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榕
摘要:“快遞包裝物回收利用”一直是近幾年物流行業與消費者重點關注的問題,大學校園作為電商消費密集地,自然也成為了快遞包裝密集地,由快遞包裝造成的資源浪費與環境破壞問題日益嚴峻。文中從在校學生、企業等方面出發,以湖南人文科技學院為例,全面分析了回收再利用工作難以開展的影響因素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式來有效解決快遞包裝回收中存在的問題,構建適合大學校園的快遞包裝物回收模式。
Abstract: "Recycling and utilization of express packaging" has always been a key concern of logistics industry and consumers in recent years. University campus, as an ecommerce consumer intensive place, has naturally become a dense area of express packaging, and the problem of resource waste and environmental damage caused by express packaging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Starting from the aspects of students and enterprises, taking HuNan University of Humanities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 analyz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that are difficult to carry out the recycling work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to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recovery of express package, and constructs the recovery mode of express packaging suitable for the university campus.
關鍵詞:校園快遞;快遞包裝;回收利用
Key words: campus express delivery;express package;recycling
中圖分類號:F713.2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20)06-0132-03
0 ?引言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到2019年6月為止,我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已經達到6.39億,與2018年底相比,用戶人數增長了2871萬,占據網民整體的74.8%。根據《第44 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得出截至2019年6月,在中國網民職業結構中,學生最多,占比為26.0%;由國家統計局和教育部發布的最新數據得到,2019年在校大學生人數約為3000萬;據寰亞在線的調查數據顯示,每名大學生的年均消費在1萬元左右,則大學生市場有約3000億的消費點。大學校園逐漸成為電商消費的前沿陣地,而快遞物流正是這種前沿消費的產物。在校大學生網購量巨大,校園快遞網點收發快遞量隨之不斷增長,每天在校園內流動的快遞包裝數量可想而知。而校園快遞網點經營者缺乏對快遞包裝的重視,快遞包裝對大學生來說利用價值極低,因此快遞包裝基本成為了一次性使用物品,造成了嚴重的資源浪費。為了更好地了解校園快遞回收利用現狀,本文開展實地走訪與問卷調查,并根據調查結果全面分析,以期為高校開展校園快遞包裝回收利用提供參考。
1 ?校園快遞包裝回收利用情況分析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校內快遞主要有菜鳥驛站、韻達、百世、天天、郵政、順豐、京東七個網點。以湖南人文科技學院的部分在校大學生為問卷調查對象,隨機發放300份關于校園內快遞包裝回收利用情況的調查問卷并走訪,共回收問卷270份,其中有效問卷237份,問卷有效率為87.8%,符合問卷調查要求。其中男生100人,占總人數42.2%,女生137人,占總人數57.8%。
1.1 快遞包裝數量的調查分析
根據問卷調查結果得到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在校學生每周收取快遞情況數據如圖1所示。其中每周平均收到0件快遞(A)的人數僅占總人數的3.9%,每周平均收到1-2件快遞(B)的人數約占52.1%,每周平均收到3-4件快遞(C)的人數占比為34.6%,每周平均收到5件快遞以上(D)的人數約占9.4%。通過問卷調查結果可以得到,高達96.1%的在校大學生每周至少會收到一件快遞。每一件快遞在取件完成后至少會產生一個甚至多個快遞垃圾,所以在收件量巨大的大學校園里,伴隨而來的是無數的快遞包裝垃圾,倘若沒有合理的措施應對,勢必會造成大量自然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等問題。
1.2 快遞包裝材料的調查分析
快遞包裝主要分為外層包裝與內層包裝,其中外層包裝主要由紙袋、紙箱、塑料袋、泡沫箱等組成,內層包裝主要有塑料薄膜、報紙、填充泡沫等。快遞包裝材料整體以紙箱、塑料袋、紙袋及其他材料為主,具體數據如圖2所示。根據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紙箱是使用最頻繁的包裝材料,使用率高達45.8%,其次是紙袋和塑料材料,分別為12.3%和37.3%,其他材料使用率為4.6%。
紙箱是最常用的快遞包裝材料之一。在學校各網點調查中發現,紙箱的處理方式基本都是隨意丟棄,只有一小部分進行了回收或者二次利用。紙箱本質是紙質產品,雖然不會直接對環境造成危害,但由于紙箱利用率過低,直接造成了巨大的資源浪費,同時重新生產市場所需的紙箱會導致樹木砍伐和水污染等問題。
1.3 快遞包裝去向分析
當前大學校園內快遞包裝的去向是我們一直關心的問題。在問卷調查過程中發現:環保意識較強的學生在拆快遞的時候會仔細整理并將快遞垃圾進行分類,還會將可利用的紙箱收集起來當做垃圾桶或用于收納個人物品進行二次利用,其中還有少數學生將保存完好的紙箱送到校園快遞網點進行二次利用;而環保意識不是很強但同樣具有環保意識的學生,他們會在收到快遞后將快遞包裝整理并投入垃圾桶,以避免破壞校園環境;部分環保意識不強的學生往往直接將快遞暴力拆解后隨手丟進垃圾桶;除此之外,校園內還存在沒有環保意識的學生直接將快遞外包裝隨手丟棄。這也正是我們所看到的校園內快遞外包裝四處散落、堆積如山的現象的原因之一。
2 ?校園快遞包裝回收問題分析
2.1 快遞包裝材料大都不可降解
快遞包裝材料問題是校園快遞回收的一個巨大難題。由于快遞包裝材料缺乏法律規定的統一標準,各快遞公司為節省自身成本,在快遞包裝材料的選擇上大多選擇了成本低廉的不可降解材料。不可降解材料的回收率極低,不僅浪費自然資源,破壞生態環境,同時也影響了快遞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在大學校園內,不可降解的快遞包裝通常在學生拆解快遞后就被丟棄在垃圾桶中,二次利用率極低,對校園環境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2.2 快遞過度包裝嚴重
在電商平臺上,商家往往會為了獲得好評對產品進行過度包裝。商家的這種行為大多是為了保護商品在運輸途中不被損壞,避免買家在購物期間體驗感不佳,同時包裝材料的價格遠遠低于商品本身的價值或商家店鋪自身的信譽,因此在買家收到快遞商品時常常有“拆了一層又一層”的感覺。而過度包裝的包裝材料大多都是價格低廉的一次性塑料袋、塑料膜、報紙等,這些包裝物基本沒有二次利用價值,買家在收到快遞后會將包裝物直接丟棄,這為校園環境的治理增加了負擔,也給自然環境增加了壓力。
2.3 各方回收快遞包裝意識不強
我國倡導綠色消費起步比較晚,綠色環保的宣傳工作也比較欠缺,對包裝物循環利用并未成為人們的生活習慣,間接造成了快遞企業、供應商、快遞員和消費者回收意識不強,導致快遞包裝在使用過后基本都被直接丟棄。在學校各網點調查時發現,對快遞網點老板來說,由于自身工作量大,無暇顧及快遞包裝回收問題,同時由于快遞包裝回收對他們而言價值很低,并不足以激勵他們付諸行動;對學生來說,學生在拿到快遞時,最關心的是快遞包裝中的物品,因此往往在拿到物品后就將快遞包裝丟棄;對學校來說,缺少對快遞包裝回收針對性的宣傳,沒有營造起保護校園環境的氛圍。各方對快遞包裝回收再利用這一措施能給環保所帶來的效益知之甚少,因此普遍都缺少了回收快遞包裝的意識。
2.4 快遞包裝回收缺乏回收渠道
在關于快遞包裝回收調查過程中發現,不論是校園快遞網點、學生,還是學校都十分支持也愿意加入到快遞包裝回收這一行動中來,但由于缺乏回收渠道,導致大家“有力無處使”。在校內各網點走訪時發現菜鳥驛站正在嘗試進行校園快遞包裝回收,驛站工作人員通過在門口擺放一個“綠箱子”來回收快遞包裝以達到二次利用的效果,但在與網點管理者交流時發現,由于總部沒有指示“綠箱子”回收快遞包裝之后處理辦法,回收得到的快遞包裝最終處理方法是由工作人員挑選完好的紙盒繼續使用,而破損的紙盒、塑料袋等快遞包裝還是無法進行回收利用;同時用來回收快遞包裝的“綠箱子”由于宣傳不到位,取件的人根本不知道這是用來回收快遞包裝的箱子,于是“綠箱子”漸漸變成了擺放在門口的“垃圾箱”。企業試圖進行快遞包裝回收卻未設立完整的回收渠道,導致快遞包裝回收效果差,也打擊了快遞包裝回收參與者的信心。
3 ?校園快遞包裝回收模式建議
首先,政府需大力支持各快遞企業和學校關于校園快遞包裝回收活動的開展,為該活動實施提供保障;其次,各大快遞企業需積極參與到校園快遞包裝回收中來,為構建校園快遞包裝回收模式助力;最后,學校應該要起帶頭引導作用,鼓勵學生參與到快遞包裝回收活動中來,同時也要大力宣傳,培養學生回收包裝的意識。
3.1 使用“綠色可回收包裝”
導致環境破壞的根源無疑是包裝本身問題,快遞包裝大多都是不可降解材料,這給環境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快遞包裝材料的更新換代迫在眉睫。2018年京東推出生物降解快遞袋以及京東青流箱對快遞包裝創新做出了巨大貢獻,“綠盒子”青流箱(如圖3所示),由新型材料熱塑性樹脂制作,這種材料耐高低溫、抗打擊、和濕度性能強,可以全方位保護消費者購買的商品。其次“綠盒子”的單次使用成本相比紙箱節省30%以上,正常情況下至少可以循環使用20次,破損后還可以無限次修復并繼續使用,對環境零壓力。這一快遞包裝材料上的突破不僅緩解了不可降解材料包裝給環境造成的巨大的壓力,同時它的無限循環利用功能極大的減少了資源浪費。各物流企業應積極學習京東的“綠色物流”措施,總結經驗,尋求創新,合力讓物流從源頭“綠意盎然”。
3.2 創新包裝設計,提高快遞包裝二次使用率
對于大部分快遞企業來說,快遞包裝材料的更新升級受到科學技術和前期巨額資金投入的限制,因此短時間很難普及。針對這一現象,我們從另一個方面探尋到一個可行的解決辦法——創新包裝設計,提高快遞包裝二次使用率。通過改變包裝的設計來增加快遞包裝的使用次數,提高使用率,從而間接地減少資源浪費。
近幾年有不少的快遞企業和商家發現了這一點,在他們的快遞包裝設計上加入了環保設計元素,如京東的快遞包裝袋,如圖4所示,采用手提袋式的設計,快遞包裝在一次使用后,還可用來做購物袋、禮品袋等,不僅簡約美觀,同時帶有設計感的包裝會讓客戶在拿到快遞時感受到快遞公司的用心,間接地提升了客戶的體驗感和忠誠度。其次,國貨護膚品品牌“至本”的快遞包裝也值得一提,具體設計如圖5所示。至本采用的紙盒包裝,表面看起來與普通快遞紙盒包裝無異,但開箱后就會發現它在設計上的巧妙之處,至本快遞盒采用DIY收納盒的設計方式,快遞盒在使用一次之后可以通過手工改裝成收納盒,盒內附有詳細的改裝教程和呼吁消費者加入環保,熱愛地球的標語,這一系列措施不僅提高了消費者的環保意識,減少了資源浪費,提高快遞包裝的使用率,同時也升華了至本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品牌形象。
3.3 學校組織宣傳提高學生快遞包裝回收意識
目前,大部分在校大學生仍舊缺乏對于快遞包裹回收的意識,因此,提高學生的回收意識是開展快遞包裝回收活動的必備工作之一。學校可以通過組織有關學生部門(如學生會、團總支、社團等)進行關于快遞包裝回收的專題教育,營造校園內的環保氛圍,同時通過黑板報、橫幅等展覽的方式宣傳和呼吁學生積極參與到快遞包裝回收活動中來。
3.4 完善快遞包裝物回收制度體系
任何一家企業都追求盈利,快遞企業亦是如此。快遞包裝回收的開展必然會增加企業自身負擔和成本,因此,如果僅僅只靠保護環境的意識來支撐快遞企業去做快遞包裝回收是不現實的。所以,在鼓勵企業開展快遞包裝回收業務的同時,也要加快立法進程,完善快遞包裝物回收制度體系,使快遞包裝回收有法可依,有規可循,為快遞包裝回收利用提供堅實的制度保障。
3.5 建立有效的校園快遞包裝回收機制
在調查過程中發現,部分快遞網點出于降低自身經營成本的目的自發地開展了快遞包裝物回收的活動,但由于回收成本和管理難度太高,沒有形成廣泛的影響。針對快遞公司回收需要耗費額外的人力、物力投入,傳統第三方回收與快遞點合作不夠高的現狀,結合這兩點并加以改進,通過建立以學校和在校學生為主導的第三方回收平臺,將校園快遞包裝物回收與快遞點聯系起來,提高校園內快遞包裝物回收利用效率,具體流程如圖6所示。這一措施將使第三方回收規模化,由專業的人員管理和運營,同時也為大學生創業創造了機會。
參考文獻:
[1]國家郵政局.中國快遞領域綠色包裝發展現狀及趨勢報告[R].北京:中國郵政快遞報社,2016.
[2]栗陽.快遞包裝綠色化法律問題研究[J].法律經緯,2019.
[3]單麟婷.大學校園快遞包裝物回收研究——以沈陽大學為例[J].電子商務,2018(01):95-96.
[4]孟疆緣,麻瀟尹.高校校園快遞包裝物回收利用現狀調查及對策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9.
[5]薛云峰,李燕.大學校園快遞包裝回收再利用研究——以上海海洋大學為例[J].現代經濟信息,2019.
[6]趙展雄,曾素梅.論快遞回收與再包裝淺析項目可行性[J].品牌研究,2018(5):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