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勤榮 周榮



【摘 要】 為給我國未來跨海通道建設后的航標管理提供借鑒,考察美國、歐洲的跨海大橋水域航標布設情況,考察發現:國外對橋區水域的船舶定線制設置比較謹慎,但設置的船舶定線制水域基本覆蓋整個橋區水域;航標配置總量較少,多布設在航道轉向水域或暗礁水域,航路間距也較大,未出現在橋梁軸線兩側密集布設航標的情形。加強航標布設,協助船舶盡快適應改變后的通航規則,提高橋區水域通航安全管理水平,是跨海大橋建設后的通常做法。
【關鍵詞】 跨海大橋水域;船舶定線制;金門大橋;警戒區;航標
0 引 言
目前我國跨海通道建設發展迅速,珠江口水域建有虎門大橋、虎門二橋、深中通道、港珠澳大橋,規劃有蓮花山通道、南沙大橋、深茂鐵路珠江公鐵兩用大橋等;杭州灣建有通蘇嘉甬鐵路、杭州灣大橋、舟山連島工程,規劃有滬甬通道、舟山至上海通道等。跨海通道的建設極大地改變了所在水域的通航環境。實施船舶定線制,協助船舶盡快適應改變后的通航規則,提高橋區水域通航安全管理水平,是跨海大橋建設后的通常做法。因此,對美國、歐洲當前實施的跨海大橋水域船舶定線制進行研究,可為我國未來跨海通道建設后制定船舶定線制措施提供借鑒。
1 美國跨海大橋水域的航標布設
1.1 金門大橋
金門大橋主通航孔跨徑為1 280 m,凈空高度。
金門大橋橋梁為一孔跨過通航水域,與航路邊緣線呈26啊?6凹薪恰=鵜糯笄帕講嗨蟶柚糜寫岸ㄏ咧疲⑽床忌韜獎輳鱸誶帕毫講嗌枇⒘肆礁鼉淝=鵜糯笄潘虼岸ㄏ咧粕柚眉?。
(1)東側警戒區邊緣距離橋軸線約1.6 km,過警戒區后,航路分兩個走向。標注的海圖邊緣距離橋軸線的最近距離為4.5 km,之后為自由航行水域。標注的航路邊緣貼近多個礁盤邊緣。
(2)西側警戒區邊緣距離橋軸線約1.5 km。警戒區外有人工航道,標注的航道邊緣距離橋軸線約16 km,且已在外海水域,遠離橋梁兩側淺點或礁盤水域。標注的航路外側為自由航行水域。西側標注的人工航道段每隔1.5 km對稱分布一對側面標志。
1.2 切薩皮克灣大橋
切薩皮克灣大橋全長37 km,穿過切薩皮克灣,連接德瑪瓦半島的弗吉尼亞東海岸、弗吉尼亞海灘和弗吉尼亞漢普頓錨地的大都會區。大橋由19 km的引橋、2段1.6 km的隧道、4座人工島、2座高架橋、3.2 km的堤道和8.9 km的引道組成。
南側隧道與人工島間距1.5 km,人工航道寬度310 m。人工航道在通道中軸線北側長12 km,在中軸線南側長8.2 km,兩側均勻成對分布有側面標志,標志間距2.5 km。通道中軸線處并未增設浮標,兩座人工島上設置有人工島標志并配有雷達信標設備。切薩皮克灣大橋南側隧道水域船舶定線制設置見圖2。
北側隧道與人工島間距約1 340 m,航道寬度約340 m。北側人工島距航道邊緣470 m,南側人工島距航道邊緣500 m。隧道兩側分布有人工航道,通道軸線距西側人工航道入口約740 m,距東側人工航道入口約3.4 km。
航道與隧道軸線交點處布設一對側面標志。西側人工航道入口距離隧道軸線較近,在入口處并未布設側面標志,而在距離通道軸線3.2 km處航道兩側布設一對側面標志,之后的人工航道兩側均設有成對側面標志,間距3 km左右。航道拐點或障礙物處增設側面標志。東側人工航道入口距離隧道軸線較遠,自人工航道入口處開始布設成對側面航標,在航道拐點處增設側面標志。切薩皮克灣大橋北側隧道水域船舶定線制設置見圖3。
2 歐洲跨海大橋水域的航標布設
2.1 大貝爾特橋東橋(丹麥)
大貝爾特橋東橋全長 m,最長跨徑 m,凈空高度65 m。
大貝爾特橋建在丹麥西蘭島與菲英島之間的大貝爾特海峽,北經薩姆索海峽與卡特加特海峽相通,南經朗厄蘭海峽與波羅的海相連。大貝爾特海峽長約64 km,最狹處寬16 km、水深12~58 m,冬季嚴寒時結凍。船舶主要在大貝爾特海峽的深槽水域通航。整個海峽水域施行船舶定線制,每隔10 km布設標示深槽中心線的標志,在深槽轉折點或者兩側障礙物距離航道邊緣較近水域增設側面標志。
大貝爾特橋東橋設有橋墩保護標志和霧號,橋面上布設有雷達信標設備。與橋軸線最近的成對側面標志距離橋軸線1 km,中間設有分道通航制中間線標志;橋軸線北側航道和西側航道寬度逐漸增加,航道水深變化較快,在西側水深變化處增設了多個側面標志;航道東側水深條件較好,航標布設寬度較大,僅在航道入口和大橋前沿布設兩座側面標志;橋軸線南側航道水深條件較好,除橋軸線前沿航標外,在航道入口處還布設了一對側面標志和分道通航制中間線標志。大貝爾特橋東橋水域船舶定線制設置見圖4。
2.2 厄勒海峽大橋(瑞典、丹麥)
厄勒海峽大橋連接丹麥的哥本哈根和瑞典的馬爾默,由8 km橋梁、4 km人工島上公路、4 km海底隧道等3個部分組成。厄勒海峽大橋主通航孔跨度490 m,凈空高度57 m。
厄勒海峽在瑞典南部與丹麥西蘭島之間,連通波羅的海和卡特加特海峽。厄勒海峽長110 km,寬4~28 km,水深12~28 m。大橋水域挖有深槽,連接大橋兩側深水水域。深槽全長約16 km,大橋北側深槽長6.5 km,南側長9.5 km。
大橋主墩距離航道邊緣約30 m,航道寬度370 m。大橋對應的上下行航道中心線兩側分別布設1臺雷達應答器,航道邊緣大橋下方兩側分別布設有1臺雷達應答器。在航道深槽兩側布設側面標志,每隔1 n mile布設1對。在橋軸線兩側400 m處加設一對雷達信標,其他位置都是側面標志配套雷達應答器。厄勒海峽大橋水域船舶定線制設置見圖5。
3 結 語
國外跨海大橋多建在海峽口或海灣口水域,我國舟山北上大通道的通航環境較國外跨海大橋更為優越。國外對橋區水域船舶定線制的設置比較謹慎,但船舶定線制基本覆蓋整個橋區水域;航標配置總量較少,多布設在航道轉向或暗礁水域,航路間距也較大,未出現在跨海大橋軸線兩側密集布設航標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