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琦
摘要:中國的壁畫藝術歷史悠久,是民族文化遺產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中元代的永樂宮壁畫,它不僅是我國繪畫史上的重要杰作,在世界繪畫史上也是罕見的巨制。永樂宮壁畫集合了歷代壁畫之大成,沿襲唐代正統派的繪畫傳統,構圖氣勢宏偉、線條沉穩流暢、色彩浪漫典雅。對永樂宮壁畫線條與色彩的研究,能夠為我們進一步了解元代繪畫風格、以及唐代壁畫和民間寺觀繪畫提供重要意義。
關鍵詞:永樂宮壁畫;線條;重彩畫
元代在結束了宋末的幾個政治對峙局面后實現了統一,并且逐漸接納吸收了漢族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傳統。為鞏固政權,國家對各類宗教采取保護與支持的態度,佛寺道觀壁畫都具有相當的規模。因此,元代的壁畫發展與成就不容忽視,此時的壁畫雖然不及六朝隋唐時期發達,但是仍然保持著精湛卓越的技巧和世俗性的特色,特別是永樂宮壁畫,保存較為完整,成為了我們研究古代壁畫藝術特點的珍貴資料。
永樂宮位于山西省運城永濟市,是元代時為紀念 “八仙” 之一的呂洞賓而修筑的 。永樂宮內的壁畫滿布在三清殿、純陽殿和重陽殿這三座大殿內。
三清殿,又稱無極殿,是永樂宮的主殿,供太清、上清、玉清元始天尊的神堂。殿內四壁,滿布壁畫,面積達403.34平方米,畫面上共有人物 289個。這些人物按照對稱儀仗的形式進行排列,以南墻的青龍、白虎星君為前導,分別畫出天帝、王母等28位主神。圍繞著主神的是28宿、12宮辰等天兵天將,在畫面上徐徐展開。畫面人物雖然繁多、場面密密匝匝,但整幅畫的神采又都集中在這近300個天神朝拜元始天尊的道教禮儀中,因此被稱為“朝元圖”。
純陽殿,是為供奉呂洞賓而建的。純陽殿內的壁畫中繪制了呂洞賓從誕生起,至得道成仙再到普渡眾生的神話連環故事。純陽殿內對扇后壁的“鐘、呂談道圖”,是一幅極為珍貴、人物描寫極為成功、情景相融得極為恰到好處的一幅壁畫,成為了純陽殿中的亮點。
重陽殿,是為供奉道教全真派首領王重陽及其弟子“七真人”的殿宇。殿內與純陽殿采用連環畫形式相同,描述了王重陽從降生到得道度化七真人成道的道教故事。重陽殿內的連環畫,雖是敘述王重陽的故事,但卻妙趣橫生地展示處當時封建社會中人們的活動,如同一幅幅活生生社會生活的縮影,極具社會文化研究價值。
這些繪制精美的壁畫總面積達960平方米。其繪畫題材之豐富、畫技之精湛的畫風特點,可見是在繼承了唐、宋以來優秀的繪畫技法基礎上,同時又融合了元代的繪畫特點,從而形成了永樂宮壁畫的獨特風格,是元代寺觀壁畫乃至中國壁畫中的瑰寶。
1 永樂宮壁畫中線條的運用
自古中國畫都注重“以形寫神”,形的表現是一種高度概括下的以線為主的抽象表現,在永樂宮壁畫的線條應用上看,線條的極致不僅能夠準確表現客觀物象的形質,而且通過線條來表達人物的性格特點與內在情感。
1.1 線條在描繪形象以及對情感表達上的運用
永樂宮壁畫中人物的造型非常生動傳神,特別是三清殿內的人物,雖然人物眾多,但其憑借線條的應用,使眾多人物看起來神態各異,疏密相間得當,交相呼應,富于變化卻又完整統一。在形象的描繪上,帝君神情多威嚴肅穆,玉女多含情微笑,人物有的顧盼對話,有的沉默深思,壁畫中的線條將其不同的人物狀態和心理狀態都表現得淋漓盡致,達到中國人物畫用線造型中 “傳情”的功能。中國畫線描造型的觀察方法立足于對對象本質結構的深刻理解,而是不強調對光影變化的捕捉集來凸顯結果,把握物象的總體特征,感悟對象所顯 出的“有意味的形式”,此即古畫論所謂“觀象悟道”。永樂宮壁畫用線嚴謹,對人物性格的塑造和情感的延伸,具有其特殊的風格。
1.2 線條的表現形式
在三清殿的《朝元圖》中,人物服飾冠戴華麗輝煌,衣紋多用吳道子“莼菜條”線條,這種線條的特點是用筆勁健而流暢,既含蓄又有力度,衣帶飛舞飄逸,有如滿墻風動,充分發揮了線條的高度表現力。特別是南極長生大帝帽冠上三米長的飄帶,一氣呵成,線條流暢仿佛在隨風舞動,讓人無法找到起落筆之處。
壁畫人物的胡須、鬢發用“毛根出肉”的線條畫法,在接近皮膚的地方用筆尖細,隨著兩側的展開,逐漸變粗,根根清晰分明,用筆細致勁健。
永樂宮壁畫采用傳統的重彩勾填法,線條剛柔相濟,長短曲直,抑揚頓挫,將中國畫線條的動與靜、外在于內在的美感表現得淋漓盡致。
2 永樂宮壁畫中色彩的運用
永樂宮壁畫使用的都是礦物色,采用天然石色,這也是永樂宮壁畫顏色在歷經這么多年依然保持鮮亮的原因。礦物顏料有設色渾厚艷麗,燦爛輝宏的特點,以石青、石綠為主調,朱、紫、赭石為輔,并且在大的青綠色塊中穿插白、紅、黃、金以及三青、四綠等小塊亮色,還多處使用傳統的“瀝粉貼金”手法進行裝飾,豐富畫面層次,使壁畫富麗堂皇的華貴之感。呈現出壁畫設色的象征性與裝飾性。
在永樂宮壁畫的用色方面,采用重彩勾填的方式,即墨線勾形,重彩填色。色彩厚重而豐富,絢爛而協調,在人物背景上都富有裝飾性的圖案,并且在人物冠戴、衣襟、薰爐等處瀝粉貼金,豐富層次和渲染仙界華麗美好的氣氛。以三清殿西壁中部下層的一幅奉寶玉女像為例,奉寶玉女在金母元君的身后,玉女面相俊俏,眉眼含情,雙目前視,嘴唇微閉,頭上戴花冠,身穿廣袖衫,雙手捧著裝有龍旃的圓盤。面部和衣紋的描繪疏密有致。衣裙用土黃色,點綴搭配以綠色的飄帶,再用瀝粉貼金的方式為發飾和龍旃進行裝飾,給人以高貴富麗的神秘之感。
3 永樂宮壁畫線與色的藝術價值
永樂宮壁畫用傳統的程式化畫法,卻使得近三百個形象無一雷同之感,讓人嘆為觀止。作為唐、宋繪畫藝術特別是壁畫藝術的直接繼承者,永樂宮壁畫在我國繪畫史上當占一席之地,其在線條的運用與色彩的運用,展現了元代特有的繪畫藝術特點,給人勁健有力又富麗典雅之感,從目前發現的我國古代繪畫遺跡來看,大幅的元代人物畫極少,三清殿《朝元圖》以其圓潤簡練而富有表現力的線條、賦色濃艷、并對服飾法器等加以瀝粉堆金的手法,正可作為研究、借鑒元代繪畫的范例,并可從中得到發展中國傳統繪畫藝術的重要啟示。整個壁畫極為豐富,是研究繪畫藝術和當時社會生活的生動資料,而其在線與色的運用技法,也是我們繪畫學習與創作的典范。
(作者單位:沈陽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