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青波
(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天津 300308)
軟土一般具有高含水率、高壓縮性、低強度、低滲透性等特點,在軟土地基上修建高速公路、鐵路等,地基將會產生較大沉降且長期不能穩定,從而引起路基、路面變形,影響正常使用。因此,有關軟土特性及地基處理措施的研究受到了很多學者的重視。如張濤[1]等分析了太湖沖湖積相軟土的壓縮特性。桂躍[2]等對昆明、大理的高原湖相泥炭土開展了一系列次固結試驗,發現昆明泥炭土的次固結系數和壓縮指數具有一定的相關性。崔紅軍[3]等介紹了排水法處理湖積軟土的施工方法及效果。李學剛[4]等研究了杭州地區海、湖相軟土的工程特性。朱愛民[5]闡述了樁網及樁筏結構在上海虹橋鎮深厚軟土地基處理中的應用。鄔強[6]介紹了采用真空聯合堆載預壓處理武漢新區湖積相軟土的工程實例。吳賢國[7]介紹了湖沼相沉積層軟土地基處理方案的比選與設計。寧建根[8]等論述了拋石擠淤在山西湖積軟土路基中的應用。
關于印尼萬隆地區軟土的工程特性,已有學者進行了相關研究,如王祥[9]通過X射線衍射分析、薄片鑒定、土工試驗等手段研究了萬隆地區軟土的礦物組成和物理力學性質。C.J.Chartres[10]和 Rina Devnita[11]對萬隆地區火山灰的物質成分進行了研究。A. Desiani[12]對萬隆Gedebage地區的鉆孔及土工試驗數據進行了匯總分析,認為42 m以下的土壤與42 m以上的土壤之間存在差異。
以下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對雅萬高鐵動車段軟土的物理力學特征進行深入研究。
雅加達至萬隆高速鐵路(雅萬高鐵)位于印度尼西亞爪哇島,動車段位于線路終點的萬隆盆地,北側為既有高速公路,東側為既有鐵路,地形平緩,地表主要為水稻田(如圖1所示)。

圖1 動車段位置
萬隆盆地為火山環繞形成的大型山間盆地,中部海拔約665 m,盆地內河流發育,旱季、雨季分明,屬于典型的熱帶季風氣候。
主要地層為:①淤泥,深灰色,黑灰色,流塑,局部軟塑,層厚1.79~19 m,σ0=60 kPa。②黏土,灰綠色,軟塑,層厚1.46~5.26 m,σ0=100 kPa。③黏土,灰褐色,軟塑,層厚2.58~3.29 m,σ0=120 kPa。④黏土,灰綠色,23.6 m以下為褐灰色,硬塑,層厚1.63~4.27 m,σ0=160 kPa。⑤黏土,深灰色,硬塑,層厚1.02~3.83 m,σ0=200 kPa。⑥中砂,深灰色,中密,飽和,成分以火山碎屑為主,層厚1.13~1.59 m,σ0=370 kPa。⑦黏土,褐灰色,堅硬,層厚2.0~9.0 m,σ0=300 kPa。
萬隆地區火山灰成分主要為高嶺石、英石、伊利石等黏土礦物,化學成分主要為SiO2、Al2O3、Fe2O3、FeO等[9-11]。
經測試,動車段軟土主要成分為硅藻、黏土礦物、火山灰,其次為各種巖屑、礦物晶屑[9]。軟土結構呈砂粒狀,火山灰成分在靜水環境下易發生水化學反應,使其顆粒間具有一定的膠結作用,因黏土礦物較多,土體表現出較強的結構性,XRD試驗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XRD試驗結果
(1)天然含水率
通過烘干法測得的208個土樣的含水率為21.9%~283%,不同深度處的含水率數據如圖2所示,60 m內土的含水率大概可分為5層,各層含水率分別為(59.5±23.6)%、(140.5±51.8)%、(75.0±28.1)%、(116.0±43.6)%、(46.2±18.4)%。

圖2 含水率分布(22xx為鉆孔編號)
其中,2257、2265、2266~2269號孔11.5~17.5 m處總計有7個土樣的含水率低于100%(為軟土層中夾雜的局部相對硬層),但是層厚較小,深度不一,故將5~19 m分為一層。
由圖2可知,該段軟土的含水率較高,表明土的孔隙比非常大,計算孔隙比為0.72~7.04,平均值為2.59;計算飽和度為79%~100%,平均值為97%,土體基本處于飽和狀態。
(2)天然密度
145個土樣的天然密度試驗結果為1.17~1.82 g/cm3,各層含水率的平均值和標準差如表2所示。

表2 天然密度統計 g/cm3
由表2可知,特殊的物質來源和地質成因使得該段軟土的天然密度較低,有機質含量較高。實測有機質含量為6%~26%,平均值為11.78%。
天然密度與含水率的關系如圖3所示,可見天然密度與含水率具有顯著的相關性,可用冪函數表達。

圖3 天然密度與含水率的關系
(3)顆粒密度
151個土樣的比重瓶試驗結果為2.16~2.77 g/cm3,平均值為2.56 g/cm3,標準差為0.14 g/cm3,60 m深度范圍內土的顆粒密度無明顯的分層,可推測該段軟土的物質來源相對均一。
(4)界限含水率
212個土樣的液限為26.6%~215%,塑限為19.2%~160%,塑性指數為6.5~87.8,土的界限含水率也具有明顯的分層特征,各層平均值和標準差如表3所示。

表3 液、塑限統計
軟土塑性圖如圖4所示,該類軟土在A線以下(Ip>17,WL>45),在塑性圖中的位置與紅黏土相似,但是從地質成因角度分析則不屬于紅黏土。

圖4 軟土塑性指數
(1)土的可壓縮性
140個土樣的壓縮模量為0.7~16 MPa(如圖5所示),土的壓縮模量也具有明顯的分層特征,各層壓縮模量分別為4.3±1.6 MPa、1.2±0.7 MPa、4.9±2.7 MPa、3.2±2.1 MPa、8.0±2.3 MPa。

圖5 軟土壓縮模量分布
由圖5可知,該段60 m內的地基土均為中-高壓縮性土。設計時應盡量降低填土高度,以減少附加荷載產生的沉降。
(2)標準貫入試驗

圖6 軟土標貫擊數分布
對14個鉆孔進行標準貫入試驗,測試結果如圖6所示。各層標貫擊數分別為3.2±1.9、0.8±1.9、11.7±6.9、15.1±12.2、35.6±14.9。
液性指數、壓縮模量及直剪強度與標貫擊數之間的關系如圖7所示。

圖7 液性指數、壓縮模量及直剪強度與標貫擊數的關系
從試驗結果可知,液性指數、壓縮模量、內聚力和內摩擦角同標貫擊數之間具有明顯的相關性,可通過線性擬合公式對相關參數進行估算。
(3)十字板試驗
對19 m以內土層進行原位十字板剪切試驗,1~4號孔試驗時間為2018年11月28日,原狀土十字板強度為5.2~27.2 kPa,重塑土的十字板強度為2.5~15.4 kPa,靈敏度為1.45~4.68,平均值為2.58。5~10號孔試驗時間為2019年4月23日,原狀土十字板強度為6.7~37.6 kPa,重塑土的十字板強度為3.2~25.1 kPa,靈敏度為1.21~2.41,平均值為1.53,屬于中-低靈敏度土。
兩次試驗十字板剪切強度均值隨深度的變化如圖8所示,旱季5 m以內原狀土和重塑土的十字板剪切平均值分別為19.1 kPa、13.3 kPa,雨季分別為9.6 kPa、4.1 kPa。

圖8 十字板剪切強度均值分布
5 m以上土層強度隨季節變化,根據費蘭紐斯公式(見式1),計算旱季和雨季的臨界填土高度(分別為6.6 m和3.3 m),故應盡量在旱季施工。

(1)
式中,Hc,Cu,γ為臨界高度、不排水強度和重度。
(1)該段軟土物質成分主要為黏土礦物,具有含水率高、密度小、孔隙比大、液限高、有機質含量高等特點,天然密度與含水率之間的關系可用冪函數表達。
(2)該段地基60 m深范圍內均為中-高壓縮性土,分層特征明顯,其中5~19 m、26~42 m深度處土層物理力學指標較差,設計時宜降低場坪高程。
(3)該段軟土具有一定的結構性,液性指數、壓縮模量、內聚力和內摩擦角同標貫擊數之間具有明顯的相關性,可通過擬合公式對相關參數進行估算[15-16]。
(4)雨季期間的軟土強度較旱季時明顯弱化,應盡量在旱季進行填筑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