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獎感言: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不要被世俗禁錮。
好味食譜
張翰在離家千里之外的洛陽做官。這天,一陣秋風吹過,他不禁懷念起家鄉(xiāng)的鱸魚膾、莼菜羹。漂泊多年的張翰想:“做人最重要的就是遵循本心,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為了官爵名利的奔波究竟有什么意義呢。”很快,他就辭掉官職,重返家鄉(xiāng)。
這道莼鱸之思,以莼菜鱸魚做引,主料則是遵循本心。不知在張翰的本心中,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和對自由的向往,究竟哪一味會更多一些呢?
好味食譜
春雨霏霏的夜晚,杜甫在友人家吃了一頓香甜的晚飯。動蕩年代的人們,離別容易相見難,當初和友人分別時,大家還青春年少,再見時卻已是兩鬢斑白。看著老友在夜雨中剪春韭的身影,吃著剛出鍋熱騰騰的摻著黃米的飯,杜甫覺得,世間最美好的味道,也不過如此吧。
初春的韭菜最為甜美,而比它更甜美的,當然是那勺被歲月沉淀了的濃濃友誼啊。
好味食譜
荔枝現(xiàn)在已經成為一種尋常的水果,而在過去,因為交通不便、不易保存,人們想吃到它可是件極難的事。不過對這味“日啖荔枝三百顆”來說,最難得的不是荔枝,而是那一小碟樂觀。
蘇軾被貶官到當時被看作“不毛之地”的嶺南。面對迫害,他依然樂觀,“那又如何呢?只要我可以在這兒吃到荔枝,就算長久地住下去也很好呀!”在那些灰暗的不如意的日子里,還有什么味道是比豁達樂觀更暖心的呢?
好味食譜
米粥靜置一夜,凝固后切成四塊,早晚各吃兩塊,叫“畫粥”。野菜切末,簡單腌制后佐粥,是“斷齏”。
如此“斷齏畫粥”,看起來一點也不美味,可范仲淹卻吃了三年。原來,范仲淹小時候家境貧寒,為了集中精力讀書求學,想出了這個既省時間又節(jié)約糧食的飽腹法子。
這道不折不扣的黑暗料理能夠入圍“中華好味”,精髓應該全在那追求理想的決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