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明
2020年的新年一過,人們最大的盼頭應該就是春節了。庚子年,十二生肖鼠打頭,小小的一個輪回,都期盼著有好兆頭,應景的話滿滿是吉利,總歸是太平了好多年,回回都是歡喜節,曾經的苦日子一定是淡忘了。老鼠據說是這個世界上,除人類以外活得最好的物種,生存環境比人類惡劣這就不用說了,人類已經離開山洞萬年,老鼠還在一天天打洞,打完了洞就存糧,這讓人想起幾十年前常說的口號——深挖洞、廣積糧。為備不時之需,和咱們偷搶各種吃食的是它、沒有了就啃桌椅柜子書本的是它、斗智斗勇玩得你團團轉的是它。有些災難來臨,這小生命還有靈氣,幾千米以下的巖溶氣體變化,它能早早地感應地震了,帶著自己的族群躥出地面,一路狂奔到安全地帶。現在形勢下,看看耗子,人類應該是有幾分慚愧。
可以吐槽老鼠最不好的事,我覺得只有“鼠疫”。這是入了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辟謠發布的——2019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求真榜。流言——鼠疫病死率高達100%,無藥可治,染上就等死吧!真相——鼠疫又叫黑死病,是一種烈性傳染病。根據不同的感染部位和臨床表現,鼠疫可以分為腺鼠疫、肺鼠疫、敗血型鼠疫、輕型鼠疫和其他少見類型鼠疫。歷史上,鼠疫確實引起過大范圍的死亡,但這是因為當時人們對鼠疫的病因、治療、預防認識不足。雖然人類對鼠疫普遍易感,但在現代醫學里,鼠疫已不再無藥可治。事實上,臨床上鼠疫病例可以通過規范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病人如果能夠早期就診,并得到規范治療,治愈率很高,可疑接觸者也能通過預防性服藥而避免發病。不過,需要提醒的是,未治療的鼠疫患者病死率極高,比如最兇險的肺鼠疫,可在發病18-24小時內致命。敗血型鼠疫如不及時治療,病死率幾乎為100%。所以,及時診斷和治療,對于患者存活和減少并發癥至關重要。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表示,當前我國已經基本建立了比較完善的防控體系,只要科學應對,不會出現鼠疫疫情大范圍擴散風險。鼠疫曾在歷史上造成過重大傷亡,因此相關流言在北京發現兩例輸入型病例時迅速傳播。在出現重大疫情、重大災難等突發事件時,人們往往會非常敏感和恐慌,此時相關流言極易傳播。對待極端的說法,要養成多質疑的習慣。(引自2020年1月19日《光明日報》第六版“大健康”)

剛下過雨的北京顯得格外凄涼
同樣是2020年1月19日,新華社發布消息——湖北省武漢市發生不明原因肺炎疫情后,國家衛健委立即派出國家工作組和專家組趕赴武漢,按照屬地管理原則,與湖北省、武漢市共同研究落實疫情防控措施。2020年1月1日,國家衛健委成立由主任馬曉偉為組長的疫情應對處置領導小組,會商分析疫情發展變化,研究部署防控策略措施,及時指導、支持湖北省和武漢市開展病例救治、疫情防控和應急處置工作。據悉,國家衛健委第一時間組織中國疾控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科學院、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等單位,對病例樣本進行實驗室平行檢測。2020年1月8日,初步確認了新型冠狀病毒為此次疫情的病源。隨即,國家衛健委進一步加強部門聯動,研究共同加強疫情防控工作的具體舉措。召開全國衛生健康系統電視電話會議,對全國疫情防控工作進行全面部署。印發病例診療、防控方案,在全國建立了“日報告、零報告”制度。下發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要求各地加強檢測,全力救治患者,及時發布確診病例及疫情防控信息。全國愛衛辦部署開展以加強市場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為主題的冬春愛國衛生運動。近日,國家衛健委陸續向各省派出工作組,指導做好疫情防控相關工作。同時,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與世界衛生組織、我國港澳臺地區、有關國家及時通報疫情信息和防控工作進展,第一時間向世界衛生組織共享新型冠狀病毒基因序列,疫情應對處置工作得到了世界衛生組織的充分肯定。專家研判認為,當前疫情仍可防可控。但新型冠狀病毒傳染來源尚未找到,疫情傳播途徑尚未完全掌握,病毒變異仍需嚴密監控。下一步,國家衛健委將加強部門協調聯動,嚴格落實疫情防擴散措施。繼續做好全國疫情防控工作,及時發現并有效處置疫情。組織開展好愛國衛生運動,加大環境衛生整治力度。繼續加強病毒溯源和變異監測工作,做好應對疫情變化的技術準備。國家衛健委將加強春節期間值班值守,密切關注疫情防控形勢發展變化,指導各地落實防控措施。(引自2020年1月20日《北京日報》第十版“中國世界”)
上述信息在《北京日報》第十版的第二條,十版的頭條是“今年我國經濟平穩運行基礎堅實”,引文是——昨天上午,國家發改委舉行2020年首場新聞發布會,介紹了我國宏觀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言人孟瑋介紹,面對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的復雜局面,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全年經濟發展主要目標任務較好完成。從2020年發展趨勢看,我國經濟保持平穩運行的基礎依然堅實、有利條件依然較多。“我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這是我國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的一個重大成就,也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重大進步。”孟瑋說。
再往前幾天找,2020年1月11日《北京晚報》第十五版“縱聞天下”,跟醫療健康有關的信息占了3條。很大篇幅,占頭條版面幾乎一大半,說的是——《關于深化我國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近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新一輪醫保改革大幕將啟。改在“制度”,重點解決從“有”到好。“路徑”清晰,四大環節用好“救命錢”。利在“多元”,托底保障功能將筑牢。另外兩條版面差不多,可以叫“豆腐塊”。上一條是晚報記者寫的“全國健康城市評價結果出爐”。昨天,國家衛健委公布全國愛衛辦關于全國健康城市評價結果的通報,并公布2018年度健康城市建設示范市、各省份排名第一位城市和進步最快城市名單。記者看到,北京市東城區分別獲得2018年度健康城市建設示范市第一名和各省份健康城市建設第一名。從評價結果看,各地健康城市建設工作穩步推進,健康治理水平不斷提升,在健康環境、健康社會、健康服務、健康文化等領域取得較為顯著的成效。在參評的37項指標中,33項指標較上一年度有所提升,其中每萬人口全科醫生數、每千人食品抽樣檢驗批次數和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等3項指標增幅超過15%,29項指標高于全國平均值,24項已超過2020年國家目標值。參評城市(區)人均壽命中位數達到79.15歲,嬰兒死亡率降低到2.88‰,孕產婦死亡率降低到8.88/10萬,城市人群健康水平總體優于全國平均水平。下一條是據新華社發布:“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死亡1例”。武漢市衛生健康委11日晨發布通報稱,在“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病原體初步判定為新型冠狀病毒之后,武漢衛健委組織對現有患者標本進行檢測,截至1月10日24時,初步診斷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41例,其中重癥7例、死亡1例,其余患者病情穩定。去年12月底以來,武漢確診的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患者數持續增加。據武漢市衛生健康委1月5日晚通報,截至當日8時,全市共報告符合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診斷患者59例,其中重癥患者7例。11日最新通報,在本次“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病原體初步判定為新型冠狀病毒后,專家組立即對診療、監測等方案進行修訂完善。據通報,目前初步診斷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41例,其中2例已經出院、重癥7例、死亡1例。密切接觸者739人,其中醫務人員419人,均已接受醫學觀察,未發現相關病例。自1月3日以來未發現新發病例。目前,未發現醫務人員感染,未發現明確的人傳人證據。

疫情期間乘坐公交車的人寥寥無幾
看來看去,疫情初始階段每一個時間節點,新聞想的是有壞消息更要有好消息,而且所謂的壞消息開始肯定沒有讓你感覺緊張、感覺恐慌。關于疫情高深的醫學理論咱不懂,面對消息面的快速變化,確實讓人茫然。比如1月3日媒體說未發現醫務人員感染。未發現明確的人傳人證據。到了1月19日,鐘南山院士提到了有人傳人,特別是有醫務人員感染,前后說法的差距也太大了吧。有專家說“可防可控”,我想也不應該是現在這個局面。我們從全國看,1月20日前后確診200多例,到截至1月28日的4529例,這個疫情會有多嚴峻。放到現在3月的形勢看,作為人心情應該是沉重的,多一些反省是應該的。正所謂“君子檢身,常若有過”,是非曲直,直指人心。
(編輯·劉穎)
51498473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