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詩,地質學教授,史前考古學研究員,知名科普作家,被譽為“中國科幻小說鼻祖之一”。
后來在長期的野外考察生涯中,我踏上沙漠、戈壁、草原,走進森林、洞穴、沼澤,許多冰川、火山也留下了我的足跡。這些野外地質地貌和動植物考察的經歷,激發了我的想象力。我為什么不把這些寫進故事呢?我曾經的文學夢又點燃了。每一回努力和付出,在某個時刻會成為實現夢想的助燃劑。
我寫了很多科幻故事,但我覺得主題可以幻想,細節必須真實,好的作品是催人上進的,是熱愛科學和大自然的,也是含有濃烈的愛國主義和民族感情的。在廣西考察時,我看到由喀斯特地貌造成的地下瀑布,突發奇想,地下瀑布如果能用來發電那該多好啊,于是我創作了《地下水電站》;在渾善達克沙漠考察時,我發現西北風將沙塵吹向北京造成沙塵天氣,就想要是有一個天氣管理局改造天氣就好了,因此寫了《北方的云》……像這樣的創作故事很多很多,腳踏實地的科普工作,給予我無窮無盡的靈感。
我已經九十歲,時間不多了。必須放棄一些,再嘗試新的領域。學習女排,走下領獎臺,一切從零開始。放棄熟悉的科普、科幻,嘗試童話、動物小說、探險小說。從無名小卒的角度,試一試。九十不努力,百歲徒傷悲。
編輯:楊曉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