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格瑞社區所有的居民都煩惱極了。原因就在于林老大上次出門帶回的那只受傷的鳥。
“我真是不明白,”北美紅雀先生惱火地說,“難道我對它不好嗎?我顧不上教自己的孩子捉蟲也去看它——為此,我老婆還和我打了一架,說我把娃都餓飛了。”
“我也對它挺好的。”“串串香”店老板灰伯勞也很郁悶,“自從林老大把它帶回來,我每天都親自去問它,‘你吃什么啊,壁虎干、青蛙干、蛇干、蟋蟀干……我這里應有盡有,除了紅雀干不可以,因為林老大有規定,不能殺害社區的任何鳥兒。’可它總是垂著翅膀,一句話都不說。”
“我還給它送了綠藻。”火烈鳥小姐暫時放棄以水為鏡,插話道。
“可是,它還是傷沒好就跑了。”紅腹錦雞先生總結道。
“而且跑了不止一次。”保安張小五很生氣,“我記得第一次是我把它帶回來的。好家伙,那家伙看到我,還垂著翅膀,一瘸一拐地朝前跑呢。幸虧我機靈,直接從天而降,把它帶了回來。”
“第二次是我帶回來的。”鵂鹠頗有點憤憤不平,“那天黃昏,我正準備找點吃的,結果無意中看到了這家伙正悄悄從社區辦公室里溜出來,一看到我,立即臥在地上,翅膀還顫動著——一看就是傷還沒好嘛,我趕緊又把它帶回了辦公室,還問它要不要吃昆蟲,我可以給它捎外賣。結果這家伙一句話沒說,還一臉的郁悶憂傷,好像我怎么著了它似的。”
“為什么?它為什么要跑?”格瑞社區的鳥兒們面面相覷。
“要不,咱們去問問林老大!”紅腹錦雞先生一拍翅膀,“一定得弄個清楚,要不,江湖上傳出咱們格瑞社區‘不夠朋友’,可太沒面子啦!再說,這家伙也是林老大親自帶回來的。”
“沒錯,沒錯。”社區的居民們終于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鬧哄哄地朝林老大家飛去。
林老大呢,也表示特別困惑,特別不解,特別無辜,“我也不知道它為什么老跑,我已經和它說過,等傷好就帶它回去。”
“那您是從哪兒發現它的呢?”紅腹錦雞先生問。
“在一條河邊的砂石堆上。”林老大回憶道,“當時我正打算捕獵,在空中發現一只老鼠,便直撲下去。再然后老鼠不見了,我看到了它,一邊一瘸一拐地跑,一邊拍打著翅膀,可憐兮兮的,好像傷得很重,我就把它帶回來了——天下鳥兒是一家嘛。接下來,我知道的就和你們一樣了。”
“可是,可是……”鳥兒們更不知所措了,“到底為什么啊?”
“我們親自去問它,”林老大一拍翅膀,下了決心,“飛!”于是,格瑞社區的居民們又一起朝社區辦公室飛去。
那只可憐的家伙正縮在辦公室一角,雙翅下垂,兩眼凄涼。一看到林老大,它便跌跌撞撞地撲了過來,“林老大,林老大,放我回家吧。”
“你傷還沒好呢!等你養好傷,我一定送你回家。”林老大耐心地安慰道。
“是啊,是啊,”北美紅雀也趕緊說,“你老是垂著翅膀,一看就是翅膀受傷了。對我們鳥兒來說,翅膀受傷最要命。你還是先養傷吧。”
“不,不,”對方更加絕望地叫了起來,“我沒受傷,沒有!我是環頸鸻(héng)媽媽,我想我的孩子們,讓我走吧!求求你們!”然后它看到了社區居民們齊刷刷瞪圓了的眼睛,深深地嘆了口氣,“唉,這事兒說來話長,我,我的傷是裝的,這已經成為我的習慣……”
森林日報
2020年11月9日
日前,格瑞社區長官林老大救回一只疑似翅膀受傷的環頸鸻媽媽。據悉,在社區居民們的百般照顧之下,環頸鸻媽媽依然不顧身體未好,再三試圖逃跑。此事令居民們百思不得其解。其中到底藏著什么奧秘?本報記者前往采訪之后,終于揭開了其中的秘密。下面請看一線報道。
養娃如戲 全靠演技
為了脫離危險,動物們常常不得不在敵人面前展示演技,環頸鸻媽媽尤其如此。
每到生育季節,環頸鸻媽媽總是在沙地或泥地上,扒一淺坑建成育兒室。由于它的育兒室容易暴露,因此,即使小家伙們體色和砂石相似,也依然容易受到捕食。
此時此刻,一旦感受到危險,為了保護孩子們,環頸鸻媽媽會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不同的表演:或邊跑邊假裝受傷;或跑到另一個地方假裝孵卵;或者直接臥倒,慢慢用翅膀拍打地面……其中,假裝受傷是它最常用的招式之一。
對于環頸鸻的天敵來說,抓到一只受傷而肉多的環頸鸻,比抓一個小小的、還會到處跑的鳥寶寶或一枚卵更劃算,于是,它往往試圖去抓環頸鸻媽媽。而環頸鸻媽媽會在將對方引到遠處之后,再找機會飛走,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