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勇 崔兆祥
【摘 要】 為了解我國液貨船《船岸安全檢查表》制度的實際執行情況,采用問卷調查法從船員、船舶、碼頭工作人員、航運企業、碼頭公司、海事部門、行業組織(行業標準)、社會公眾(法律規定)等制度執行的8個利益相關方分別總結出制度執行中存在的問題,針對實際執行情況較差的問題提出促進制度有效執行的建議和對策。
【關鍵詞】 液貨船;船岸安全檢查表;船員;碼頭
1 研究背景
液貨船《船岸安全檢查表》制度是需要船岸雙方共同遵守的,即在作業開始前和過程中,以安全檢查表為工具,檢查和確認各項安全作業條件,以確保液貨船裝卸貨作業安全的一系列操作要求。該制度明確于國際海事組織(IMO)的建議性文件,完善于國際行業組織的《國際油船和油碼頭安全指南》(《ISGOTT》)。2018年新修訂的《船舶載運危險貨物安全監督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船載危貨管理規定》)第一次將《船岸安全檢查表》制度納入其中,說明該制度得到了上級部門的進一步重視。
但是,《船岸安全檢查表》制度在國內液貨船及碼頭上的實際執行情況并不樂觀,部分液貨船和碼頭存在檢查流于形式、敷衍等不重視行為,給液貨船裝卸貨作業留下了一定的安全隱患。2018年11月4日油化船“天桐1”輪在福建東港石油化工實業有限公司碼頭發生了69.1 t裂解碳九泄漏事故,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這起事故的發生與船岸雙方未嚴格執行《船岸安全檢查表》制度有直接關系。本研究的目的是要客觀了解該制度在國內液貨碼頭和中國籍液貨船上的實際執行情況,探尋制度不能有效執行的原因,提出促進制度有效執行的建議和對策。
2 研究方法及理論依據
本次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法,以利益相關者理論作為理論依據,并明確了與《船岸安全檢查表》制度執行密切相關的8個利益相關者,即船員、船舶、航運企業、碼頭工作人員、碼頭公司、政府監管部門、行業組織和社會公眾。只要各利益相關者的利益或期望得以實現,液貨船《船岸安全檢查表》制度就能在國內液貨船及碼頭上得到全面有效的執行。
3 問卷的設計及調查的開展
為摸清國內液貨船《船岸安全檢查表》制度執行的實際情況,客觀了解船員和碼頭工作人員在制度執行中的態度、行為和認知等情況,廣泛收集來自操作一線的“民意”,采用“微信公眾平臺+問卷星”的模式開展此次問卷調查。調查問卷的設計遵循以下5個步驟:(1)在利益相關者分析基礎上,確定每個利益相關者理想狀態下的基本特征,并將這些特征指標轉化為需在調查中驗證的具體問題;(2)根據分析出的具體問題和此次調研的任務,確定調查問卷的問題提綱;(3)對調查問卷的具體內容進行設計,初步完成調查問卷的草稿;(4)對草稿問卷征求意見并進行試調查;(5)定稿。
此次調查問卷于2018年7月30日正式通過微信公眾號“液貨船船岸安全檢查表制度”對外發布,截至2018年9月15日共收回有效問卷266份,其中船員問卷163份,碼頭工作人員問卷103份。
4 問卷調查發現的問題
4.1 船 員
(1)安全意識薄弱。有51.5%的受訪船員反映自己在制度執行中出現過不認真或應付檢查的情況,更有9.2%的受訪船員反映自己在制度執行中經常甚至是每次都會出現不認真或應付檢查的情況。
(2)相關知識和技能欠缺。服務于內貿航線船舶、小型航運企業、噸級以下的中小型液貨船的船員及社會招聘的船員的相關知識和技能欠缺問題比較突出。
(3)值班和履職表現不佳。服務于國內航行的中小型液貨船的船員、社會招聘船員及國內小型航運企業的船員,其履職表現情況相對較差。
(4)存在疲勞狀況。液貨船上的大副最繁忙、最容易出現疲勞值班的情況。
4.2 船 舶
(1)船舶安全管理不善,導致制度落實不到位。有24.6%的受訪船員和10.7%的受訪碼頭工作人員反映存在船舶安全管理水平低、制度執行不到位等問題。國內中小型液貨船、配員為社會招聘船員的船舶和小型航運企業的液貨船的安全管理存在更多問題。
(2)船舶結構和船舶設備的技術狀況差。船舶結構和船舶設備狀況差的問題主要存在于一些老舊的、維護保養不善的中小型液貨船上。
(3)船方不能與碼頭方進行有效溝通和配合。有37.9%的受訪碼頭工作人員遇到過船方不配合的情況。在船方不能與碼頭方進行有效溝通和配合方面,排在第一位的問題是船員不認真按規定進行檢查,使檢查流于形式。
4.3 航運企業
(1)船員配備不力。航運企業沒有招聘高素質、高水平的船員;沒有為船員提供令人滿意的福利待遇,導致船員工作積極性不高;沒有嚴格執行船員的請(休)假制度,部分船員長期在船上工作以致疲勞和情緒不佳。
(2)船舶物資配備投入不足。部分航運企業,尤其是中小型航運企業,對船舶投入不足,導致船舶結構和船舶設備缺少必要的維護保養而達不到有關技術要求。
(3)缺少對船員開展的專項培訓和指導。
4.4 碼頭工作人員
(1)安全意識不強。碼頭工作人員與船員的情況大致相同,普遍存在安全意識不強的問題。
(2)相關知識和技能欠缺。剛入職不久或缺乏培訓學習的碼頭工作人員存在知識和技能欠缺的問題,而在安全管理不善的碼頭該問題更為突出。
(3)工作表現不佳。有46.6%的受訪碼頭工作人員反映自己在制度執行中出現過不認真或應付檢查的情況。
4.5 碼頭公司
(1)安全管理不善,制度落實不到位。規模較大的碼頭、對外開放的碼頭、有外資參與經營管理的碼頭及業主碼頭的安全管理水平相對較高。
(2)不能與船方進行有效的溝通和配合。有高達74.9%的受訪船員反映碼頭方不能與船方進行平等協商,往往是對船方提要求。
4.6 海事部門
(1)對碼頭方越位直接干預。按照我國《港口法》的規定,在危險貨物水路運輸中港航部門是碼頭方的主管機關。液貨船《船岸安全檢查表》制度的落實和執行涉及船岸雙方,由海事和港航兩個部門對其監管。對于碼頭方存在的問題,海事部門應及時將有關信息通報給相關的港航部門,但目前海事部門與港航部門之間尚未建立有效的信息溝通機制。
(2)執法依據欠缺。《船載危貨管理規定》中只是要求船舶和碼頭雙方在作業中應建立和落實《船岸安全檢查表》制度,并嚴格按照《船岸安全檢查表》的要求進行檢查和填寫,但并沒有指出《船岸安全檢查表》制度的具體出處,即其中最直接的問題就是如何在國家標準與國際行業標準中選擇安全檢查表。
(3)監督管理力度不夠。有73%的船員反映船舶在接受海事部門檢查時發現過違章行為或缺陷問題,僅有12.3%的有受訪船員反映自己因此受到了海事部門的處罰或懲戒。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海事部門對違章行為的處罰力度還不夠,也是某些船舶存在與制度相關的缺陷而屢查不改的重要原因。
(4)執法人員能力欠缺。有受訪船員反映部分海事執法人員對一些問題上的分析和對制度的理解有誤。
4.7 行業組織(行業標準)
國際石油運輸行業組織在《ISGOTT》中確立了《船岸安全檢查表》制度,該制度得到了業界普遍的認可和應用,但通過調查發現以下3個問題:
(1)制度要求高,難于執行到位。檢查標準太高、檢查項目太多,制度要求缺乏靈活性。
(2)檢查項目的標準依據還不明確。調查中有39.3%的受訪船員和34%的受訪碼頭工作人員反映檢查表中部分項目的檢查標準和要求還不夠明確。
(3)部分檢查項目沒有及時更新。有41.7%的受訪船員和39.8%的受訪碼頭工作人員反映個別檢查項目未及時更新,檢查已沒有實際意義。目前使用的《船岸安全檢查表》是《ISGOTT》第五版的,距今已有13年,檢查表內的檢查項目從未修改更新過。
4.8 社會公眾(法律規定)
(1)《船載危貨管理規定》關于制度相關要求的出處不明確。當前涉及液貨船《船岸安全檢查表》制度的法律文件有國際上的建議性文件《ISGOTT》和國內的強制性國家標準――《油船油碼頭安全作業規程》和《液化氣體船舶安全作業要求》。國家標準是國家法律體系的一部分,具有強制約束力。
(2)在國內應使用的《船岸安全檢查表》的格式內容不明確。當前多數碼頭使用的是《ISGOTT》中的安全檢查表或是國家標準中的安全檢查表。由于當前我國還沒有化學品船的安全作業規程或標準,因此只能采用油船和液化氣船的檢查表。
(3)檢查標準依據不明確。《船岸安全檢查表》中檢查項目的具體檢查標準和依據在《ISGOTT》指南中的要求與現有國家標準中的相關要求存在不一致的情況,《ISGOTT》中的要求往往比國家標準更為嚴格。
5 建議和對策
5.1 船 員
(1)提高安全意識。船員應積極參加相關的安全培訓教育,只有正確認識到《船岸安全檢查表》制度對于船舶裝卸作業安全的重要性,才能提高安全意識。
(2)不斷提升相關知識技能水平。受訪船員中有85.3%和78.5%的船員分別接受過船舶和航運企業開展的專項培訓學習,有47.2%的船員通過自學獲得相關知識和技能。船員要積極參加航運企業、船方組織的相關培訓學習,船方也要多給船員創造機會和條件,以便船員開展多種形式的自學。
(3)增強工作責任心。統計顯示,該項建議是由船長或大副等有管理職責的高級船員提出的。他們認為船上具體負責船岸安全檢查的船員要增強工作責任心,應認真負責。責任心的增強除了依賴于船員安全意識的提高外,更多的是取決于船方能否提供船員滿意的福利待遇,能否增強其歸屬感和滿足感,能否營造一個職責明晰的安全文化環境。
(4)充分保證船員休息時間。船方應嚴格執行有關船員在船工作期間休息的相關法律規定,讓船員得到充分的休息,使其能以良好的狀態進行值班和檢查。
5.2 船 舶
(1)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保障《船岸安全檢查表》制度在船方的全面落實和執行。船舶應首先要增加或充實相關職責和安全操作文件的內容,使制度的執行要求完全納入到船舶的安全管理體系中;應強化對船員值班表現的評價考核,督促船員提高工作責任心,確保船員值班履職質量;應重視組織開展相關的培訓和學習,不斷提高船員在有關制度執行方面的知識和技能水平。
(2)重視船舶結構和船舶設備的維護保養。船方應重視和加強其船舶結構和船舶設備的維護保養:一方面要不斷提高船舶安全管理水平,執行好有關設備維護保養的體系文件要求;另一方面需要航運企業給予船舶足夠的岸基支持和物資配備投入。
(3)增進與碼頭方的有效溝通和配合。建議船舶應首先要強化對船員值班表現的管控,保證值班工作質量;應經常組織船員進行專項學習和培訓,不斷提高船員的安全意識、技能水平,增強工作責任心;應注意聽取并積極回應碼頭方的安全建議,保持與碼頭方的有效溝通和協商。
5.3 航運企業
(1)優化船員配備。建議航運企業為船舶配備高素質水平的船員,盡可能招聘具有大型航運企業工作經驗的高素質船員;應提高船員的福利待遇,讓船員感到滿意,激發工作積極性;應做好對船員的考核,及時解聘履職表現不佳的船員;應按規定做好船員休假工作,使船員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
(2)加大船舶物資配備投入。建議航運企業處理好生產安全與經濟效益的關系,加大對船舶的物資配備投入,確保相關船舶結構和船舶設備備件的充分供應,以保障制度的全面有效落實。
(3)重視對船員開展專項的培訓和指導。建議航運企業為船員提供關于切實執行船岸安全檢查制度方面的專業培訓,指導和督促所屬船舶更好地執行該制度。
5.4 碼頭工作人員
(1)提高安全意識。碼頭工作人員應積極參加公司組織的安全培訓教育。只有重視安全,正確認識到制度的重要性,其安全意識才能從根本上得到提高。
(2)提升相關知識和技能水平。有高達87.4%的受訪碼頭工作人員反映其相關知識是通過公司組織的培訓進行學習的,也有57.3%的受訪碼頭工作人員反映其相關知識是通過自學獲得的。建議碼頭工作人員除了要積極參加公司組織的相關培訓學習外,也要積極自學。
(3)加強工作責任心。工作責任心的提高更多是取決于公司為員工提供令其滿意的福利待遇,對員工的工作表現進行有效考核,培育思想統一、職責明確的企業文化。
5.5 碼頭公司
(1)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制度在碼頭作業中全面落實和執行。碼頭公司應完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要求,將制度的執行要求納入到公司的規章制度要求中;應保障員工合理的福利待遇,提高其待遇的滿意感,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應強化對員工工作表現的考核制度,確保碼頭工作人員恪盡職守;應重視組織開展相關的專項培訓和安全教育。
(2)增進與船方的溝通和配合。建議碼頭公司應與船方平等溝通協商;應加強對碼頭工作人員值班表現的管控,保證其在制度執行過程中能夠恪盡職守;應經常組織碼頭工作人員進行專項學習、培訓,不斷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責任心及必要的知識和技能。
5.6 海事部門
(1)與港航部門建立聯合執法機制和通報機制,形成監管合力。液貨船裝卸貨作業是通過連接船岸的管路進行的,對其的監管涉及海事和港航部門。為了避免出現監管的缺位或越位問題,建議海事與港航部門共同成立液貨船《船岸安全檢查表》制度聯合監管工作組,并建立相互通報機制,這樣可促進船岸雙方落實液貨船《船岸安全檢查表》制度。
(2)進一步明確海事監管執法的依據和標準。《船載危貨管理規定》只是規定船舶和碼頭雙方在作業中應建立和落實《船岸安全檢查表》制度,但沒有明確船岸雙方應執行的具體要求,檢查表樣式及檢查標準和依據等,都需要上級出臺指導文件加以明確。這有利于海事部門依法開展監督檢查,落實監管責任。
(3)強化對制度落實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海事部門應識別高風險船舶,對重點船舶實施重點監督檢查;明確問題的常見情形,提高監督檢查的針對性;增加對違章違規行為的制裁手段。
(4)加強船員培訓和考核。海事部門應在船員的培訓、考核和發證等環節上采取措施,確保持有合格證書的船員具備制度執行方面的相關知識和技能。
(5)重視執法人員對相關知識的學習和研究。鑒于部分執法人員存在相關業務知識欠缺的問題,建議海事部門除了鼓勵執法人員自學外,還應組織從事液貨船監管工作的執法人員開展專項培訓學習和研討,促進其更好地掌握有關監管執法的依據和標準,提高業務水平。
(6)面向船員和碼頭工作人員開展宣傳和指導工作。海事部門應充分利用新媒體,結合“雙進”(典型案例進航運公司、進船員培訓機構)等專項活動,為轄區企業提供相關的指導服務。
5.7 行業組織(行業標準)
(1)不斷完善制度要求,讓制度更便于執行。建議精簡檢查項目,對檢查項目按不同的重要性進行分類,增加制度執行的靈活性。
(2)進一步明確檢查標準依據。建議行業組織進一步完善檢查的依據和標準,讓每一項檢查的標準要求更為明確,更便利于船岸雙方的操作和執行。
(3)定期更新檢查項目。建議行業組織應視技術的發展而定期更新修訂和更新檢查項目內容。
5.8 社會公眾(法律規定)
(1)在參考國際行業標準的基礎上,建立我國的液貨船《船岸安全檢查表》制度。建議上級立法機構在參考國際行業標準的基礎上按照確立安全標準下限的思路盡快建立我國完整的液貨船《船岸安全檢查表》制度。不僅要制定出適用于各類液貨船型的《船岸安全檢查表》,明確其具體的格式和內容,還要明確檢查依據和標準,讓制度要求更適合于國內大多數中小型液貨船的執行和實施。
(2)對規章條文進行解釋和說明,明確制度執行的具體要求。液貨船《船岸安全檢查表》制度的具體要求、檢查項目的檢查標準和依據必須要有明確的解釋和說明。
(3)強化法規的宣貫和落實,確保執行統一的規定要求。有55.8%的受訪船員反映各地方港口碼頭所提供的安全檢查表的格式和內容是不一致的,建議上級部門采取必要措施,確保相關法規得到統一的貫徹執行。