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代的歷史中,常常活躍著國人的身影。
比如《詩經》中有一首著名的《碩鼠》,詩中“碩鼠碩鼠,無食我黍!”的呼喊,正是國人對自己君主的控訴。國人把貪得無厭的君主比作肥胖的老鼠,警告他們:“不許再來偷吃我們的糧食,不許再這樣欺壓我們了!”
關于國人,有一個最著名的故事,而這個故事的主角,正是一只人民不堪忍受也不愿忍受的碩鼠,他就是西周的一代天子周厲王。
周厲王暴虐貪財,又驕傲自大。國人對他的意見很大,常常公開議論他的過失。周厲王很不高興,他想我貴為天子,從來只有我批評別人的份兒,別人怎么能批評我呢。他要叫批評他的人都閉上嘴巴。于是,周厲王就叫衛巫負責監視國人,有誰膽敢批評他,就把他抓起來殺掉。在周厲王的恐怖統治下,國人都不敢說話了。可嘴上因為害怕不說,不代表心中就不知道是非曲直,于是大家就在路上彼此交換眼色。召公勸誡周厲王:“水積蓄多了,一旦決口,威力更大。堵住人民的嘴巴,要比堵住水流更危險。千萬不能讓大家沒法自由地講話啊。”周厲王并不聽召公的勸阻。三年之后,國人忍無可忍,起來推翻了周厲王,叫他再也做不成天子了。
人民不能說話,而在路上互相交換眼色,后來成為一個成語,叫“道路以目”,用來形容統治的黑暗。
假如你是當時的天子,你會怎樣對待國人的批評?在生活中,你又是如何對待批評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