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混種牛膝菊嫁接后代對生菜鎘積累的影響①

2020-04-12 12:11:08黃科文林立金馬倩倩李克強廖明安
土壤 2020年1期
關鍵詞:礦山

黃科文,林立金,石 軍,馬倩倩,李克強,廖明安*

混種牛膝菊嫁接后代對生菜鎘積累的影響①

黃科文1,林立金2,石 軍3,馬倩倩4,李克強1,廖明安1*

(1四川農業大學園藝學院,成都 611130;2 四川農業大學果蔬研究所,成都 611130;3 綿陽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四川綿陽 621023; 4達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四川達州 635000)

采用盆栽試驗,將兩種生態型(農田和礦山)鎘超富集植物牛膝菊進行正反嫁接:以礦山生態型牛膝菊為砧木(后代為礦砧)、農田生態型牛膝菊為接穗(后代為農穗)進行嫁接和以農田生態型牛膝菊為砧木(后代為農砧)、礦山生態型牛膝菊為接穗(后代為礦穗)進行嫁接,研究了混種兩種生態型牛膝菊正反嫁接實生后代(農田、礦山、農砧、礦砧、農穗、礦穗)對生菜鎘(Cd)積累的影響。結果表明:與生菜單種處理相比,只有混種農穗及礦穗處理不同程度提高了生菜根系及地上部分的生物量(其中,混種礦穗處理的生菜地上部分生物量最大,較生菜單種處理提高了10.98%),其他混種處理均抑制了生菜的生長。另外,混種農穗及礦穗處理顯著提高了生菜葉片過氧化物酶(POD)及過氧化氫酶(CAT)活性,但對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響不大。混種牛膝菊嫁接后代顯著降低了生菜地上部分的Cd含量,且與礦穗混種處理的Cd含量最低,較生菜單種處理降低了29.18%。因此,生菜與礦穗混種,既能有效降低生菜可食用部位(地上部分)的Cd含量,還能促進其生長。

牛膝菊;嫁接后代;生菜;混種;鎘

隨著城市污染、礦區開采,工業“三廢”的排放加劇,城郊菜區土壤重金屬污染日益嚴重[1]。鎘(Cd)是毒性最強的重金屬之一,易在土壤中長期積累,造成蔬菜品質下降,并通過食物鏈危害人體健康[2]。不同類型的蔬菜對土壤重金屬的積累存在較大差異,重金屬在蔬菜中的含量由高到低依次為葉菜類、根莖類、瓜果類[3]。近年來,葉菜類蔬菜因其在生產過程中相較其他類型蔬菜擁有更高的重金屬積累量,引起了人們廣泛的關注[4-5]。植物修復技術是利用重金屬超富集植物吸收、轉移土壤重金屬的一種綠色、安全的修復措施[6]。將重金屬超富集植物與普通植物混種,實現修復重金屬污染土壤的同時進行農業生產是植物修復技術的重要研究方向[7-8]。研究表明,Cd超富集植物續斷菊與經濟作物(玉米、蠶豆)混種,可在降低經濟作物Cd含量的同時有效促進續斷菊對土壤Cd的積累[9-10]。相較于蔬菜單種,混種重金屬超富集植物雞眼草可顯著降低番茄、白菜、卷心菜可食用部位的Cd含量,但提高了油冬菜及花椰菜對土壤鉛(Pb)、鋇(Ba)的積累[11]。超富集植物東南景天與大豆、玉米混種均顯著提高了東南景天地上部分的Pb、Zn(鋅)含量,與黑麥草混種卻抑制了東南景天對Pb、Zn的積累;相較于作物單種,混種東南景天可顯著抑制黑麥草及玉米對Cd、Zn的吸收,但顯著促進了玉米對Pb的積累[12]。這些研究表明不同混種模式對植物重金屬含量的影響存在較大差異。因此,篩選合適的重金屬超富集植物-普通植物混種模式來降低經濟作物的重金屬含量具有重要意義。

生菜()是葉用萵苣的俗稱,為菊科萵苣屬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富含多種維生素以及鈣、鐵、磷鹽,具有較高的食用價值[13]。有研究發現,生菜在生長過程中會吸收并積累土壤中的Cd,對人體健康存在一定危害[14]。牛膝菊()為菊科牛膝菊屬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種生長迅速、廣泛分布的Cd超富集植物,且在不同生態環境條件下,不同生態型的牛膝菊對土壤Cd的積累能力存在較大差異[15-16]。梁歡[17]以不同密度的牛膝菊與生菜混種,發現混種低密度牛膝菊可有效降低生菜可食用部位的Cd含量。前期的初步研究發現,兩種生態型(農田和礦山)牛膝菊正反嫁接實生后代的Cd積累特性存在明顯差異,這可能與嫁接導致的DNA甲基化模式改變遺傳給后代有關[18]。鑒于此,本試驗分別將這兩種生態型的牛膝菊正反嫁接實生后代與生菜混種,研究了混種牛膝菊嫁接后代對生菜Cd積累的影響,以期篩選出可以顯著降低生菜Cd含量且能使生菜穩產或高產的牛膝菊嫁接后代植株,為Cd污染地區的蔬菜栽培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2015年9月,分別在四川農業大學雅安校區農場農田(30°23′ N,103°48′ E,農田生態型)和四川省雅安市漢源縣唐家山鉛鋅礦區(29°24′ N, 102°38′ N,礦山生態型)采集成熟的牛膝菊種子保存。

四川農業大學雅安校區農場位于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區,平均海拔620 m,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多年平均氣溫16.2 ℃,多年平均降雨量為1 743.3 mm,多年平均日照1 035 h,多年平均蒸發量為1 011.2 mm[19]。農田土壤(非污染土壤)為紫色土,其基本理化性質為:pH 6.94,有機質43.64 g/kg,全氮3.63 g/kg,全磷0.38 g/kg,全鉀17.54 mg/kg,堿解氮195.00 mg/kg,有效磷6.25 mg/kg,速效鉀191.13 mg/kg,有效態Cd 0.022 mg/kg[19]。

唐家山鉛鋅礦區位于四川省雅安市漢源縣唐家鄉,平均海拔890 m,現保有鉛鋅礦儲量為1.5×106t,年采礦10萬t,零星堆積約60多萬m3廢礦渣。礦區地處北溫帶與季風帶之間的山地亞熱帶氣候區,具有典型的干熱河谷氣候特點,多年平均氣溫為17.9 ℃,年均降雨量為741.8 mm,年均日照為1 475.8 h,年均蒸發量為1 248.2 mm[19]。礦區土壤(鎘污染土壤)為黃棕壤,其基本理化性質為:pH 8.17,有機質26.56 g/kg,全氮1.16 g/kg,全磷1.93 g/kg,全鉀0.59 g/kg,堿解氮13.14 mg/kg,有效磷0.26 mg/kg,速效鉀7.98 mg/kg,有效態Cd 16.78 mg/kg[19]。

生菜品種為意大利散葉生菜(全年抗熱耐抽薹),購自保豐種子商行。

供試土壤為潮土,取自成都市溫江區農田,土壤基本理化性質參照鮑士旦[20]方法測定:pH 7.35,有機質41.38 g/kg,全氮3.05 g/kg,全磷0.31 g/kg,全鉀15.22 g/kg,堿解氮165.30 mg/kg,有效磷5.87 mg/kg,速效鉀187.03 mg/kg,未檢測出Cd。

1.2 嫁接

2015年10月,將采集的兩種生態型牛膝菊種子置于溫度25 ℃,光照4 000 lx,空氣濕度80% 條件下育苗。待幼苗高約3 cm、2片真葉展開時,移栽于無Cd污染盆中。當牛膝菊苗高約10 cm時,對兩種生態型牛膝菊進行正反嫁接。

嫁接處理方式如下:

1)礦山生態型不嫁接處理(礦山):直接將礦山生態型牛膝菊幼苗移栽種植,收集種子保存。

2)農田生態型不嫁接處理(農田):直接將農田生態型牛膝菊幼苗移栽種植,收集種子保存。

3)礦山生態型作為砧木(后代為礦砧)與農田生態型作為接穗(后代為農穗)進行嫁接:將礦山生態型和農田生態型牛膝菊幼苗分別從離地約6 cm處剪斷,礦山生態型牛膝菊下部苗(6 cm)作為砧木,農田生態型牛膝菊的上部苗(4 cm)作為接穗進行嫁接,保留砧木葉片及幼芽。

4)農田生態型作為砧木(后代為農砧)與礦山生態型作為接穗(后代為礦穗)進行嫁接:將礦山生態型和農田生態型牛膝菊幼苗分別從離地約6 cm處剪斷,農田生態型牛膝菊下部苗(6 cm)作為砧木,礦山生態型牛膝菊的上部苗(4 cm)作為接穗進行嫁接,保留砧木葉片及幼芽。

嫁接方法為劈接法,用寬約1 cm、長20 cm的塑料帶進行綁縛,使砧木與接穗的結合部位緊密地貼在一起。嫁接后澆水并保持土壤田間持水量為80%,用地膜覆蓋保濕,并用遮陽網遮陰。10 d后逐步移除地膜和遮陽網,并取下綁縛的塑料帶。嫁接成活后,所有植株均種植在無重金屬污染的土壤中,根據土壤水分實際情況不定期澆水確保土壤水分保持在田間持水量的80% 左右。待牛膝菊成熟后,分別收集未嫁接以及正反嫁接處理的砧木及接穗的后代種子保存。

1.3 試驗方法

2016年2月參照梁歡[17]的試驗設計,將土壤風干、壓碎,稱取2.5 kg裝于21 cm × 20 cm(高×直徑)的塑料盆內,加入分析純CdCl2·2.5H2O,使其Cd含量為10 mg/kg,并與土壤充分混勻,保持土壤田間持水量的80%,自然放置平衡4周,不定期翻土,使土壤充分混合均勻。

2016年3月,將牛膝菊嫁接后代種子和生菜種子分別在20 ℃下,置于裝有營養土的培養皿中催芽。當有80% 的種子發芽后移植于穴盤中,在溫度25 ℃,光照強度4 000 lx,空氣濕度80% 的條件下育苗。2016年4月,待牛膝菊幼苗高約3 cm、2片真葉展開時,移栽至準備好的含Cd土壤中與長勢一致的生菜幼苗混種:生菜混種農田生態型牛膝菊(生菜混農田)、生菜混種礦山生態型牛膝菊(生菜混礦山)、生菜混種農田生態型牛膝菊砧木后代(生菜混農砧)、生菜混種礦山生態型牛膝菊砧木后代(生菜混礦砧)、生菜混種農田生態型牛膝菊接穗后代(生菜混農穗)、生菜混種礦山生態型牛膝菊接穗后代(生菜混礦穗)以及生菜單種,每個處理種植4盆。混種處理每盆種植3株生菜和1株牛膝菊,單種處理每盆種植4株生菜。整個生長過程中不定期交換盆與盆的位置以減弱邊際效應的影響,并及時去除雜草,防治病蟲害。

2016年6月,種植2個月后,選取生菜幼嫩葉片,測定其抗氧化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氮藍四唑法測定[21],過氧化物酶(POD)活性采用愈創木酚法測定[21],過氧化氫酶(CAT)活性采用高錳酸鉀滴定法測定[21]。之后整株收獲,用自來水洗凈,再用去離子水反復沖洗,于105 ℃下殺青15 min后,在70 ℃下烘至恒重。稱重,粉碎,過100目篩后,分別稱取生菜根系及地上部分樣品0.500 g,并加入硝酸-高氯酸(體積比為4∶1)放置12 h。待溶液消化至透明后,過濾,定溶至50 ml,用iCAP 6300型ICP光譜儀測定(Thermo Scientific,USA)樣品Cd含量[20]。牛膝菊整株收獲后,分成根系和地上部分分別進行清洗、烘干和Cd含量的測定,其處理過程和測定方法與生菜相同,同時計算牛膝菊的Cd積累量,即Cd含量×生物量[22]。

收集土壤,風干,過1 mm篩后,稱取10 g土樣置于25 ml燒杯中,加入0.01 mol/L CaCl210 ml混勻,靜置30 min后,用校正過的PHS-25型pH值測試儀測定懸液pH[20]。土壤有效Cd含量用0.005 mol/L DTPA-TEA浸提(土液比為1∶2.5)[20],用iCAP 6300型ICP光譜儀測定[20]。

1.4 數據處理

數據采用DPS進行方差分析(Duncan新復極差法進行多重比較)。

2 結果與分析

2.1 混種牛膝菊嫁接后代對生菜生物量的影響

由表1 可知,在Cd脅迫條件下與牛膝菊嫁接后代混種后,生菜各部位的生物量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與生菜單種處理相比,只有混種農穗處理顯著提高了生菜根系的生物量,且較單種處理提高了8.21%(<0.05),除混種礦穗處理外,其他混種處理均顯著降低了生菜根系的生物量。生菜地上部分與整株生物量的大小順序均為:生菜混礦穗>生菜混農穗>生菜單種>生菜混礦砧>生菜混農田>生菜混礦山>生菜混農砧。與生菜單種處理相比,混種礦穗處理顯著提高了生菜地上部分的生物量,且較單種處理提高了10.98%(<0.05)。除混種農穗、礦砧處理對生菜地上部分的生物量無顯著影響外,其他處理均顯著降低了生菜地上部分的生物量。對生菜的整株生物量,只有混種礦穗處理顯著提高了生菜的整株生物量,且較單種處理提高了10.12%(<0.05)。另外,生菜混農砧以及生菜混農穗處理的根冠比較單種有所提高,其余混種處理均降低了生菜根冠比。

表1 混種牛膝菊嫁接后代對生菜生物量的影響(以干物質量計)

注:表中數據為平均值±標準差;同一列數據后英文小寫字母不同表示不同處理間某指標差異顯著(<0.05),下同。

2.2 混種牛膝菊嫁接后代對生菜抗氧化酶活性的影響

由表2 可知,在Cd脅迫下,相較于生菜單種處理,混種農田處理顯著提高了生菜葉片的SOD活性,且較單種處理提高了16.39%(<0.05);混種農砧處理顯著降低了生菜葉片的SOD活性,且較單種處理降低了44.45%(<0.05),其余混種處理對其SOD活性影響不大。對生菜葉片的POD活性,混種農穗及礦穗處理顯著提高了生菜葉片的POD活性,且較單種處理分別提高了10.80%、10.19%(<0.05);混種農砧處理顯著降低了生菜葉片的POD活性,且較單種處理降低了37.38%(<0.05),其余混種處理對其POD活性影響不大。對生菜葉片的CAT活性,混種處理顯著提高了生菜葉片的CAT活性,其大小順序為:生菜混農砧>生菜混礦穗>生菜混礦砧>生菜混農穗>生菜混農田>生菜混礦山>生菜單種,分別較生菜單種處理提高了67.50%、39.65%、23.60%、18.26%、9.97% 和2.55%(<0.05)。

表2 混種牛膝菊嫁接后代對生菜抗氧化酶活性的影響(以鮮物質量計,U/g)

2.3 混種牛膝菊嫁接后代對生菜鎘含量的影響

由表3 可知,在Cd脅迫條件下,相較于生菜單種處理,混種農砧、農穗處理顯著提高了生菜根系的Cd含量,分別較單種處理提高了12.84%、15.19% (<0.05);混種礦山、礦砧及礦穗處理顯著降低了生菜根系的Cd含量,分別較單種處理降低了22.15%、19.80%、14.28%(<0.05)。對生菜地上部分的Cd含量,混種處理顯著降低了生菜的地上部分Cd含量,其大小順序為:生菜單種>生菜混農砧>生菜混農穗>生菜混農田>生菜混礦山>生菜混礦砧>生菜混礦穗,分別較生菜單種處理降低了10.92%、12.43%、16.63%、18.68%、20.14%、29.18%(<0.05)。生菜整株的Cd含量大小順序與其地上部分的Cd含量相同,其中混種礦穗處理使生菜整株Cd含量最低,較生菜單種處理降低了26.85%(<0.05)。說明與牛膝菊嫁接后代混種可以有效降低生菜的Cd含量。

2.4 牛膝菊嫁接后代的鎘積累量

由表4 可知,在Cd脅迫條件下,混種對不同牛膝菊嫁接后代生物量及Cd含量的影響存在差異。對牛膝菊嫁接后代的根系生物量,礦穗混生菜處理的根系生物量最大,且顯著高于礦山混生菜、礦砧混生菜及農穗混生菜處理(<0.05)。對牛膝菊嫁接后代的地上部分生物量,其大小順序為:礦穗混生菜>農穗混生菜>礦山混生菜>農田混生菜>農砧混生菜>礦砧混生菜,其中農穗混生菜及礦穗混生菜處理的地上部分生物量顯著高于其他處理(<0.05)。對牛膝菊嫁接后代的根系Cd含量,其大小順序為:農穗混生菜>礦山混生菜>農砧混生菜>礦穗混生菜>礦砧混生菜>農田混生菜,其中農穗混生菜處理的根系Cd含量最大且顯著高于其他混種處理(<0.05)。對牛膝菊嫁接后代的地上部分Cd含量,礦砧混生菜及礦穗混生菜處理的地上部分Cd含量顯著高于其他處理,農穗混生菜處理的地上部分Cd含量最低。對牛膝菊嫁接后代的根系Cd積累量,其大小順序為:礦穗混生菜>農砧混生菜>礦山混生菜>農穗混生菜>礦砧混生菜>農田混生菜,其中礦穗混生菜處理的根系Cd積累量最大,相較于農田混生菜處理高出了81.32%(<0.05)。對牛膝菊嫁接后代的地上部分Cd積累量,礦穗混生菜處理的根系Cd積累量達到90.714 μg/株,分別較農田混生菜、礦山混生菜、農砧混生菜、礦砧混生菜及農穗混生菜處理Cd顯著高出了24.50%、16.19%、35.93%、54.52%、12.10%(<0.05)。

表3 混種牛膝菊嫁接后代對生菜Cd含量的影響(以干物質量計,mg/kg)

表4 牛膝菊嫁接后代的Cd積累量

2.5 混種對土壤pH及土壤有效態鎘含量的影響

由圖1可知,在Cd污染條件下,相較于生菜單種處理,混種處理顯著降低了土壤pH(<0.05),各處理的土壤pH的大小順序為:生菜單種>生菜混種農田>生菜混種農穗>生菜混種礦山>生菜混種礦穗>生菜混種農砧>生菜混種礦砧。與生菜單種相比,生菜混種礦山、礦砧、農穗及礦穗處理均顯著提高了土壤中有效態Cd含量(<0.05),而其他混種處理則對其影響不大。

圖1 混種對土壤pH 和有效Cd含量的影響

3 討論

間(混)種是指在相同土地上,同時種植兩種或兩種以上生育期相近或相同植物的種植方式,可以實現植物對光能、熱能、養分、水分、土地等資源集約化的利用,達到提高作物產量,改善籽實品質的目的[23-24]。吳娜等[25]研究發現,與馬鈴薯單作相比,馬鈴薯-燕麥混種模式有效增加了馬鈴薯單株塊莖重以及單株商品薯重,顯著提高了馬鈴薯產量。馮曉敏等[26]研究發現,豆科-燕麥混種模式明顯優于單作,且大豆與燕麥混種對大豆、燕麥的生長均有促進作用。正常情況下,植物體內的活性氧與抗氧化系統之間存在動態平衡,但在Cd脅迫下,活性氧大量積累會直接導致細胞膜的損傷和破壞[27-28]。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過氧化物酶(POD)以及過氧化氫酶(CAT)是植物為避免活性氧的損害而形成的內源保護系統,通過這3種酶的協同作用,可以及時清除植物體內的活性氧,避免活性氧大量累積對植物造成損害[29-30]。本研究發現,除混種農穗及礦穗處理不同程度提高了生菜各部位的生物量外,其他處理均抑制了生菜的生長。另外,生菜混種農穗、生菜混種礦穗處理使牛膝菊嫁接后代的地上部分生物量均顯著高于其他處理。同時,相較于生菜單種處理,混種農穗及礦穗處理均顯著提高了生菜葉片的POD以及CAT活性。這說明生菜-農穗及生菜-礦穗這兩種混種模式具有一定的間作優勢,通過相互作用促進了生菜的生長。

混種模式下,植物間的相互作用增強,通過種間的競爭、促進作用以及“根際對話”可以改變植物根際的理化性質,進而影響植物對土壤重金屬的積累能力[31-32]。楊遠祥等[33]在鋅鎘復合污染條件下將白三葉與香根草以不同比例混種,發現合適的混種比例可以顯著提高兩種植物對土壤重金屬的積累量。秦歡等[8]研究發現,大葉井口邊草與玉米混種,有效促進了大葉井口邊草根系及地上部分對砷的吸收,并顯著降低了玉米莖中砷的含量。本試驗發現,混種牛膝菊嫁接后代可以顯著降低生菜可食用部分(地上部分)的Cd含量,與前人的研究結果相似[34]。混種不同處理的牛膝菊嫁接后代對生菜Cd含量的影響存在差異,這可能與不同混種處理對土壤理化性質的影響存在差異有關。土壤pH是影響土壤重金屬離子吸附、解吸,改變其遷移及有效態的重要因子[35-36]。本研究發現,生菜混種牛膝菊嫁接后代顯著降低了土壤pH,其中只有生菜混種礦山、礦砧、農穗及礦穗處理顯著提高了土壤中有效態Cd的含量,而其他處理對其影響不大,說明土壤的有效態Cd含量是土壤pH和其他因子共同決定的,可能還與土壤酶、土壤微生物以及土壤水分等因子相關[37-39]。在不同混種模式中,生菜-礦穗混種模式顯著抑制了生菜對土壤Cd的吸收,使其地上部分及整株Cd含量達到最低。同時,在生菜-礦穗的混種模式下,牛膝菊嫁接后代根系及地上部分的Cd積累量最高且顯著高于其他混種模式。這可能是因為在混種模式下,生菜與礦穗間的“根際對話”最為頻繁,促進了根系分泌物的釋放,鈍化了土壤Cd的活性,從而抑制了生菜對土壤Cd的積累[40]。另外,嫁接可能導致一定頻率的DNA甲基化模式的改變,且接穗發生的變化更為劇烈[18]。相較于農田生態型牛膝菊,礦山生態型牛膝菊對土壤中的Cd具有更強的富集能力,將其嫁接到農田生態型牛膝菊上,可能增強了接穗對Cd的耐性并將這種性狀遺傳到了后代(礦穗)。讓礦穗在生菜-礦穗混種模式下,對土壤Cd的吸收競爭中占據優勢,從而在提高礦穗Cd含量的同時降低了生菜的Cd含量,但混種降低生菜Cd含量的機制還需進一步研究。

4 結論

與生菜單種處理相比,混種礦穗處理在提高生菜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同時有效降低了其可食用部位的Cd含量,對生菜具有安全、增產的雙重效果。另外,相較于其他混種處理,生菜-礦穗的混種模式有效促進了牛膝菊嫁接后代的生長以及對土壤中Cd的吸收,使牛膝菊嫁接后代各部分的Cd積累量達到最大,為實現降低生菜Cd含量的同時有效修復Cd污染土壤提供了理論依據。

[1] 陳濤, 施加春, 劉杏梅, 等. 杭州市城鄉結合帶蔬菜地土壤鉛銅含量的時空變異研究[J]. 土壤學報, 2008, 45(4): 608–615.

[2] 胡文友, 黃標, 馬宏衛, 等. 南方典型設施蔬菜生產系統鎘和汞累計的健康風險[J]. 土壤學報, 2014, 51(5): 1045–1055.

[3] 魏為興. 福州市主要蔬菜基地土壤重金屬的影響評價[J]. 福建地質, 2007(2): 100–107.

[4] 秦麗娟, 張伯堯, 王萬雄. 蘭州市葉菜類蔬菜中重金屬含量及健康風險分析[J]. 甘肅科學學報, 2013, 25(2): 35– 39.

[5] 劉瑞偉, 皇傳華, 劉海軍, 等. 有機肥料對土壤重金屬凈化及葉菜生長的影響[J]. 農業與技術, 2004, 24(6): 80– 82.

[6] 杜博濤, 李華翔, 蘇繪夢, 等. 土壤重金屬污染的植物修復技術綜述[J]. 湖南生態科學學報, 2016, 3(2): 32–37.

[7] 譚建波, 陳興, 郭先華, 等. 續斷菊與玉米間作系統不同植物部位Cd、Pb分配特征[J]. 生態環境學報, 2015, 24(4): 700–707.

[8] 秦歡, 何忠俊, 熊俊芬, 等. 間作對不同品種玉米和大葉井口邊草吸收積累重金屬的影響[J]. 農業環境科學學報, 2012, 31(7): 1281–1288.

[9] 秦麗, 祖艷群, 湛方棟, 等. 續斷菊與玉米間作對作物吸收積累鎘的影響[J]. 農業環境科學學報, 2013, 32(3): 471–477.

[10] 譚建波, 湛方棟, 劉寧寧, 等. 續斷菊與蠶豆間作下土壤部分化學特征與Cd形態分布狀況研究[J]. 農業環境科學學報, 2016, 35(1): 53–60.

[11] 楊暉, 梁巧玲, 趙鸝, 等. 7種蔬菜型作物重金屬積累效應及間作雞眼草對其重金屬吸收的影響[J]. 水土保持學報, 2012, 26(6): 209–214.

[12] 蔣成愛, 吳啟堂, 吳順輝, 等. 東南景天與不同植物混作對土壤重金屬吸收的影響[J]. 中國環境科學, 2009, 29(9): 985–990.

[13] 中國植物志編委員會. 中國植物志[M]. 北京: 科學出版社, 1997.

[14] Mehmood F, Rashid A, Mahmood T, et al. Effect of DTPA on Cd solubility in soil—Accumulation and subsequent toxicity to lettuce[J]. Chemosphere, 2013, 90(6): 1805– 1810.

[15] 金倩. 鎘超富集植物牛膝菊()的抗氧化酶活性變化與光合特性研究[D]. 成都: 四川農業大學, 2014.

[16] 曹玉桃, 彭曉輝, 雷青, 等. 兩種生態型富集植物及超富集植物的鎘積累特性差異研究[J]. 陜西農業科學, 2015, 61(11): 61–65.

[17] 梁歡. 牛膝菊()種植密度對其富集特性及生菜()安全生產的影響[D]. 成都: 四川農業大學, 2015.

[18] Wu R, Wang X R, Lin Y, et al. Inter-species grafting caused extensive and heritable alterations of DNA methyla-tion inplants[J]. Plos One, 2013, 8(4): e61995.

[19] 林立金, 廖明安, 梅洛銀, 等. 不同生態型小飛蓬對鎘脅迫砧木櫻桃植株磷鉀吸收的影響[J]. 中國生態農業學報, 2013, 21(12): 1565–1568.

[20] 鮑士旦. 土壤農化分析[M]. 北京: 中國農業出版社, 2000.

[21] 李合生. 植物生理生化實驗原理和技術[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22] Rastmanesh F, Moore F, Keshavarzi B. Speciation and phytoavailability of heavy metals in contaminated soils in Sarcheshmeh Area, Kerman Province, Iran[J]. Bull. Environ. Contam. Toxicol., 2010, 85: 515–519.

[23] 龔振平, 馬春梅. 耕作學[M]. 北京: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2013.

[24] 胡飛龍, 高倩圓, 焦加國, 等. 不同間作模式下木薯花生光合效率比較[J]. 土壤, 2012, 44(2): 332–337.

[25] 吳娜, 劉曉俠, 劉吉利, 等. 馬鈴薯/燕麥間作對馬鈴薯光合特性與產量的影響[J]. 草業學報, 2015, 24(8): 65–72.

[26] 馮曉敏, 楊永, 任長忠, 等. 豆科–燕麥間作對作物光合特性及籽粒產量的影響[J]. 作物學報, 2015, 41(9): 1426–1434.

[27] Bidar G, Gar?on G, Pruvot C, et al. Behavior ofandgrowing in a heavy metal contaminated field: Plant metal concentration and phytotoxicity[J].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07, 147(3): 546–553.

[28] 羅立新, 孫鐵珩, 靳月華. 鎘脅迫下小麥葉中超氧陰離子自由基的積累[J]. 環境科學學報, 1998, 18(5): 495–499.

[29] Khatun S, Ali M B, Hahn E J, et al. Copper toxicity in: Growth and antioxidant enzymes responses of in vitro grown plants[J]. Environmental and Experimental Botany, 2008, 64: 279–285.

[30] Shah K, Kumar R G, Verma S, et al. Effect of cadmium on lipid peroxidation, superoxide anion generation and activities of antioxidant enzymes in growing rice seedlings[J]. Plant Science, 2001, 161(6): 1135–1144.

[31] 林立金, 羅麗, 楊代宇, 等. 混種富集植物對牛膝菊鎘積累的影響[J]. 水土保持學報, 2014, 28(6): 319–324.

[32] 黃科文, 廖明安, 林立金. 2種生態型三葉鬼針草的不同株數混種比例對其鎘累積的影響[J]. 生態與農村環境學報, 2015, 31(5): 753–759.

[33] 楊遠祥, 朱雪梅, 邵繼榮, 等. 不同混種比例對白三葉和香根草鋅鎘富集的影響[J]. 水土保持學報, 2014, 28(1): 266–269, 275.

[34] 林立金. 混種少花龍葵嫁接后代對枇杷鎘積累的影響[D]. 成都: 四川農業大學, 2015.

[35] Hellweg S, Fischer U, Hofstetter T B, et al. Site-dependent fate assessment in LCA: Transport of heavy metals in soil[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05, 13(4): 341–361.

[36] Li Y T, Becquer T, Dai J, et al. Ion activity and distribution of heavy metals in acid mine drainage polluted subtropical soils[J].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09, 157(4): 1249–1257.

[37] 郭華, 陳俊任, 鐘斌, 等. 毛竹根際與非根際土壤重金屬、理化性質及酶活性特征[J]. 生態學報, 2017, 37(18): 6149–6156.

[38] 盧鑫, 胡文友, 黃標, 等. 叢枝菌根真菌對玉米和續斷菊間作鎘吸收和累積的影響[J]. 土壤, 2017, 49(1): 111– 117.

[39] 姚勝勛, 張超蘭, 楊惟薇, 等. 水分與磷肥對土壤重金屬有效態的影響研究[J]. 西南農業學報, 2015, 28(5): 2194–2198.

[40] 楊仁斌, 曾清如, 周細紅, 等. 植物根系分泌物對鉛鋅尾礦污染土壤中重金屬的活化效應[J]. 農業環境保護, 2000, 19(3): 152–155.

Effect of Intercropping with Grafting Offspring ofon Cadmium Accumulation of Lettuce

HUANG Kewen1,LIN Lijin2, SHI Jun3, MA Qianqian4, LI Keqiang1, LIAO Ming′an1*

(1College of Horticulture,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engdu 611130, China; 2 Institute of Pomology and Olericulture,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engdu 611130, China; 3Miany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Mianyang, Sichuan 621023, China; 4 Dazho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Dazhou, Sichuan 635000, China)

A pot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intercropping wi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grafting offspring of two ecotypes (farmland and mining) of cadmium (Cd) hyperaccumulator plantson Cd accumulation of lettuce. The positive grafting: the rootstock was mining ecotype of(grafting offspring was defined as mining-rootstock) and the scion was farmland ecotype of(grafting offspring was defined as farmland-scion); the negative grafting: the rootstock was farmland ecotype of(grafting offspring was defined as farmland-rootstock) and the scion was mining ecotype of(grafting offspring was defined as mining-sc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monoculture of lettuce, only farmland-scion and mining-scion increased the root and shoot biomasses of lettuce (intercropping with mining-scion had the maximum of shoot biomass, increased by 10.98% compared with the monoculture), but the other treatments inhibited the growth of lettuce. In addition, intercropping with farmland-scion and mining-scion also significantly improved POD and CAT activities but had no obvious effects on SOD activity of lettuce. Compared to the monoculture of lettuce, intercropping with grafting offspring ofsignificantly reduced Cd contents in shoots of lettuce, and intercropping with mining-scion had the minimum content, reduced by 29.18% compared with the monoculture. Therefore, intercropping with mining-scion not only effectively reduced Cd contents in the edible parts (shoots) of lettuce, but also promoted the growth of lettuce.

; Grafting offspring; Lettuce; Intercropping; Cadmium

X53;S636.2

A

10.13758/j.cnki.tr.2020.01.018

黃科文, 林立金, 石軍, 等. 混種牛膝菊嫁接后代對生菜鎘積累的影響. 土壤, 2020, 52(1): 127–133.

四川省教育廳項目(17ZB0342)資助。

黃科文(1992—),男,四川雙流人,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果樹生理生態研究。E-mail: 263733029@qq.com

猜你喜歡
礦山
現代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金屬礦山》2022年征訂啟事
現代礦業(2021年12期)2022-01-17 07:30:32
四大“礦山修復”方法
河北地質(2021年2期)2021-08-21 02:43:50
在礦山里耕耘(國畫)
神劍(2021年3期)2021-08-14 02:30:08
智能化礦山建設在中小型礦山的應用探討
昆鋼科技(2021年2期)2021-07-22 07:47:06
貴州今年要建成800座綠色礦山 2025年不符合標準礦山全部退出
石材(2020年11期)2021-01-08 09:21:48
我國礦企海外十大礦山簡介
礦產勘查(2020年7期)2020-12-25 02:43:42
繪就美好礦山五彩畫卷
陽光(2020年6期)2020-06-01 07:48:36
繁忙的礦山
自動化技術在礦山機電控制中的應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高清| 中文字幕伦视频| 国产亚洲现在一区二区中文| 99在线国产| 成年人福利视频| 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Aⅴ| 特级毛片免费视频| 免费激情网址| 99久久精品国产自免费| 尤物成AV人片在线观看| 青青草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小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无码av永久伊人| 青青青国产视频手机| 蜜臀AV在线播放| 女高中生自慰污污网站| 亚洲综合狠狠| 午夜视频日本| 亚洲视频在线青青| 97人妻精品专区久久久久| 夜夜操天天摸| 免费国产黄线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av| 精品国产99久久| 亚洲an第二区国产精品| 色悠久久综合| 欧美激情伊人| 亚洲av无码成人专区| 天天综合色网| 国产成人喷潮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影视|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视频|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 香蕉视频在线观看www| 久久精品66| 欧美国产成人在线| 日韩欧美网址| 国产精品福利导航| 久久影院一区二区h| 国产丝袜丝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国产在线一区视频| 亚洲福利片无码最新在线播放| 国产超薄肉色丝袜网站| 国产超碰在线观看| www.亚洲国产| 亚洲第一黄片大全| 亚洲AV电影不卡在线观看| 国产美女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亚洲一区色| 日韩精品专区免费无码aⅴ| 亚洲不卡av中文在线|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黄色视频| 天天色天天操综合网| 丁香五月亚洲综合在线| 九九热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美女主播一级成人毛片|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古装片| 九色综合视频网|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尤物精品| 亚洲a级毛片| 亚洲天堂在线视频| 孕妇高潮太爽了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 日韩 欧美 第二页| 国产乱子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女同久久精品国产99国| 国产交换配偶在线视频| 18禁高潮出水呻吟娇喘蜜芽| 精品视频第一页| 香蕉久久永久视频| 国产在线精品人成导航| 欧美专区在线观看| 色综合天天操| 天堂在线亚洲| 免费不卡在线观看av| 国产精品网址在线观看你懂的| 2020久久国产综合精品swag| 成人午夜免费视频| 91蝌蚪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日韩一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