波羅智行科技有限公司的3臺自動駕駛乘用車Robotaxi 在國家智能網聯汽車(長沙)測試區進行了測試。這是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國家智能網聯汽車(長沙)測試區接待的首批測試。這意味著在湖南疫情防控取得積極成效的情況下,湘江智能正式恢復了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工作,全面進入復工狀態。
2月25日
物聯網助力疫情防控 騰訊云推智能體溫檢測方案
中新網2月25日電 在本次疫情期間,體溫檢測一直是一項重要的疫情防控指標。為應對接下來的復工復學等人群返城高峰,眾多企業、學校、景區都未雨綢繆,積極利用智能化檢測技術,快速甄別進出企業的體溫異常人員。在鄭州金水區,起初共享生態科技產業有限公司已經率先探索這種智能非接觸式云體溫檢測服務,檢測員只需要通過“騰訊連連”這樣一款小程序,搭載配套的智能體溫槍,就可以快速完成企業進出人員的體溫檢測、記錄、上報和統計工作。
2月26日
中國聯通攜手廣和通發布全球首款5G﹢eSIM模組
2月26日,中國聯通與廣和通舉行線上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并發布全球首款5G﹢eSIM模組FG150和FM150。據介紹,FG150和FM150模組皆采用高通驍龍X55芯片,支持NSA/SA雙模,支持5G Sub-6 GHz。其中FG150產品采用LGA封裝,同時支持LTE和WCDMA;FM150產品采用M.2封裝,同時支持LTE和WCDMA,并且兩款產品都已發布CS版本。
2月28日
華為在法設立歐洲首個5G制造工廠
(文/觀察者網 呂棟)華為宣布在法國設立無線產品制造工廠,主要生產4G/5G無線通信設備,并打造高度自動化智能制造工廠。另據路透社報道,華為董事長梁華當天在新聞發布會上透露,上述工廠是華為在歐洲設立的首個5G制造工廠,產品不僅供應法國,還將覆蓋整個歐洲市場。據華為介紹,新設工廠計劃投資2億歐元,用于土地、建廠、設備采購等,并借助歐洲本地合作企業的生產設備/工具完成整體建設。預計未來該項目將帶來10億歐元的年產值,創造500個直接就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