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水袖功
普普通通兩條布,不同的長短,不同的運動方式,可以表達出幾十種感情。從最簡單的揮揮衣袖道別,招招衣袖問好,到高難度的投袖、甩袖,需要肩、臂、肘、腕、指各部位協調分工。
道具難易指數
☆
功夫難易指數
☆☆☆☆
NO.2扇子功
折扇、團扇、鵝毛扇、芭蕉扇,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扇子。同樣的扇子給老太太和丑角用,手法不同,表達的心情不同。甚至有時候不能用手,要用扇子去完成一些動作,例如撲蝴蝶、接酒杯。有多難,請你試試看!
道具難易指數
☆☆
功夫難易指數
☆☆☆☆
NO.3髯口功
髯(rán)口就是胡子,通常掛在耳朵上。胡子有長有短,有疏有密,有白有黑。不同的角色戴不同的胡子,一邊演戲一邊耍它來表現人物的個性。耍胡子可以用手,但更多的是運用頭頸,繞、抖、吹、甩,胡子耍得瀟灑可得費功夫。
道具難易指數
☆☆
功夫難易指數
☆☆☆☆
NO.4翎子功
翎(líng)子,是雄性雉雞的羽毛。武將的頭盔上經常插著這樣兩根長長的、輕輕的羽毛,顯得威風凜凜,英姿颯爽。翎子可繞、可抖、可站立,仿佛會說話。這不僅需要巧勁,還得懂一些力學知識。
道具難易指數
☆☆☆
功夫難易指數
☆☆☆☆☆
NO.5椅子功
要說戲曲中的雜技,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是椅子功。一把普通的太師椅,穿著厚厚的花盆底鞋的演員,或單腳站立在窄窄的扶手上,或在椅面上團團轉,又或是輾轉騰挪,看著那么活潑輕盈,豈知背后流下了多少汗水。
道具難易指數
☆☆☆
功夫難易指數
☆☆☆☆☆
NO.6無物功
這出戲講的是打仗,這出戲需要騎馬,可舞臺那么小,怎么辦呢?還有的戲演的是深更半夜發生的故事,舞臺關了燈,觀眾看什么呢?這就需要發揮無實物表演的功夫,這門功夫還有互動性,需要借助觀眾的想象力,一起構成完整的故事畫面。
功夫難易指數
☆☆☆☆☆☆
戲曲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讀到這兒,或許你才摸著這個行當的邊,想入門嗎?接著往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