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俄羅斯特派記者 張曉東 ●本報記者 趙覺珵 ●柳玉鵬
“中國公民切勿通過綏芬河口岸回國”,中國駐符拉迪沃斯托克總領館日前的一條提醒讓這個位于中俄邊境的小城登上微博熱搜。根據黑龍江省衛健委9日發布的數據,8日0-24時,黑龍江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40例,其中39例由綏芬河口岸從俄羅斯輸入。面對巨大壓力,綏芬河口岸從7日起臨時關閉,這個常住人口不足7萬人的小城也第二次按下“暫停鍵”。在當地的嚴格防控下,目前尚未發現與輸入病例相關的本土病例。隨著境外疫情持續蔓延,類似綏芬河這樣的邊境小城如何守住“國門”,成了
中國抗疫新的焦點。
綏芬河境外輸入病例占全國11%
9日,黑龍江省衛健委副主任葛洪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截至4月8日24時,全國累計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103例,其中黑龍江省127例,占11.5%;經綏芬河境外輸入123例,占全省96.85%。全國累計境外輸入無癥狀感染者364例,其中黑龍江省154例,占42.3%,全國排名第一;經綏芬河境外輸入137例,占全省89%。
綏芬河境外輸入確診病例已連續多天增長。這些輸入病例原籍來自除西藏外的全國各省市,一半以上是黑龍江以外人員。他們都有相似的行動軌跡,即由莫斯科乘飛機前往符拉迪沃斯托克,然后轉乘汽車至綏芬河口岸。有些病例還是從歐洲經莫斯科轉機而來的。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生活20余年的康先生7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近期俄羅斯直飛中國的航班大幅減少,不少華人華僑只能通過陸路回國,由于交通便利,綏芬河口岸通常是入境首選。
在莫斯科生活多年的牛先生8日通過綏芬河口岸入境并經過了核酸檢測,目前正在隔離中。牛先生9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現在選擇從莫斯科回國的一大半是在俄經商的中國人,其中有不少是因為身體不適,擔心在俄得不到及時救治才回國的,這可能是綏芬河口岸入境人員中有較多感染者的原因之一。一名仍在莫斯科的華僑對《環球時報》記者說,許多返鄉者是莫斯科薩達沃市場的中國務工人員,他們為省錢集中居住在市場旁的公寓樓里,人員混雜,很容易感染,不少人已經出現癥狀。市場關閉后,房東也不讓他們進公寓,他們無處可去。由于從莫斯科至符拉迪沃斯托克是俄國內航線,價格便宜,所以他們都選擇這條路線回中國。
由于入境人員驟增,口岸檢驗檢疫能力和市區隔離檢測能力已超過極限,綏芬河口岸從7日起臨時關閉,恢復開關日期另行商定。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8日稱,從中俄兩國有關主管部門獲悉,中俄陸路邊境口岸人員通道目前已全部臨時關閉。
綏芬河如何守衛“國門”
隨著輸入病例持續增加,綏芬河的防疫壓力急劇加大,醫療體系不堪重負。綏芬河是縣級市,總人口不足7萬。該市醫院、衛生院共6個。綏芬河全市核酸檢測能力只有每天96份,能夠隔離的傳染病醫院只有17張病床。9日,綏芬河市政府官網發布消息,該市正在夜以繼日將一棟辦公大樓改建成方艙醫院,可提供600余張床位,預計11日完工投入使用。該市人民醫院于8日晚全面停診,用于接收輸入的無癥狀感染者。
與此同時,黑龍江省8日成立醫療救治組緊急支援綏芬河。黑龍江省已先后派駐71名省級專家抵達綏芬河和牡丹江,牡丹江市派駐151名醫務人員支援綏芬河。黑龍江在除牡丹江外的其他地市儲備1000人的醫療支援力量,以100人為一個團隊,根據需要分梯次整建制隨時投入救治工作。在全省支持下,綏芬河檢測能力提升到每天600份。牡丹江市在全市范圍內籌備了4200個房間幫助隔離入境人員,由綏芬河入境的輸入確診病例也將全部送到牡丹江進行救治。
綏芬河再次啟動了防疫應急預案。在綏芬河口岸,對入境的車輛和人員進行100%登臨檢疫、100%健康申報、100%體溫監測、100%流行病學調查、100%采樣檢測,檢測結果呈陽性者直接送到定點醫院進行確診和醫治,其余人員集中進行14天隔離。
為了嚴格做好“內防擴散,外防輸出”,綏芬河市9日發布通告,對部分路段、車輛實施交通管制,禁止出租車和客運車輛等駛出城區。這是疫情發生后,該市第二次按下“暫停鍵”。此前一天,綏芬河還重新開始在全市各小區實行24小時值守,進出人員按“通行證登記+掃碼+測溫+戴口罩”管理,小區居民每戶每3天可派一人外出購買生活必需品。不少綏芬河市網友稱,這次比第一次還嚴格。
根據黑龍江衛健委的消息,目前尚未發現與境外輸入病例相關的本地確診病例或關聯病例。許多網友在社交媒體上為綏芬河市和黑龍江省點贊。有網友稱:“從綏芬河入境的人員全都在當地就地集中隔離,目前沒有出現從綏芬河、從黑龍江偷偷轉車、轉飛機、轉高鐵到其他地方的,我們沒有給其他省市添麻煩。”不過,也有網友擔憂,“這里可不比武漢,即使有醫務人員馳援,當地的醫療條件也堪憂。怎么能把所有壓力都讓一個小口岸擔著?”
嚴防境外疫情從陸路輸入
目前,俄羅斯確診病例正快速增加。俄防疫指揮部9日發布消息稱,過去24小時,俄羅斯新增確診病例1459例,累計確診病例超1萬例,累計死亡病例76例。莫斯科是全俄疫情最嚴重的地方。
8日,俄總統普京與各聯邦主體行政長官舉行疫情視頻會議時表示:“俄國內新冠疫情發展未來2-3周最為關鍵。這段時期,需要我們最大程度集中各種資源,嚴格執行醫生的建議和目前在各地區實施的防疫措施。必須經受住自我隔離的考驗,是否能夠取得抗擊新冠病毒的勝利取決于我們的紀律性和責任心。”
俄國際文傳電訊社稱,濱海邊疆區行政長官科熱緬科在視頻會議上稱,中國人從符拉迪沃斯托克過境的情況引起當地居民的嚴重關注。邊疆區政府決定對所有乘俄國內航班抵達濱海邊疆區的中國公民強制隔離14天,同時建議限制從其他地區飛往濱海邊疆區的航班數量。科熱緬科稱,目前俄羅斯外交官員正與中方就組織中國公民回國事宜進行溝通。
俄羅斯“遠東旅行社”負責人、符拉迪沃斯托克當地華僑陳剛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在本次疫情中,大部分華僑還是選擇在俄羅斯境內的家中進行自我社交隔離。他表示,當地已開始實施隔離法令,未持通行證的人不能隨便上街,否則會被處以最高相當于9萬元人民幣的罰款。而有關措施可能會在短期進一步加強,“這幾天有軍隊人員在俄羅斯各地活動,比如封鎖一些道路。大家猜測,符拉迪沃斯托克等城市可能會在近期封城”,他告訴《環球時報》記者。
綏芬河只是中國眾多陸路口岸中的一個。許多口岸城市較小,衛生資源不足,有專家建議國家更加重視境外疫情的陸路輸入,不能單靠當地自身力量防控疫情。國家移民管理局邊防檢查管理司司長劉海濤日前表示,我們國家的陸地邊界線長達2.2萬公里,陸地邊境開放的口岸是91個,除此之外,還有數量眾多的邊民通道、便道、小路,情況非常復雜,境外疫情自陸路方向向我輸入的風險高。▲
環球時報20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